图书介绍
蓝牙揭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蓝牙揭密](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898145.jpg)
- (美)Nathan J.Muller著;周正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359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蓝牙揭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蓝牙技术的机遇1
1.1 红外(Infrared)能解决问题吗?1
1.2 红外和蓝牙有什么区别?1
1.3 速度上的差别2
1.4 从无线到有线2
1.5 拨号上网3
1.6 无线局域网4
1.7 HomeRF网络5
4.13 主-从角色转换7
1.8 蓝牙的优点8
1.9 蓝牙的起源9
1.10 蓝牙技术10
1.10.1 链路类型10
1.10.2 Ad Hoc网络11
1.10.3 蓝牙上的话音11
1.10.4 蓝牙上的视频12
1.10.5 无线链路13
1.10.6 干扰13
1.10.7 人身安全13
1.11 个人区域网络13
1.12 蓝牙拓扑结构14
1.13 安全问题15
1.14 蓝牙的用途16
1.14.1 会议演讲16
1.14.2 名片扫描16
1.14.3 协同工作17
1.14.4 数据同步17
1.14.5 远端同步17
1.14.6 打印18
1.14.7 车内系统18
1.14.8 通信平台18
1.14.9 电子书籍18
1.14.10 旅行19
1.14.11 家庭娱乐20
1.14.12 付费系统20
1.14.13 扫描仪20
1.14.14 性能增强21
1.14.15 移动电子商务21
1.15 Java和蓝牙23
1.16 Jini和蓝牙24
1.17 其他连接解决方案25
1.17.1 HAVi26
1.17.2 全球3G无线框架26
1.18 蓝牙存在的问题27
1.19 蓝牙认证程序28
1.20 蓝牙的市场28
1.21 小结29
2.1 串行与并行31
2.1.1 串行通信31
2.1.2 并行通信31
第二章 基本概念31
2.2 异步与同步33
2.2.1 异步33
2.2.2 同步35
2.3 扩展频谱38
2.3.1 扩频38
2.3.2 直接序列扩频40
2.3.3 跳频扩频40
2.4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41
2.5 时分双工42
2.6 物理链路46
2.6.1 SCO链路46
2.6.2 ACL链路47
2.7 数据分组结构47
2.8 蓝牙数据分组48
2.8.1 访问码49
2.8.2 分组头49
2.8.3 净荷51
2.9 逻辑信道52
2.10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53
2.11 业务发现54
2.12 小结55
第三章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57
3.2 开放系统互联(OSI)57
3.1 什么是协议?57
3.2.1 应用层58
3.2.2 表示层58
3.2.3 会话层59
3.2.4 传输层61
3.2.5 网络层61
3.2.6 数据链路层62
3.2.7 物理层63
3.3 蓝牙协议栈64
3.4.1 基带协议65
3.4 蓝牙核心协议65
3.4.2 链路管理协议(LMP)66
3.4.4 业务发现协议(SDP)66
3.5 电缆替代协议66
3.5.1 RFCOMM66
3.4.3 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2CAP)66
3.5.2 电话控制协议67
3.6.2 TCP/UDP/IP68
3.6.1 PPP68
3.6 选用的协议68
3.6.3 对象交换(OBEX)协议69
3.6.4 无线应用协议(WAP)70
3.6.5 WAP应用环境(WAE)71
3.6.6 内容格式72
3.6.7 应用模型与应用规范75
3.7 小结76
第四章 物理链路管理77
4.1 PDU类型78
4.3 鉴权80
4.2 通用响应消息80
4.4 结对81
4.5 改变链路密钥82
4.6 更改当前链路密钥82
4.6.1 改变为临时链路密钥83
4.7 加密83
4.8 时钟偏移请求84
4.9 时隙偏移信息85
4.10 定时精度信息请求85
4.11 LMP版本86
4.14 名称请求87
4.12 支持的功能87
4.15 断开88
4.16 保持模式88
4.17 侦听模式89
4.18 休眠模式90
4.19 功率控制90
4.20 基于信道质量的数据速率变化91
4.21 服务质量(QoS)91
4.22 SCO链路92
4.23 多时隙数据分组的控制93
4.24 寻呼机制93
4.25 物理链路监测94
4.26 连接建立94
4.27 测试模式95
4.28 错误处理95
4.29 小结96
第五章 逻辑链路控制97
5.2 基本操作98
5.1 L2CAP的功能98
5.2.1 信道标识99
5.2.2 分拆与重组100
5.2.3 分拆100
5.2.4 重组100
5.3 状态机100
5.3.1 事件101
5.3.2 动作103
5.3.3 信道工作状态105
5.3.4 事件到动作的映射105
5.4.2 无链接数据信道108
5.4 数据分组格式108
5.4.1 面向连接信道108
5.5 信令109
5.5.1 分组结构109
5.5.2 信令命令110
5.6 参数配置选项111
5.6.1 分组结构111
5.6.2 选项111
5.6.3 配置过程112
5.7 服务原语112
5.7.4 配置113
5.7.6 断开连接113
5.7.5 配置响应113
5.7.1 事件指示113
5.7.3 连接响应113
5.7.2 连接113
5.7.16 禁止无连接业务114
5.7.15 GETINFO114
5.7.14 Ping114
5.7.13 查询组成员114
5.7.12 删除组成员114
5.7.11 添加组成员114
5.7.10 组关闭114
5.7.9 组创建114
5.7.8 读114
5.7.7 写114
5.7.17 允许无连接业务115
5.8 小结115
第六章 蓝牙通用应用规落117
6.1 通用访问应用规范(GAP)117
6.1.1 通用参数118
6.1.2 空闲模式进程119
6.1.3 捆绑120
6.1.4 建立进程120
6.2 串口应用规范121
6.2.1 应用级进程123
6.2.2 功率模式与链路丢失处理123
6.2.3 RS-232控制信号124
6.2.4 L2CAP互操作性要求124
6.2.6 链路管理互操作要求125
6.3 业务发现应用规范125
6.2.5 SDP互操作要求125
7.4.3 业务126
6.3.1 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角色126
6.3.2 结对127
6.3.3 业务发现应用127
6.3.4 消息序列129
6.3.5 业务发现129
6.3.6 信令129
6.3.7 配置选项129
6.3.8 SDP处理与L2CAP连接131
6.3.9 链路管理器131
6.3.10 链路控制133
6.4 通用对象交换应用规范(GOEP)134
6.4.1 应用规范栈135
6.4.2 服务器与客户机135
6.4.3 应用规范基础135
6.4.4 功能136
6.4.5 OBEX操作136
6.5 小结137
第七章 蓝牙应用模型规范139
7.1 对讲应用规范139
7.1.1 呼叫过程141
7.1.2 消息总结143
7.1.3 呼叫失败143
7.2 无绳电话应用规范144
7.2.1 设备角色145
7.2.2 典型呼叫方案146
7.2.3 功能147
7.2.4 终端到网关的连接148
7.2.5 终端到终端的连接148
7.2.6 呼叫控制149
7.2.7 群组管理150
7.2.9 微网交互功能151
7.2.10 业务发现过程151
7.2.8 密钥的周期更新151
7.2.11 LMP过程152
7.2.12 链路控制特性153
7.2.13 对GAP的遵守154
7.3 耳麦应用规范155
7.3.1 对应用规范的限制157
7.3.2 基本操作157
7.3.3 特性157
7.3.5 对GAP的遵守159
7.3.4 链路控制特性159
7.4 拨号网络应用规范160
7.4.1 对应用规范的限制162
7.4.2 基本操作162
7.4.4 网关命令163
7.4.5 音频反馈164
7.4.6 业务发现过程165
7.4.7 链路控制特性165
7.4.8 对于GAP的遵守165
7.5 传真应用规范166
7.5.1 对应用规范的限制168
7.5.2 基本操作168
7.5.3 业务169
7.5.4 网关命令169
7.5.5 音频反馈169
7.5.6 服务发现程序169
7.5.7 链路控制特征169
7.5.8 对GAP的遵守170
7.6 局域网接入应用规范170
7.6.3 安全性172
7.6.1 对应用规范的限制172
7.6.2 基本操作172
7.6.4 对GAP的遵守173
7.6.5 业务发现过程174
7.6.6 链路控制174
7.6.7 管理实体过程174
7.7 文件传输应用规范175
7.7.1 基本操作176
7.7.2 功能176
7.7.4 OBEX操作177
7.7.3 特征177
7.7.5 业务发现过程178
7.8 对象上传应用规范178
7.8.1 功能179
7.8.2 基本操作180
7.8.3 特征181
7.8.4 内容格式181
7.8.5 OBEX操作181
7.8.6 业务发现过程182
7.9 同步应用规范183
7.9.1 基本操作184
7.9.2 特征185
7.9.4 业务发现过程186
7.9.3 OBEX操作186
7.10 小结187
第八章 蓝牙的安全性189
8.1 安全模式189
8.2 链路级安全189
8.3 信任问题190
8.5 实现191
8.6 架构概览191
8.4 灵活的访问策略191
8.7 业务的安全等级193
8.8 连接的建立过程193
8.8.1 基带链路建立时的鉴权193
8.8.2 协议栈处理194
8.8.3 注册过程197
8.8.4 外密钥管理198
8.8.5 访问控制程序198
8.9 无连接的L2CAP199
8.10 安全管理器199
8.14 注册过程200
8.13 ESCE接口200
8.11 L2CAP接口200
8.12 其他复用协议的接口200
8.15 HCI/链路管理器的接口201
8.15.1 鉴权请求201
8.15.2 加密控制201
8.15.3 对远端设备名字请求201
8.15.4 设置链路级的加密策略201
8.15.5 设置链路级的鉴权策略201
8.16 小结201
9.1 IMT-2000203
第九章 蓝牙与第三代移动通信(3G)全球解决方案203
9.2 几代网络的演进204
9.3 目前的第二代网络205
9.3.1 时分多址TDMA205
9.3.2 码分多址206
9.3.3 CDMA与TDMA207
9.4 GSM208
9.4.1 GSM的发展208
9.4.3 信道划分和类型209
9.4.2 网络体系结构209
9.4.4 后续阶段210
9.4.5 高速电路交换数据210
9.4.6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210
9.4.7 GSM演进的增强数据(EDGE)(GSM384)211
9.4.8 GSM与IP211
9.5 全球3GR的创始212
9.5.1 标准的发展213
9.5.2 IMT-2000的目标213
9.5.3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214
9.6 美国参与3G217
9.6.1 CDMA建议217
9.6.2 宽带cdmaOne(cdma2000)218
9.6.3 增强的W-CDMA/NA219
9.6.4 TDMA建议220
9.7 蓝牙技术的作用220
9.8 小结221
附录A 蓝牙标准起草人223
附录B 术语及定义227
附录C 缩略语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