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范伟达,范冰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733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调查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1
一、什么是调查研究1
二、调查研究的功能与作用2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7
四、社会调查研究与社会研究13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16
一、整体上把握社会系统16
二、分析社会要素的联系19
三、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21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23
一、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23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层次27
第四节 调查研究发展简史29
一、古代的调查研究30
二、近代的调查研究31
三、现代的调查研究34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37
第一节 理论及其要素37
一、理论的概念定义37
二、理论的组成要素38
三、理论的层次及形态41
第二节 理论范式及取向44
一、范式及其作用44
二、实证主义取向46
三、诠释学取向49
四、批判理论取向51
五、整合建构论和实在论53
第三节 研究逻辑与理论建构55
一、两种逻辑和“研究圈”55
二、演绎式理论的构建58
三、归纳式理论的构建60
第四节 理论与研究:动态的组合63
一、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64
二、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66
三、理论与研究的动态组合67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69
第一节 选择研究课题69
一、选题意义及类型69
二、选题因素及途径72
三、选题的注意事项75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类型和程序76
一、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76
二、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90
第三节 定量研究路径与设计92
一、定量研究具体程序92
二、研究课题具体化93
三、研究课题操作化95
第四节 定性研究路径与设计101
一、定性研究具体程序101
二、定性研究的特征102
三、定性研究的策略104
第五节 混合研究路径与设计107
一、混合研究程序的基本要素108
二、混合研究方案的备选策略109
三、混合研究程序示例111
第六节 设计研究方案112
一、研究方案的作用113
二、研究方案的内容114
三、研究方案示例116
第四章 社会测量及指标124
第一节 社会测量及层次125
一、社会测量三要素125
二、社会测量的尺度127
第二节 社会指标的设计131
一、指标及其设计131
二、社会指标的综合133
第三节 态度量表与指数135
一、态度量表135
二、指数建构140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42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142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143
三、信度与效度的统一146
第五章 抽样设计与样本149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149
一、抽样调查的特点150
二、抽样调查的几个概念150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151
一、界定调查总体152
二、选择抽样框152
三、确定抽样方法153
四、评估样本正误154
第三节 非概率抽样154
一、判断抽样154
二、巧合抽样154
三、配额抽样155
四、推荐抽样155
第四节 概率抽样155
一、简单抽样155
二、等距抽样156
三、分层抽样157
四、整群抽样158
五、多段抽样159
六、PPS抽样159
七、入户抽样161
第五节 样本大小163
一、样本及影响因素163
二、样本大小的确定164
三、样本推论的逻辑166
第六章 文献研究168
第一节 文献及其类型168
一、文献的特点168
二、文献的类型169
第二节 文献的分析171
一、传统分析171
二、内容分析172
第三节 文献法评价177
第七章 社会调查(一)178
第一节 问卷设计179
一、问卷的作用和类型179
二、问卷的结构和内容183
三、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185
四、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188
第二节 访问调查195
一、访问法及其类型195
二、访问心理及技术197
三、访问调查评价200
第三节 电话调查201
一、电话调查及其意义201
二、电话调查的类型201
三、电话调查的实施204
第四节 在线调查207
一、在线调查概述207
二、在线调查步骤209
三、在线调查方法211
第五节 纵贯调查212
一、静态与动态分析212
二、纵贯调查及类型213
三、纵贯调查案例215
第六节 调查质量控制218
一、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218
二、调查质量控制的含义226
三、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229
第八章 社会调查(二)232
第一节 实地研究概述232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232
二、实地研究的特点233
三、实地研究的逻辑234
第二节 实地研究实施过程236
一、选择研究场域236
二、进入现场策略237
三、建立友善关系238
四、做好田野笔记240
五、撤离研究现场241
第三节 参与观察241
一、观察法及类型241
二、参与观察及实施244
三、参与观察评价249
第四节 实地访谈250
一、实地访谈及类型250
二、访谈问题及脉络252
三、焦点访谈法254
第五节 典型调查261
一、典型调查及其特点261
二、典型调查基本方法264
三、典型调查方法评价266
第六节 个案调查267
一、什么是个案调查267
二、个案调查的步骤268
三、个案调查方法评价269
第九章 实验研究271
第一节 社会实验的功能271
一、实验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271
二、实验方法的认识论特点272
第二节 实验构成及程序273
一、实验构成的三要素273
二、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275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276
一、简单实验设计276
二、多组实验设计277
第四节 实验研究评价279
第十章 统计分析281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281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281
二、统计分析的特点282
三、计算机技术的运用283
第二节 统计资料整理287
一、资料的审核与编码287
二、资料的录入与汇总289
第三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292
一、集中趋势测量292
二、离散程度测量293
第四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298
一、相关的意义及类型298
二、交互分类法301
三、消减误差比例304
四、相关测量法305
第五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317
一、详析分析317
二、净相关和复相关321
三、多元回归分析323
第六节 推论统计简介328
一、推论统计一般概念328
二、参数估计328
三、假设检验331
第十一章 定性分析335
第一节 定性分析概述335
一、定性分析的概念和功能335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异同337
三、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338
第二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340
一、分析前的初步整理340
二、定性资料的编码342
三、撰写分析备忘录343
第三节 定性资料分析方法345
一、连续接近法345
二、举例说明法346
三、事件结构法347
四、流程图式法348
第十二章 理论分析350
第一节 理论分析概述350
一、理论分析的意义与作用350
二、理论分析的思考方式353
三、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355
四、科学抽象及其过程359
第二节 理论解释方案362
一、总体理论方案363
二、分析方案364
三、命题方案365
四、模型方案367
第三节 理论分析方法369
一、矛盾分析法369
二、历史分析法370
三、因果分析法372
四、比较分析法373
五、功能分析法375
六、系统分析法378
第十三章 研究报告380
第一节 研究报告的特点380
一、研究报告的特点380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382
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结构384
一、标题384
二、导言385
三、方法386
四、正文388
五、结论与讨论389
六、附录390
第三节 研究报告的撰写390
一、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390
二、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394
附录396
一、调查问卷396
(一)工人调查表396
(二)浦东新区社会发展调查问卷402
二、统计用表421
(一)随机数表421
(二)标准正态分布表424
(三)Z检验表425
参考文献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