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诉权原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新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32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公诉-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诉权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诉权概论1
一、公诉权的内涵及本质1
二、刑事诉讼构造中的公诉权与相关权能4
三、公诉裁量权的特质7
四、不同追诉犯罪模式下的公诉权8
第二章 公诉权与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1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诉权与检察制度的源起11
一、法国检察官制的形成11
二、英国公诉制度的形成14
三、前苏联中央检察权与最高监督权20
四、西方国家公诉权与检察官制源起的特点24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滥觞与职权嬗变29
一、中国检察制度的滥觞30
二、中国检察官制机构设置及检察官职权嬗变37
三、移植西方公诉权对中国宪法及公诉制度的影响47
四、西方公诉权在中国改造与变异的原因透析50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公诉制度存废论争53
一、法学界对检察官制存废及完善的理据54
二、立法有关检察官制存废及完善的提案64
第四节 民族文化与诉讼模式71
一、民族或者区域主流文化与社会制度文明71
二、文化对诉讼模式形成与演进的影响75
第三章 公诉权的理念及制度基础80
第一节 公诉权源起的理念及制度基础80
一、控审分立,实现权力制衡83
二、统一追诉,制止地方割据85
三、专门追诉,维护整体秩序87
第二节 现代公诉权的理念及制度基础89
一、守护宪政,公正追诉91
二、监督警察,规制侦查101
三、制约法官,防止专擅109
四、辩护权制衡,促成现代公诉权113
一、国家权与检察权122
第四章 公诉权的性质与属性122
第一节 国家权、检察权与公诉权122
二、检察权与公诉权124
第二节 公诉权的性质133
一、公诉权与侦查权和审判权的关系133
二、中国有关公诉权性质的论争141
三、对中国公诉权性质的法律规定及法理分析143
第五章 公诉权行使原则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诉讼构造与公诉原则的关系154
第三节 公诉原则157
一、公共利益原则157
二、诉审分离原则175
三、追诉合法原则181
四、诉辩平衡原则183
五、追诉客观原则187
六、限制再行追诉原则191
第六章 公诉法律关系194
第一节 公诉主体194
一、公诉法律关系主体194
二、公诉主体与侦查主体、审判主体196
三、公诉主体与辩护主体200
四、检察官的司法官属性与原告地位204
第二节 公诉客体209
一、案件的性质209
二、案件的单一性212
三、案件的同一性214
第三节 公诉行为与公诉要件217
一、公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217
二、公诉要件220
三、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225
第七章 公诉的效力232
一、被告人的范围233
第一节 公诉效力的范围233
二、犯罪事实的范围236
第二节 诉讼系属239
一、诉讼系属理论240
二、诉讼系属的法律关系242
三、诉讼系属的法律效果247
第三节 公诉的变更248
一、诉的追加含义及方法248
二、诉的变更250
三、诉的撤回251
第四节 法官变更指控罪名问题254
一、德国、日本法律对法官变更指控罪名的规定254
二、中国法官变更指控罪名的范围与程序255
第八章 公诉权的行使258
第一节 自诉权与公诉权的冲突与协调258
一、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功能259
二、公诉与自诉的两重性264
三、公诉与自诉并存模式266
四、我国特有的自诉与公诉互转追诉模式276
第二节 公诉的证据准备280
一、调查与侦查取证280
二、检察官提交公诉前的先决问题290
三、公诉案件起诉的决策程序296
四、法官的调查职责与检察官举证责任301
五、卷宗证据阅览与证据披露制度309
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不适格主体取证效力问题317
第三节 公诉提起的程式321
一、起诉书概况322
二、起诉书的特点及基本内容324
第四节 公诉裁量权的确立与发展325
一、公诉便宜的含义、由来及价值325
二、公诉裁量的内涵及行使333
三、司法对公诉裁量权的监督与制约341
一、不起诉的法律效果349
第五节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349
二、对无受审能力但已构成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的处理问题352
第六节 证据不足不起诉356
一、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含义及诉讼价值356
二、证据不足的厘定标准359
三、发现新的有罪证据后重新起诉的问题366
四、证据不足不起诉与刑事赔偿问题368
第七节 公诉政策的功能及价值371
一、起诉政策的含义及其功能371
二、制定起诉政策的原因372
三、起诉裁量政策的冲突与协调379
第八节 公诉权的行使与定罪率380
一、定罪率的内涵380
二、影响定罪率的成因381
三、定罪率的功能价值391
四、有罪、无罪与无辜394
第一节 上诉审程序中的公诉权400
第九章 上诉审程序与再审程序中的公诉权400
第二节 再审程序中的公诉权406
第十章 公诉权独立性的制度保障416
第一节 公诉权独立性的制度性内涵416
一、外国及国际司法准则中检察权独立性的规定416
二、公诉权独立性及其特点419
三、公诉职权属性所体现的独立性426
一、独立性的外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427
第二节 公诉权独立性运行存在的问题427
二、独立性的内部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429
第三节 对公诉权存在问题的解决430
一、保障检察长行使权力的独立性430
二、保障检察官依法行使权力的独立性432
三、完善职务豁免权,弹劾程序司法化433
四、建立符合公诉职能所要求的检察官管理体制436
主要参考文献437
后记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