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户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行为研究 基于汶川地震灾区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灾后恢复重建影响的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朱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486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户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行为研究 基于汶川地震灾区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灾后恢复重建影响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问题4
1.3 相关文献综述6
1.3.1 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6
1.3.2 土地流转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7
1.3.3 发达国家土地流转制度的探讨与借鉴9
1.3.4 我国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12
1.3.5 简要评述26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33
1.5 研究的假设前提35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37
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39
2.1 产权理论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9
2.1.1 产权理论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39
2.1.2 我国农村土地物权的主要内容44
2.2 农民理性假说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48
2.2.1 农民理性假说的提出及主要内容48
2.2.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内容51
2.2.3 农民理性假说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分析57
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60
2.3.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61
2.3.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64
3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环境分析70
3.1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制度环境分析70
3.1.1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历程70
3.1.2 现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土地经营制度的内在缺陷75
3.1.3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79
3.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经济环境分析84
3.2.1 农村人口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84
3.2.2 统筹城乡发展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88
3.2.3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90
3.2.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93
4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分析98
4.1 土地流转的意义98
4.2 样本调查区域概况与样本户分析103
4.2.1 样本调查区域经济概况103
4.2.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107
4.3 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109
4.3.1 灾区农户土地流转基本情况109
4.3.2 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111
4.4 汶川地震灾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9
4.4.1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19
4.4.2 地震灾区土地流转问题的治理对策123
4.5 土地流转个案研究:金色阳光公司——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124
4.5.1 公司发展概况125
4.5.2 “公司+农户=增收”的模式125
4.5.3 金色阳光龙头企业面临的问题128
4.5.4 金色阳光龙头企业的管理对策129
5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34
5.1 发展状况与文献回顾134
5.2 数据描述和研究假设141
5.2.1 数据描述141
5.2.2 研究假设146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147
5.4 模型实证分析150
5.4.1 土地流转总体影响因素分析150
5.4.2 土地转入影响因素分析158
5.4.3 土地转出影响因素分析160
5.5 结论162
6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对资源配置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171
6.1 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关系172
6.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179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180
6.3.1 数据来源180
6.3.2 变量选择184
6.4 模型估计185
6.4.1 总体回归模型185
6.4.2 单个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186
6.4.3 加入土地流转收益的回归模型187
6.5 分析结论187
7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的实证分析189
7.1 文献评述189
7.1.1 问题的提出189
7.1.2 土地流转特点190
7.1.3 土地流转作用192
7.1.4 土地流转政策192
7.1.5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分析的主要内容195
7.2 研究方法196
7.3 数据描述与政策支持方案设计197
7.3.1 数据描述197
7.3.2 政策支持方案设计201
7.4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的实证分析202
7.4.1 对“第一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203
7.4.2 对“第二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208
7.4.3 对“第三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212
7.4.4 对“第四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214
7.5 结论215
7.5.1 各种政策支持对土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16
7.5.2 土地的保障功能随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呈下降趋势217
7.5.3 不断完善政策支持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17
7.5.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对土地流转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218
7.5.5 农户的教育培训支出会随支持政策的推进而不断增加219
7.5.6 灾区农村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220
7.6 政策建议220
7.6.1 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支柱产业融资的金融体系220
7.6.2 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221
7.6.3 大力发展灾区支柱产业222
7.6.4 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23
7.6.5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223
7.6.6 推动土地流转高级形式的发展224
8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设计227
8.1 农户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27
8.1.1 优化配置原则227
8.1.2 市场机制与政府协调相结合原则228
8.1.3 因地制宜原则228
8.1.4 自愿互利原则229
8.1.5 耕地保护原则229
8.2 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灾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229
8.2.1 对农户承包地重新确权颁证,明晰承包地的物权性质230
8.2.2 合理界定土地权利,重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232
8.2.3 加强对农民权益的立法保护233
8.2.4 探寻满足新增人口土地诉求的新途径234
8.3 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增强土地出让人的供给动力235
8.3.1 建立和完善灾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35
8.3.2 改革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239
8.3.3 加大农村金融对土地流转的灾后重建支持240
8.4 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强土地受让人的需求动力242
8.4.1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增加农户收入242
8.4.2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243
8.4.3 加大财政支付的转移力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244
8.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244
8.5 规范地方政府行政主体行为,确保农户的主体地位245
8.6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土地流转交易费用246
8.6.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优化土地配置效率247
8.6.2 积极培育为流转各环节服务的中介组织250
后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