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 龚再升,李思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995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南海-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动力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国内外烃类成藏动力学研究概况1

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2

三、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活动热流体和成藏动力学研究取得的进展3

第一篇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地质背景9

第一章 南海大陆边缘结构及盆地动力学特征 李思田 王彦9

第一节 南海演化的板块构造背景及其大陆边缘的地球物理特征9

第二节 南海的演化及其边缘沉积盆地形成的动力背景14

一、南海演化过程中周围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事件14

二、南海不同构造性质的边缘及其成盆动力学特征15

第三节 关于南海及其边缘盆地成因19

第四节 莺歌海高地温、高流体压力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及深部结构模型25

第二章 盆地热场分布、深部地热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 汪集旸 张健 何丽娟 熊亮萍30

第一节 盆地热场分布30

第二节 深部地热特征31

一、壳内温度和热流分布31

二、岩石圈热结构与壳、幔热流配分33

第三节 动力学演化过程36

一、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部热动力学过程36

二、南海地幔对流特征39

第三章 盆地压力场特征 杨甲明 王彦 张群英46

第一节 莺—琼盆地上第三系强超压体46

一、莺—琼盆地的强超压体46

二、超压体发育的地层层位49

三、沉积速率与地层超压的形成50

四、伊—蒙混层是超压封闭层52

五、强超压体顶部普遍存在地层破碎现象53

六、底辟构造的地震低速异常57

七、强超压体是异常高温带59

八、强超压体是莺—琼盆地的主要气源灶60

第二节 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弱超压体系62

一、超压主要发生于裂陷阶段的烃源层中62

二、超压的发育可能与生烃有关62

第四章 盆地热史、构造热演化与热流体活动 汪集旸 许鹤华 何丽娟 程本和 熊亮萍 曹忠祥 姜国英65

第一节 盆地热史分析与重建65

一、镜质组反射率65

二、流体包裹体67

第二节 盆地构造热演化68

一、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史68

二、盆地二维多期拉张模型69

三、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计算结果71

四、不同盆地热演化特征的对比分析74

第三节 盆地地温场与热流体活动75

一、盆地地温场75

二、热流体活动81

第二篇 莺歌海盆地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成藏动力过程99

第五章 超压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罗晓容99

第一节 超压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99

一、地层压力数据的获得99

二、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102

一、盆地建模及其数值模拟方法104

第二节 超压形成机制104

二、模拟结果及分析106

三、其他可能的机制108

第三节 超压系统的划分及其演化过程模拟111

一、他源高压的表现形式111

二、背景超压带113

三、超压系统的划分114

四、典型二维剖面压力演化过程模拟114

第一节 潜在源岩的基本发育特征118

一、潜在源岩的发育背景118

第六章 超压环境生烃作用动力学及模拟 郝芳 黄保家 邹华耀 胡建武 姜建群 朱芳冰118

二、潜在源岩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119

第二节 超压环境有机质的热演化和生烃作用:实例分析125

一、超压地层有机质热演化受到抑制的实例125

二、超压系统有机质热演化未受到抑制的实例131

第三节 有机质热演化的高温高压系列模拟实验132

一、国内外学者的高温高压生烃模拟实验结果简介132

二、系列模拟实验及结果135

第四节 超压环境有机质热演化:超压抑制条件及控制因素141

一、压力抑制作用还是超压抑制作用142

二、超压抑制作用:发育条件和控制因素143

三、不同成因机制的超压系统中有机质的热演化147

第七章 莺歌海盆地的泥-流体底辟作用、热流体活动及输导系统的形成 李思田 杨计海 殷秀兰149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大规模底辟作用和热流体活动149

第二节 底辟区油气成藏输导系统与圈闭形成153

第三节 DF1-1底辟区构造应力场、输导系统及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159

一、超压与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机理160

二、数值模拟计算的模型和假定163

三、DF1-1构造应力场和运移场的数值模拟163

四、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177

一、有机地球化学特征178

第八章 含烃流体的岩石地球化学追踪 解习农 张敏强 胡忠良178

第一节 热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分析178

二、成岩矿物特征180

三、流体包裹体特征182

第二节 超压演化过程对热流体活动影响184

一、底辟区热流体活动特点及控制因素185

二、古超压体系的识别188

三、传导型超压体系形成与热流体活动的耦合190

一、烃类气体的来源和成熟度193

第一节 油气的成因及来源193

第九章 底辟构造带天然气来源及成藏机理 郝芳 邹华耀 黄保家 姜建群 朱芳冰193

二、二氧化碳的成因和来源195

三、氮气的成因和来源196

第二节 成藏流体层间非均质性及天然气充注历史198

一、主要研究方法概述198

二、层间流体非均质性及其层次200

三、东方1-1气田天然气充注阶段和充注历史201

第三节 天然气生成模式及其成藏流体响应202

二、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演化模式203

一、非烃气生成模拟实验203

三、天然气生成演化阶段的成藏流体响应204

第四节 底辟构造带天然气幕式成藏机理205

一、超压盆地流体流动与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205

二、莺歌海盆地的超压流体流动样式208

三、超压流体活动及其油气成藏效应210

四、幕式快速成藏及其识别标志214

第三篇 珠江口盆地油气多期多源主通道运移的成藏动力学研究223

第十章 惠州凹陷油气多源多期汇聚,沿主通道长距离运移研究 杨甲明 吴克强 杨学昌 张春明223

第一节 惠州凹陷和东沙隆起的生储盖组合224

第二节 烃源体225

一、文昌组烃源岩225

二、恩平组烃源岩228

第三节 油气的输导系统230

一、珠江口盆地渐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格架230

二、恩平组和珠海组是主要输导层232

三、主要储层和区域性盖层233

四、断裂输导体系235

第四节 动力场237

一、地热场及生烃史237

三、水动力场240

二、压力场240

四、输导层的流体势241

第五节 油气运移的有机地球化学示踪242

一、烃源岩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242

二、原油与烃源岩生物标记化合物对比242

第六节 多源多期油气沿主通道汇聚模型250

一、油气藏的分布250

二、多期多源油气沿主通道汇聚模式251

第七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253

第一节 构造发育、充填结构和生储盖组合255

第十一章 珠三拗陷多含油气体系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杨甲明 何大伟 黄正吉 于晓果 王春修 仝志刚 杜劲霜 赵立 余淑敏255

第二节 烃源体的有机地球化学相特征257

一、神狐组——滨湖—扇三角洲混源母质相258

二、文昌组——浅—深湖混源母质相259

三、恩平组——河流—沼泽与滨—浅湖混源母质相265

第三节 输导体的结构特征267

一、与烃源体相接触的主输导体——恩平组和珠海组下段267

二、珠江组和珠海组上段是主要储层,韩江组是区域盖层272

三、断裂输导体系275

四、不整合面输导体系280

一、地温场及生烃史282

第四节 动力场分析282

二、弱超压烃源体的压力场特征285

三、微弱的地下水动力场287

四、流体势——浮力是输导层中烃类运移的主要动力288

第五节 成藏机理分析289

一、文昌A,B凹陷生烃中心是控制珠三拗陷油气分布的首要因素289

二、凹陷内部含油层位以珠海组为主,油质较轻;凹陷边部或凸起上含油层位以珠江组为主,且油质较重289

三、文昌A凹陷珠海组的油气主要来自恩平组烃源岩291

四、文昌B凹陷的油气主要来自文昌—神狐组烃源岩294

五、琼海低凸起的原油同时来自文昌A,B凹陷恩平组与文昌组295

六、阳江低凸起的原油主要来自文昌A凹陷恩平组298

第六节 宏观油气运动学分析301

一、概念模型301

二、珠三拗陷油气宏观运动学分析306

第七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312

一、主要模拟成果图件313

二、油气运聚模拟318

三、几点体会319

结束语 龚再升322

主要参考文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