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历史教学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111205.jpg)
- 夏子贤主编;孙念朴,陈亚昌,傅元根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0649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初中新课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历史教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目录1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和任务10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10
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0
二、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13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15
一、传授基础历史知识15
二、进行思想教育17
三、发展智力,培养能力20
一、教学大纲的一般形式28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8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形式和内容28
二、我国解放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9
三、我国现行历史教学大纲的内容30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作用和运用33
一、教学大纲是落实教学计划的具体纲领33
二、历史教学大纲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直接依据34
三、历史教学大纲是指导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35
四、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运用36
一、教材的类型38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材38
第一节 历史教材的种类和基本属性38
二、教材的基本属性39
第二节 我国历史教科书的体系和使用42
一、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沿革42
二、我国现行历史教科书的体系45
三、历史教科书的使用49
第三节 乡土史教材53
一、乡土史的概念53
二、乡土史教学的作用54
三、乡土史教材的形式55
四、乡土史教材的使用56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58
第一节 历史知识的特点58
一、科学性58
二、过去性59
三、具体性60
四、综合性61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原则62
一、史论结合的原则62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63
三、直观性原则65
四、系统性原则66
第五章 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发展69
第一节 历史概念的形成69
一、什么是历史概念69
二、形成历史概念的意义70
三、形成历史概念的心理分析71
四、形成历史概念的方法76
第二节 历史概念的发展80
一、历史概念的系列化80
二、理论概念的形成82
第六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地位和类型84
第一节 历史课堂教学的地位和基本要求84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84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85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88
一、单一课的内涵及其结构89
二、综合课的内涵及其结构92
第七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95
第一节 历史课的讲授方法95
一、讲述法95
二、讲解法100
三、谈话法103
第二节 历史教材专题内容的讲授方法107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107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11
三、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15
四、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18
五、战争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21
六、民族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25
第三节 探索中的历史教学方法129
一、图文示意教学法129
二、四段式教学法132
三、六课型单元教学法133
四、发现法135
五、讨论法137
第八章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140
第一节 地图直观140
一、历史地图的类别140
二、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141
三、历史地图的绘制143
四、历史地图的演示147
一、历史图像的类别148
第二节 图像直观148
二、历史图像在教学中的作用149
三、历史图像的运用151
第三节 简表直观152
一、年表直观152
二、表解直观155
第四节 实物直观158
一、实物直观的内容158
二、实物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159
第五节 电化教学160
三、历史实物和模型的演示160
一、电化教学的产生与发展161
二、电化教学的作用163
三、常用的电化教学手段164
第九章 历史教师的备课168
第一节 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168
一、备课的重要意义168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169
三、备课的方式170
一、学习大纲、熟悉和掌握教科书171
二、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171
第二节 学期备课171
三、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72
第三节 课时备课175
一、钻研教材175
二、确定教学目的179
三、研究教学步骤和教学手段181
四、组织课堂教学内容183
五、编写教案184
〔附:《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教案〕186
一、什么是讲课艺术191
第一节 教师的讲课艺术191
第十章 历史课的课堂教学艺术191
二、提高讲课艺术的重要性192
三、提高讲课艺术水平的途径192
第二节 历史课的板书艺术195
一、板书的作用195
二、板书的基本要求195
三、板书的形式及其使用197
第三节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199
一、教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性199
二、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200
〔附:《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课堂实录及其讲评〕202
第一节 基本训练的作用与要求216
一、基本训练的作用216
第十一章 历史学习的基本训练216
二、基本训练的要求217
第二节 基本训练的方式218
一、学习笔记的基本训练218
二、习题的基本训练220
第一节 历史知识的复习和巩固228
一、复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28
第十二章 历史知识的复习、检查与成绩评定228
二、复习的方式、方法与基本要求230
第二节 历史知识的检查与成绩评定236
一、历史知识检查的意义和方法236
二、历史课考试的命题238
三、历史课的成绩评定247
第十三章 历史课的第二课堂250
第一节 第二课堂的作用250
一、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250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251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52
四、有利于思想教育253
第二节 第二课堂的组织与活动形式254
一、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基本原则254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几种主要形式256
第十四章 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261
第一节 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任务261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261
二、教育实习的任务262
三、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263
一、教育实习的组织领导264
第二节 教育实习的组织安排264
二、教育实习的几个阶段265
第十五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在职进修与教研活动270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在职进修270
一、在职进修的意义和方式270
二、在职进修的内容与要求272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276
一、教学研究的作用与要求276
二、教学研究的基本形式277
主要参考书目281
后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