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期货市场功能、业态及其国际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期货市场功能、业态及其国际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13794.jpg)
- 汪炜,施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5153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期货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期货市场功能、业态及其国际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期货市场功能效率研究1
1.1 期货市场效率理论:文献回顾与评论2
1.1.1 资本市场效率假说及评论2
1.1.2 期货市场的功能效率6
1.2 中国期货市场风险规避效率9
1.2.1 期货市场风险规避功能与套期保值9
1.2.2 风险规避功能的实证检验16
1.3 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29
1.3.1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与市场有效性29
1.3.2 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检验33
1.4 中国期货市场投资套利效率38
1.4.1 期货市场投资套利功能与市场效率39
1.4.2 投资套利功能的实证检验41
1.5 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48
1.5.1 风险规避功能利用现状49
1.5.2 价格发现功能利用现状50
1.5.3 投资套利功能利用现状51
1.5.4 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52
1.6 基本结论55
参考文献57
第2章 专题研究:铜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60
2.1 中国铜加工业及铜期货市场概况61
2.1.1 铜加工业及消费市场现状61
2.1.2 铜期货市场的发展概况64
2.1.3 我国铜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70
2.2 浙江铜加工业利用期货市场的现状与问题75
2.2.1 浙江省铜加工业的发展现状75
2.2.2 浙江铜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情况79
2.3 铜加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有效模式83
2.3.1 套期保值模式设计84
2.3.2 套利模式设计86
2.3.3 价值投资模式设计93
2.4 铜加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管理机制102
2.4.1 组织管理机制设计102
2.4.2 风险控制机制设计104
2.5 政策建议106
2.5.1 加强铜期货市场宣传和期货品种推广工作107
2.5.2 重视对套期保值的研究和为企业培养人才108
2.5.3 优化铜期货合约交割标的物的升贴水108
2.5.4 完善和修订期货交易、交割制度109
2.5.5 进一步降低交易和交割成本109
2.5.6 积极开展铜衍生品的品种创新110
2.5.7 建立铜合约的区域性交割库网络110
参考文献111
第3章 期货业态的国际比较113
3.1 期货业态发展的历史考察114
3.1.1 先发期货市场国家期货业发展的历史考察114
3.1.2 新兴期货市场国家期货业发展的历史考察124
3.1.3 国际期货业态发展的基本规律130
3.1.4 我国期货业成长的历史考察133
3.1.5 简要的评论139
3.2 国内外期货业发展现状比较140
3.2.1 期货业态构成状况比较141
3.2.2 期货公司资本规模比较151
3.2.3 期货公司经营规模比较157
3.2.4 简要的评论160
3.3 期货经纪业监管制度比较161
3.3.1 设立管理制度的比较162
3.3.2 财务管理制度的比较164
3.3.3 保证金管理制度的比较167
3.3.4 简要的评论169
3.4 期货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比较171
3.4.1 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171
3.4.2 组织管理构架的比较175
3.4.3 风险管理制度的比较179
3.4.4 简要的披露180
3.5 基本结论181
3.5.1 建立完善高效的期货业监管体系182
3.5.2 加强政府对期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183
3.5.3 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体系183
3.5.4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期货行业结构184
3.5.5 扶持大型期货公司,培育期货市场中坚力量186
3.5.6 完善期货公司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187
参考文献188
3.5.7 加强期货公司内部风险控制188
第4章 专题研究:中外期货公司营运模式和竞争力分析190
4.1 国内外期货经纪业的发展趋势191
4.1.1 国外期货公司业务发展的特点191
4.1.2 国内期货经纪公司经营现状192
4.1.3 未来3~5年我国期货业的发展趋势194
4.2 期货行业的价值链分析196
4.2.1 行业价值链分析197
4.2.2 期货业的核心业务199
4.2.3 行业发展及产业链特征评价200
4.3 期货公司营运模式分析201
4.3.1 国外代表性期货公司的营运模式201
4.3.2 国内代表性期货公司的营运模式205
4.4 期货公司竞争能力分析208
4.4.1 期货公司业务经营能力比较208
4.4.2 期货公司市场拓展能力比较210
4.4.3 期货公司金融化、国际化潜力比较212
4.5 政策建议214
参考文献217
第5章 资本市场开放与期货市场国际化219
5.1 期货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互动221
5.1.1 国际资本进出中国期货市场的途径222
5.1.2 国际资本投资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228
5.1.3 国际资本对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影响230
5.2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国际经验与战略选择232
5.2.1 期货市场开放的国际经验232
5.2.2 我国期货市场开放的战略选择237
5.2.3 引入期货市场QFII制度的政策取向243
5.3 国际化与期货市场功能创新250
5.3.1 国际期货定价中心的特征250
5.3.2 国际化与期货市场定价中心功能254
5.3.3 国际化与我国期货市场合约功能260
5.4 基本结论264
参考文献266
第6章 专题研究:QFII制度下我国股指期货的政策选择268
6.1 QFII与SIF的互动:先行国(地区)经验270
6.1.1 QFII与股指期货的外在联系270
6.1.2 QFII对股指期货的内在需求272
6.1.3 QFII背景下推出股指期货的初始条件273
6.2 SIF的非专属性与离岸金融中心竞争275
6.2.1 离岸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75
6.2.2 离岸股指期货市场与本土市场的竞争278
6.2.3 离岸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284
6.3 离岸SIF市场对标的国金融市场的影响286
6.3.1 对标的国金融安全的影响286
6.3.2 对标的国市场公平的影响288
6.4 政策建议291
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