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程永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278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述1
第一节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1
一、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的建立1
二、知识产权法官队伍的壮大2
三、大批知识产权案件得到了公正、高效审理2
第二节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法律依据4
一、知识产权法律4
二、知识产权行政法规5
三、相关国际公约5
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6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及案件种类6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双轨制”6
二、知识产权案件的种类7
第二章 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管辖9
第一节 专利权案件的诉讼管辖9
一、专利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9
(一)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9
(二)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10
(三)以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的范围和诉讼管辖11
二、专利权民事案件的诉讼管辖11
第二节 商标案件的范围和诉讼管辖13
一、商标民事案件的范围和诉讼管辖13
(一)商标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13
(二)商标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14
(三)商标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15
二、商标行政案件的范围和诉讼管辖16
(一)商标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围16
(二)商标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16
三、商标刑事案件的范围和诉讼管辖17
(一)商标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17
(二)商标刑事案件的诉讼管辖17
第三节 著作权案件的诉讼管辖18
一、著作权权属案件的诉讼管辖18
二、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诉讼管辖19
三、著作权合同案件的诉讼管辖21
四、网络著作权案件的诉讼管辖21
第三章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23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适用23
一、举证责任23
(一)当事人收集证据原则23
(二)证据的提供责任25
(三)无需证明的事实28
二、证据交换28
三、证据质证29
四、证据的审核与认定32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35
一、知识产权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35
(一)书证36
(二)物证36
(三)视听资料37
(四)证人证言37
(五)当事人的陈述37
(六)鉴定结论38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38
二、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期限39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39
(二)举证期限40
(三)人民法院调查取证41
三、举证要求42
四、证据质证44
(一)质证的一般程序44
(二)证人证言45
(三)专家证人46
(四)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47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49
(一)什么是证据的审核认定49
(二)证据认定的原则49
(三)证据认定的基本方法50
(四)证据证明效力大小的认定52
(五)无需证明的事实52
第三节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53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司法鉴定53
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程序54
(一)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54
(二)鉴定范围55
(三)鉴定人57
(四)鉴定期限61
三、鉴定结论62
(一)鉴定结论的内容62
(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62
(三)对鉴定结论的质证63
四、重新鉴定63
五、鉴定结论的采用68
第四章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69
第一节 诉讼时效概述69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69
二、诉讼时效的性质70
三、法院是否应当依职权查明诉讼时效72
四、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法律后果74
第二节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77
一、如何判别“知道或者应当知道”77
二、“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对象: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人、抑或二者80
三、诉讼时效的计算82
(一)诉讼时效起点的计算82
(二)诉讼时效终点的计算87
第三节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时效88
一、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时效概述88
二、知识产权授权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90
三、知识产权无效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91
四、其他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的诉讼时效92
(一)不服强制许可决定案件的诉讼时效92
(二)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案件的诉讼时效95
第五章 知识产权仲裁98
第一节 仲裁制度概述98
一、何为仲裁98
二、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99
三、仲裁的特点和优点101
(一)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共性与区别101
(二)仲裁与调解的共性与区别102
(三)仲裁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03
四、仲裁制度的功能和社会作用104
(一)仲裁具有平息纠纷、救济权利的功能104
(二)仲裁具有弥补功能105
(三)仲裁制度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完善106
第二节 仲裁范围106
一、确立仲裁范围的基础和一般原则106
二、我国《仲裁法》关于仲裁范围的规定107
(一)可以仲裁的纠纷107
(二)不能仲裁的纠纷108
三、关于知识产权纠纷仲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109
第三节 仲裁机构112
一、仲裁委员会112
(一)仲裁委员会的性质112
(二)仲裁委员会的设立113
(三)仲裁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115
二、仲裁协会116
(一)仲裁协会的性质116
(二)仲裁协会的主要职责116
三、仲裁员117
(一)仲裁员资格117
(二)仲裁员的权力118
第四节 仲裁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119
一、仲裁的基本原则119
(一)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120
(二)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120
(三)仲裁独立进行的原则121
(四)一裁终局原则121
二、仲裁基本制度122
(一)仲裁协议制度122
(二)仲裁时效制度124
(三)仲裁证据制度125
(四)财产保全制度125
(五)仲裁回避制度126
第五节 仲裁程序127
一、申请与受理127
(一)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127
(二)仲裁机构的受理程序127
二、仲裁审理128
(一)仲裁审理的形式和原则128
(二)开庭审理的步骤128
三、仲裁调解与当事人自行和解128
(一)仲裁调解128
(二)当事人自行和解129
(三)仲裁调解与当事人的自行和解的区别130
第六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补正130
一、仲裁裁决的效力130
(一)既判力130
(二)执行力131
二、仲裁裁决的执行131
(一)仲裁裁决执行的特点131
(二)仲裁执行的程序132
三、错误仲裁裁决及救济途径133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133
(二)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135
四、仲裁制度的监督体系136
(一)当事人监督137
(二)内部监督137
(三)行业监督137
(四)司法监督137
第七节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137
一、国际商事仲裁和涉外仲裁137
二、涉外仲裁机构139
三、涉外仲裁程序特别规定139
第六章 著作权的司法保护141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概述141
一、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种类141
(一)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142
(二)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142
(三)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件142
二、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特点142
(一)社会影响比较大143
(二)纠纷的专业性比较短143
(三)新类型案件比较多143
第二节 著作权权属诉讼144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144
二、一般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45
(一)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45
(二)合作作品的权属纠纷146
(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49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52
(五)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55
(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58
(七)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59
(八)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的自传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60
三、邻接权权属纠纷162
(一)表演者权的归属162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归属163
第三节 著作权侵权诉讼164
一、著作权侵权认定164
(一)概述164
(二)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65
(三)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66
二、侵犯著作人身权171
(一)侵犯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171
(二)侵犯发表权172
(三)侵犯署名权173
三、侵犯著作财产权176
(一)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行为176
(二)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176
(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的行为178
(四)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179
(五)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的许可,出租其作品的行为181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行为182
(七)与信息网络有关的其他侵权行为184
四、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6
五、侵犯邻接权纠纷188
(一)侵犯表演者权纠纷188
(二)侵犯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191
(三)侵犯出版者权纠纷193
(四)侵犯广播组织者权194
第四节 著作权合同诉讼195
一、概述195
(一)著作权合同的特点195
(二)各种著作权合同纠纷196
(三)著作权合同的主要条款197
(四)违约行为的认定199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200
(一)出版合同纠纷200
(二)表演合同纠纷203
(三)发行权许可合同纠纷204
三、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206
四、委托创作合同纠纷208
五、软件委托开发合同纠纷211
第七章 商标权的司法保护216
第一节 商标案件审判现状216
一、商标民事案件216
二、商标行政案件217
三、商标刑事案件217
第二节 商标民事诉讼218
一、商标侵权诉讼218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218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别219
(三)商标侵权诉讼中的临时措施222
(四)商标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226
(五)商标侵权诉讼中的中止问题228
(六)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229
(七)在认定商标侵权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239
(八)商标侵权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241
(九)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抗辩243
二、商标合同诉讼244
(一)商标转让合同案件的审理244
(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案件的审理247
三、商标权属案件的审理248
四、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249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249
(二)驰名商标驰名的地域范围251
(三)驰名商标的认定252
(四)地理标志的保护264
第三节 商标行政诉讼265
一、商标行政案件的类别265
(一)不服行政机关不授予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决定提起的商标行政案件265
(二)不服行政机关撤销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决定或裁定提起的商标行政案件266
(三)不服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而提起的商标行政案件266
二、商标行政案件的审理内容267
三、商标行政案件的判决268
四、有关商标行政案件的一则案例268
第四节 商标刑事诉讼273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273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274
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275
第八章 专利权的司法保护276
第一节 专利行政诉讼276
一、专利行政诉讼概况276
(一)专利行政案件的范围276
(二)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277
二、专利行政诉讼的性质及其特点286
(一)专利行政案件的性质286
(二)专利行政诉讼的特点287
三、审理专利行政纠纷案件的原则290
(一)专利行政案件审理范围应以行政决定范围为限的原则290
(二)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291
(三)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平衡的原则293
(四)专利行政案件审判可以参照规章294
四、专利行政纠纷中的第三人296
(一)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296
(二)专利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296
五、实用新型检索报告的性质297
六、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审查299
(一)关于不相同和不相近似300
(二)关于外观设计相近似的判断主体301
(三)关于隔离对比的判断方式302
(四)关于要部观察和整体观察、综合判断303
七、关于判决主文表达305
(一)维持行政决定305
(二)撤销行政决定305
(三)撤销行政决定,重新作出行政行为306
(四)撤销行政决定,限期重新作出行政决定306
(五)裁定准许撤诉306
第二节 专利权属诉讼307
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307
(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307
(二)判断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法律依据308
(三)实践中应当划清的一些界限309
(四)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问题319
二、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判断321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321
(二)共同发明人323
(三)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与共同发明人的区别324
(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325
(五)《专利法》第6条、第8条可否同时并用326
三、审理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327
(一)是否需审查专利权的“三性”327
(二)当事人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怎样处理327
(三)专利权归属纠纷与专利侵权纠纷可否合并审理328
(四)专利权属纠纷中的第三人问题330
第三节 专利权侵权诉讼331
一、侵犯专利权331
(一)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法律特征331
(二)直接侵犯行为333
(三)间接侵权行为336
二、侵权行为的例外337
(一)法定不侵权的行为337
(二)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几种情况339
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判定345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345
(二)专利侵权对比方法347
(三)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349
四、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354
(一)假冒他人专利355
(二)冒充专利360
五、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几个问题361
(一)关于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361
(二)反诉专利权无效与中止诉讼363
(三)专利权无效对在先生效判决的效力366
六、专利侵权诉讼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367
第四节 专利合同诉讼372
一、专利技术转让合同诉讼372
(一)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概念372
(二)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373
(三)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主要特征374
(四)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375
二、专利技术合同的履行与违反合同的责任375
(一)技术合同的履行376
(二)违反技术合同的责任377
三、专利转让合同成立与转让382
(一)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成立的条件382
(二)关于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383
(三)专利权被宣布无效对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影响384
四、专利实施许可合同385
(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386
(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388
(三)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责任389
(四)认定违约应注意的问题390
五、无效专利合同的确认及其处理392
(一)无效专利技术合同392
(二)几种不能轻易认定无效的技术合同396
(三)对无效专利技术合同的处理原则398
六、审理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几个问题400
(一)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诉讼中,第三方提出侵权诉讼如何处理400
(二)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诉讼中,有人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合同纠纷要否中止审理401
(三)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诉讼中,第三方提出权属争议如何处理402
(四)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只在该项专利权存续期间有效403
(五)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效力与作用404
(六)关于不争议条款的效力406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保护408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408
一、反不正当竞争立法起源408
(一)西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源408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宗旨411
二、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414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414
(二)不正当竞争的特征417
三、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418
(一)主体要件418
(二)客观要件422
(三)主观要件423
四、当前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探析423
(一)不正当竞争是否必须以“竞争性”为要件423
(二)制止不正当竞争是不是一种知识产权426
(三)不正当竞争是否需要损害后果428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429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保护429
一、什么是商业秘密429
二、商业秘密的性质433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434
(一)主体条件434
(二)客观条件435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观要件436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436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436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439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40
(四)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述所列诸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442
第三节 知名商品、服务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442
一、什么是知名商品、知名服务442
二、知名商品的认定444
(一)认定主体444
(二)认定标准448
(三)认定效力450
三、知名商品保护的构成要件451
(一)只有知名商品才能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452
(二)只有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才能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452
(三)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并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才能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453
四、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研究454
(一)是否必须同时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454
(二)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并申请专利的,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455
五、司法案例458
(一)南宁正大畜牧有限公司诉南宁神旺饲料有限公司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纠纷案458
(二)济南东风制药厂有限公司诉江苏肤美灵化妆品总厂、虹雨集团公司、泰州市肤美灵化妆品有限公司及北京市新街口百货有限公司侵犯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纠纷案462
第四节 诽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68
一、什么是诽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68
二、诽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471
(一)诽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只能是经营者471
(二)经营者捏造、散布的必须是虚伪事实475
(三)行为人捏造、散布的虚伪事实必须出于主观故意476
(四)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已经造成或足以造成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后果479
三、诽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诉讼竞合问题480
第五节 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81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81
(一)什么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481
(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的性质482
(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的构成要件483
二、其他假冒行为484
(一)假冒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84
(二)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88
三、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491
第六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493
一、民事责任493
(一)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494
(二)赔偿损失495
二、行政责任496
三、刑事责任497
(一)销售伪劣商品的刑事责任497
(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刑事责任497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497
(四)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刑事责任498
(五)虚假广告罪的刑事责任498
第十章 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499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499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499
二、植物新品种权利的内容和归属501
(一)植物新品种权利的内容501
(一)植物新品种权利的归属501
三、授予植物新品种的条件502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授权程序503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503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受理505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505
五、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507
六、人民法院对植物新品种权案件的审理508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保护509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现状509
二、布图设计的登记511
(一)布图设计登记的申请与审查511
(二)布图设计登记的审查与授权513
三、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行使514
(一)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归属514
(二)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限514
(三)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514
(四)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放弃515
四、布图设计专有权的限制515
(一)法定许可515
(二)权利用尽515
(三)强制许可515
五、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撤销517
六、人民法院对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的审理517
(一)人民法院受理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的范围517
(二)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的管辖518
第三节 域名的司法保护518
一、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的受理和管辖519
二、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的审理519
三、涉及域名的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与天地电子集团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520
(一)案情摘要520
(二)法院处理结果523
(三)本案的法律分析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