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探寻宪政之路 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试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郭宝平,朱国斌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590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宪法-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探寻宪政之路 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试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公法研究》总序 谢晖1
绪论 对主题的解读和方法论的说明1
第一章 专制政体的恒久性与宪政资源的极度匮乏9
1.1 专制政体与宪法:历史的与比较的考察9
1.2 短缺与贫乏的宪政历史资源14
1.2.1 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15
1.2.2 封闭的政治体系与不受制约的政府权力19
1.2.3 最高权力的绝对集权与执行系统的分权21
1.2.4 以“礼”治国凌驾于以“法”治国24
第二章 制度转型:立宪的动力和顿挫30
2.1 传统中国政府架构的假象与实质:对宪政的排斥31
2.2 现代化的启动与推展:从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33
2.3 传统政府在内外压力下的转型37
2.4 从专制政治到民主宪政:动因何在?39
2.5 君主立宪的得而复失: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与历史的必然42
2.6 历史的偶然46
第三章 共和政体的宪政危机:宪政理念与行为的冲突52
3.1 革命与民主:制宪的矛盾性53
3.2 共和政体中民主政治的表象57
3.2.1 依法组织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架构58
3.2.2 出现了政党政治的迹象59
3.2.3 竞选和民选议会的成立60
3.2.4 制宪工程的启动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61
3.3 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的中断与威权主义宪法的登场63
3.4 自由主义宪政试验失败之检讨68
3.5 渐进主义的宪政理念:各派政治势力的共识72
3.6 从理性的渐进主义到实践的冒进主义75
3.6.1 执政者对政治发展进程的失控76
3.6.2 缺乏妥协的代价:由不满转为急进78
第四章 训政理念及训政模式合理性检讨82
4.1 训政概念解读及孙中山的训政理念82
4.2 训政的制度设计与法制化85
4.3 训政成立原因检讨:时势的抉择,还是历史的倒车?88
4.4 训政:与日本、韩国的经验之比较94
第五章 训政即以党治国:新的“监护”模式100
5.1 政党、现代政治与政党政治100
5.2 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理论、法理及实际运作102
5.2.1 国民党为惟一合法政党102
5.2.2 执政党以党代政之学理与法理105
5.2.3 执政党以党代政之架构107
5.2.4 政府乃执政党一党之政府110
5.2.5 训政时期五权政府之运作114
5.2.6 执政党修改与解释重要法律之权力116
5.2.7 “以党统政”:训政的运作机制117
5.2.8 训政时期地方之党政联系制度和融党于政126
5.3 以党治国:观察、比较与思考130
第六章 训政的推展(一):一党专政下的政治现代化135
6.1 训政:不同的期许与解读136
6.1.1 自由主义精英对训政的解读137
6.1.2 地方分立主义以行动解读训政140
6.1.3 中共的政治诉求141
6.1.4 体制内的推进力量141
6.2 训政对现代政治的培育144
6.2.1 现代政党政治的雏形和多党制格局的形成145
6.2.2 训政具有建立法治的导向153
6.2.3 行政管理具有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155
6.2.4 确立了公务员(文官)制度的基本156
理念和制度156
6.2.5 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基本理念和制度160
6.2.6 确立了现代财政体系165
6.2.7 确立了基本的人权保障理念和法律制度169
第七章 训政的推展(二):未竟的地方自治174
7.1 训政前中国的地方自治175
7.1.1 帝国末期的绅商自治175
7.1.2 等备立宪过程与地方自治176
7.1.3 第一共和国的地方自治181
7.2 均权制的地方自治理念184
7.3 训政时期地方自治之推进185
7.3.1 地方自治之规则185
7.3.2 地方自治立法与徘徊186
7.3.3 民间主持的地方自治尝试189
7.3.4 地方分立主义者主导的地方自治190
7.3.5 “新县制”下地方自治之组织192
7.3.6 重新厘定市自治制度199
7.3.7 对新制度的分析与评价200
7.4 地方自治未竟之原因考究与解读204
第八章 对训政之总结与再检讨210
8.1 对训政失败和宪政实现条件的理论思索211
8.1.1 制约训政成败的环境和内因212
8.1.2 训政目标的调适与方略的选择214
8.1.3 对体制选择的事实与道德的评判216
8.1.4 训政与威权政治互为表里219
8.2 训政之延续与实践221
8.3 结论222
主要参考书目228
后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