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 陈寿朋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4227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1

第一章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价值取向2

第一节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2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2

【知识链接】生物多样性5

二、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6

三、人类与生态系统的矛盾8

【知识链接】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9

第二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的反思11

一、农业文明:人类与生态系统基本和谐11

二、工业文明:人类造成生态危机12

三、反思传统文明16

第三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18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18

【知识链接】后工业社会20

二、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

【知识链接】可持续发展观22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24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文明24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思想基础24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26

【知识链接】生态文明的三个时期28

三、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29

四、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的内在联系31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文化底蕴34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34

【知识链接】里革断罟匡君36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38

三、当代西方对生态危机的反思40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45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必须确立的若干理念45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路径48

【知识链接】生态省建设指标49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56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角色56

一、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56

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58

三、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行为60

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62

【知识链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右玉精神”64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65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65

二、强化生态管理,加快政府自身建设66

【知识链接】绿色GDP67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建设73

一、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73

二、发展循环经济74

【知识链接】绿色贸易壁垒75

三、建立生态补偿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77

四、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78

【知识链接】ISO14000环境管理质量认证79

五、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干部问责制80

【知识链接】政府绿色采购制度81

第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责任84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社会责任84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行为及其社会责任84

二、企业生态责任的性质与表现85

第二节 清洁生产与企业节能减排88

一、清洁生产:企业生态战略的生产模式88

【知识链接】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91

二、企业节能障碍与促进机制93

三、促进企业污染减排的对策与措施98

第三节 企业生态责任与绿色战略101

一、突破绿色壁垒的企业策略与目标101

【知识链接】绿色设计103

二、企业绿色战略的主要任务与措施106

【知识链接】生态会计和环境会计106

【知识链接】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PR)109

第四节 企业生态责任的促进机制111

一、企业生态责任的促进手段与市场引导机制111

二、企业生态责任的绿色合作机制114

三、企业生态责任的长效管理机制118

第五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公众参与122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122

一、与公民责任相关的生态问题和公民生态素质现状122

二、公民生态意识的转变与重建124

三、公民生活方式的转变127

【知识链接】“白色污染”及限塑128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ENGO)132

一、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从绿色运动到绿色环保组织132

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34

三、我国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未来137

【知识链接】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139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大众传播媒介140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140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142

三、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他途径143

【知识链接】《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145

第六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与保障148

第一节 科技观演变的生态化指向148

一、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科技观148

二、对传统科技观的生态学批判149

三、以绿色科技为核心的生态科技观152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支撑154

一、生态技术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154

【知识链接】生态技术与世博会155

二、科技创新是生态经济的基石156

【知识链接】节能与能量的梯级利用技术——热电联产159

三、生态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支撑160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政策保障164

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164

二、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165

【知识链接】核能的安全利用165

三、科学制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政策167

四、合理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体系168

【知识链接】新能源汽车展现广阔前景168

五、全面推进绿色科技研发扶持政策170

第七章 生态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172

第一节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重构传统的经济流程172

一、从开环型经济流程到循环型经济流程172

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173

三、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176

【知识链接】循环经济的3R原则176

第二节 生态经济的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模式179

一、生态农业:有机、绿色、无害的农业生产模式179

二、生态工业:物质代谢与工业共生的园区模式181

【知识链接】工业共生184

三、生态商业: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185

四、生态区域:多维度、全方位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86

第三节 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188

一、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88

二、生态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189

【知识链接】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技术190

第四节 循环型生态经济的理念、政策与制度保障193

一、用循环经济思想重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193

二、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意识194

【知识链接】丹麦卡伦堡(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196

第八章 低碳经济: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趋势198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8

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98

【知识链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

第二节 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志203

一、农业社会: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之上的低碳经济203

二、工业社会: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204

三、未来社会:基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低碳经济204

第三节 减碳:从《京都议定书》到国际碳市场形成206

一、《京都议定书》: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206

二、国际碳市场是生态贸易的新形式207

三、碳关税:需要引起重视的新贸易保护行为209

【知识链接】《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209

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汇资源体系211

【知识链接】首届碳汇草业研讨会216

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217

【知识链接】哥本哈根协议文件218

第四节 低碳经济及其发展路径223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223

【知识链接】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CCS)技术225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227

【知识链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上海、保定231

【知识链接】杭州低碳科技馆234

主要参考文献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