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鼎 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鼎 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
  • 周牧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2243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大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鼎 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文 1

绪章 世界格局的巨变与中国的发展2

第一节 世界格局巨变的象征 2

1.世界财富分配机制的变化 2

2.工人劳动条件的劣化 4

3.世界性的工业制品价格下降 5

4.IT泡沫经济的本质 6

1.大城市群的崛起 7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的挑战 7

5.中国的“世界工厂”化 7

2.重造制度优势 8

3.正视历史,再创辉煌 10

第一部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17

第一章 中国的“世界工厂”化17

第一节 信息革命与“世界工厂”的主角交替 17

1.信息革命的第一波:电子产业的发展 18

2.信息革命的第二波:产业技术的信息化 19

3.信息革命的第三波:网络革命20

1.产业集聚的巨大效应:国际和国内不均衡发展 21

第二节 产业集聚:从全套型到全球供应链型21

2.全套型产业集聚的不合理性23

3.全球供应链型产业集聚的兴起24

第三节 中国沿海大城市群的崛起25

1.新型产业集聚的形成26

2.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29

3.大规模城市空间的出现30

4.社会发展机制的打造32

第一节 从洋务运动到南京政府35

1.洋务运动的局限性35

第二章 抑制城市化:中国近代史的悲剧35

2.日本明治维新的制度建设37

3.从戊戌变法到革命 38

第二节 新中国工业化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没有城市化的重工业化 43

1.激进的重工业化政策43

2.逆城市化政策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分裂44

3.三线建设和产业布局的不合理45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第二个阶段(1978年~现在)——缺乏工业经济基础的农村工业化46

1.农村工业化政策和乡镇企业的兴衰46

2.小城镇政策的失误 47

3.中国城市化需要战略和制度的支持50

1.中国人口移动现状52

第一节 大规模人口移动的压力52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若干重大课题52

2.大规模人口移动的必然性54

3.正确诱导人口移动的巨大能量57

第二节 汽车社会的仓促到来58

1.汽车社会的成本 58

2.汽车社会与富裕模式的选择59

第三节 无序开发的蔓延 62

1.无序开发的现状和原因62

2.城市成长管理政策63

3.中国的应对65

1.土地利用的公益性和财产性66

第四节 粗放型土地利用 66

2.思考土地利用制度的原则68

3.土地利用与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68

第五节 不合理的产业分布 70

1.分散型产业分布70

2.理论上的缺陷与政策上的失误71

3.中小城市严峻的现实73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76

第一节 实现集约化经济社会76

1.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要求76

2.实现集约化社会的目标79

3.实现集约化社会的方略80

4.城市发展集约化的措施85

第二节 实现流动化社会 88

1.人口移动自由化:面向流动化社会的体制改革88

2.城市群交通体系:城市群经济的基础89

第三节 实现市民社会 97

1.教育、培训:市民社会的门槛98

2.社会保障:市民社会的保障101

3.社会交流:市民社会的营养剂102

4.NPO、NGO:市民社会的核心105

1.水资源有偿利用:解开制约城市化的枷锁106

第四节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06

2.土地利用政策:追求高效率的土地利用109

3.能源结构转换:改善城市环境110

4.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消除“垃圾围城”111

第五章 信息革命与城市发展新模式114

第一节 知识经济发展的空间属性 114

1.大城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114

2.接触经济效益 115

3.虚拟化空间与现实空间116

1.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机制118

2.确立评价个人权益的机制118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发展条件 118

3.营建融资评价体系120

第三节 营造交流经济空间122

1.创造产生“偶然”的环境 122

2.个性群体的形成和维持122

3.人为城市之本 124

4.营建专业化环境125

5.宽容和开放的城市125

第一节 大城市的重要性 128

1.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大城市圈、大城市群128

第六章 大城市群发展战略128

2.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129

3.大城市群的战略意义131

4.中小城市的作用136

第二节 临海经济和临空经济 138

1.临海型经济发展模式138

2.大城市群发展与临海型经济140

3.港口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态142

4.临空型经济发展模式144

第三节 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的建设146

1.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的现实146

2.营建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的交通体系148

3.住宅与流动化社会153

4.打破行政区经济154

5.超越“世界工厂” 156

6.营建大城市群的必要措施157

第二部 城市化发展战略案例160

第一章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160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和特征160

1.长远空间发展战略161

2.全球和全国经济动态的视野161

3.重视人口移动162

第二节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总体思路 163

4.营建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163

1.营建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164

2.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轴165

3.建设沿海轴165

4.建设长江国土轴165

5.建设内陆轴166

第三节 课题和对策 166

1.人口移动与社会保障166

2.高效率的土地利用167

3.高密度城市社会的形成与市内公共交通167

4.打破行政区经济168

第四节 重点项目170

1.建设上海-南通通道170

5.健全地方财政170

2.建设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沿海轴铁道171

3.建设徐州-宿迂-淮安-江阴-无锡-上海内陆轴铁路171

4.建设南通-太仓港171

5.建设长江口沿岸重工业地带171

6.建设国际物流空港172

7.构建大运河水系现代化内河航运系统172

8.建设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带173

1.加快原材料工业发展176

第二章 营造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176

第一节 创建复合型产业集聚 176

2.强化工艺加工业储备178

3.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课题179

第二节 营造世界级交易中心 181

1.交易中心的重要性181

2.建设广域交通体系182

第三节 营造东亚交流中心185

1.超越“世界工厂”185

2.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条件:知识产权保护185

3.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条件:人才集聚186

4.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条件:宽容和多样性的大城市空间187

5.知识经济发展的第四个条件:国际分工的人脉188

6.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五个条件:专业化环境189

第三章 解析“哈利·波特现象”190

第一节 信息内涵经济 190

1.“哈利·波特”现象190

2.从信息技术经济走向信息内涵经济191

3.财富效应和保护效应192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贝壳效应193

1.知识经济的评价体系193

2.知识经济时代的集聚效应194

3.征服世界的信息内涵产品195

第三节 营建支撑亚洲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城市群196

1.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196

2.珠江三角洲发展知识经济的优势198

第三部 城市化对谈录204

第一章 城市化:21世纪中国的发展之路——与今野修平对谈录204

第二章 信息革命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与清成忠男对谈录216

第三章 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与增田祐司对谈录226

第四章 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的必然之路——与薛凤旋对谈录238

第五章 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与于光远对谈录 248

后记 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