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182159.jpg)
- 王家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6374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产生背景1
1.2 ISO简介2
1.2.1 ISO2
1.2.2 TC2
1.3 实施ISO14000的目的和意义4
2 ISO14000系列标准6
2.1 标准构成6
2.1.1 基本框架6
2.1.2 分类6
2.1.3 已颁布的标准及标准的作用8
2.2 标准制定基础10
2.3 标准特点11
2.3.1 以市场驱动为前提11
2.3.2 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本国及当地的法律法规11
2.3.3 标准的灵活性11
2.3.4 标准的广泛适用性12
2.3.5 强调自愿性原则12
2.4 与EMAS和BS7750的关系12
2.5 与ISO9000的关系13
2.6 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14
2.6.1 指导思想14
2.6.2 实施原则15
3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影响16
3.1 国际间贸易的影响16
3.1.1 对市场准入产生压力17
3.1.2 对消除贸易壁垒的作用17
3.2 认证带来的益处18
3.2.1 降低能耗物耗,节约成本18
3.2.2 有效控制环境风险20
3.2.3 改善企业形象,增加社会对企业的信任感和亲和力20
3.2.4 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和节能降耗21
3.2.5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环境意识21
3.3 法律法规的贯彻22
3.3.1 法律法规在体系建立和实施中的作用22
3.3.2 建立合适的程序和途径,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23
3.3.3 实现法律法规的作用23
4 ISO14000125
4.1 概述25
4.1.1 与ISO14000的关系25
4.1.2 ISO14001的特点25
4.1.3 与ISO14004的区别26
4.1.4 ISO14001适用对象26
4.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27
4.3 ISO14001术语和定义29
4.4 ISO14001标准要求和理解要点31
4.4.1 总要求(4.1)31
4.4.2 环境方针(4.2)32
4.4.3 规划(4.3)33
4.4.4 实施与运行(4.4)36
4.4.5 检查和纠正措施(4.5)42
4.4.6 管理评审(4.6)46
4.5 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系统化46
5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51
5.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理由51
5.2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51
5.2.1 准备阶段52
5.2.2 人员培训53
5.2.3 初始环境评审53
5.2.4 体系策划与设计54
5.3 初始环境评审61
5.3.1 初始环境评审的目的61
5.3.2 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61
5.3.3 评审的步骤61
5.3.4 现场评审63
5.3.5 初始环境评审报告68
5.4 体系文件编制69
5.4.1 体系文件结构69
5.4.2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69
5.4.3 环境管理手册70
5.4.4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72
5.5 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持续改进74
5.5.1 维护的必要性74
5.5.2 EMS维护74
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77
6.1 环境审核77
6.1.1 定义77
6.1.2 审核分类77
6.2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78
6.2.1 内审目的78
6.2.2 内审范围78
6.2.3 内审特点79
6.2.4 内审准则79
6.2.5 内审时机和频次79
6.2.6 内审程序80
6.3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2
6.3.1 体系认证的必要性82
6.3.2 体系认证发展进程84
6.3.3 体系认证的实施程序86
7 认证国家认可制度89
7.1 认可制度概述89
7.1.1 基本概念89
7.1.2 国际互认及要求91
7.1.3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91
7.1.4 获得认证的条件及认证的使用94
7.2 认证机构的国家认可与监督管理94
7.2.1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94
7.2.2 认证机构认可程序96
7.3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国家注册与监督管理101
7.3.1 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101
7.3.2 审核人员注册103
7.3.3 CNAT的认可程序106
7.3.4 审核员国家注册的监督管理、审核员行为准则107
8 环境标志认证109
8.1 环境标志109
8.1.1 基本概念109
8.1.2 各国环境标志及作用110
8.1.3 实施环境标志的意义113
8.2 环境标志与ISO14001114
8.2.1 不同点114
8.2.2 相似点115
8.3 环境标志认证程序115
8.3.1 环境标志分类115
8.3.2 认证体系的建立116
8.3.3 申请环境标志产品的资格117
8.3.4 我国环保标志实施程序118
8.3.5 认证检验机构管理程序(图8-1)120
8.4 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发展历程120
8.4.1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CCEL)120
8.4.2 我国环境标志实施特点121
8.4.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整体框架121
9 清洁生产与ISO14000125
9.1 清洁生产概念125
9.1.1 背景125
9.1.2 清洁生产125
9.1.3 开展清洁生产的目的及意义127
9.2 清洁生产与ISO14000128
9.2.1 相同点129
9.2.2 区别129
9.3 清洁生产审计130
9.3.1 基本概念130
9.3.2 审计对象和作用130
9.3.3 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建立131
9.3.4 清洁生产审计程序133
10 国际标准认证最新动态137
10.1 ISO9000:2000新版标准137
10.1.1 标准简介137
10.1.2 适用范围137
10.2 OHSMS138
10.2.1 OHSMS简介138
10.2.2 OHSMS组成139
10.2.3 实施OHSMS的益处140
10.2.4 与ISO9000、ISO14000的关系140
10.3 QS9000141
10.3.1 QS9000简介141
10.3.2 QS9000标准的特点142
10.3.3 QS9000标准与ISO9000区别142
10.3.4 QS9000标准的应用143
10.4 HACCP144
10.4.1 HACCP简介144
10.4.2 使用HACCP的益处145
10.4.3 HACCP组成145
10.4.4 HACCP与ISO9000体系的关系146
10.4.5 我国实施HACCP体系的必要性146
10.5 CMM148
10.5.1 CMM来源148
10.5.2 CMM的体系结构148
10.5.3 CMM的用途150
10.5.4 CMM与ISO9001150
10.6 TL9000151
10.6.1 TL9000产生背景151
10.6.2 TL9000标准结构152
10.6.3 推行TL9000的益处152
10.7 有机产品认证154
10.7.1 有机农业及特征154
10.7.2 有机产品介绍154
10.7.3 有机产品认证的基本要求155
10.7.4 有机产品认证的益处156
10.8 强制性认证156
10.8.1 “CE”认证156
10.8.2 “3C”认证157
10.8.3 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57
10.9 其他认证160
10.9.1 VDA6.1简介160
10.9.2 ISO/TS16949简介160
附录1162
附录2173
附录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