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死,而后生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死,而后生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84073.jpg)
- 靳凤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66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生存-伦理学;死亡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死,而后生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一 生死有结无了时 万俊人 1
导言 面对死亡研究本身 王晓朝 1
一、超验与经验:死亡学研究的两个层面2
二、历史与现状:检审中国死亡研究4
三、传统与突破:西方死亡研究的突出特征9
序二 死也可能是最大的福 王晓朝 11
四、比较与启示:建构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死亡学理论体系16
五、死亡形上研究的现象学尝试21
第一节 生存本体论26
第一章 生存本体论与死亡现象学26
一、康德的思想遗产与现代西方哲学、神学话语的生存论转向27
二、存在、此在与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40
三、十字架与存在的勇气:莫尔特曼的神学生存观50
第二节 死亡现象学59
一、死亡龛位中的虚无与生存意义之澄明59
二、个人之死、万物终结与上帝的舍金纳68
三、生死冲突:死亡现象学的核心内容76
第三节 求解生存本体问题的现象学方法81
一、事实、文本、意义:死亡现象学及其人文属性82
二、黑格尔与胡塞尔:两种现象学88
方法之比较88
三、施莱尔马赫与加达默尔:诠释学的两种态度95
四、现象学的诠释学:死亡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多与一102
第二章 人论——西方传统人论的死亡现象学反思106
第一节 西方传统人论的理论谱系107
一、灵肉并重:古希腊人论的经典解读107
二、心仪彼岸:中世纪人论的突出特征 115
三、诸神隐遁:近现代人论的历史转换 125
第二节 西方传统人论理路的根本缺陷135
一、人身与兽身:迥然有别的生理功能136
二、人心与兽心:判若云泥的心理状态143
三、灵魂与精神:人的超验性意义境域150
第三节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人158
一、向死而在的人159
二、因信而生的人161
三、文化创造的人162
四、综合统一的人164
五、历史生成的人167
第三章 死亡意识——死亡现象的本体论阐发171
第一节 死亡之于此在172
一、死亡与此在的先验范型172
二、死亡与此在的统觉和想象178
三、死亡与此在的自我意识183
第二节 死亡之于世界191
一、自然之死与此在世界观的转型192
二、他人之死与此在的死亡逃遁200
三、社会异化与此在的生命状态205
第三节 死亡之于时空211
一、时间与此在的生死历程211
二、空间与此在的生死处所222
第四节 死亡形上学231
一、有限与无限:死亡形上学的生存论根基232
二、存在之天命:死亡形上学的核心内容238
三、终极之关怀:死亡形上学的伦理诉求245
第四章 生存信念——死亡意识中的价值追求254
一、生存信念的基本规定255
第一节 在死亡意识中建构生存信念255
二、生存信念的死亡之源263
第二节 生存信念的多维价值谱系272
一、揭秘与遮蔽:生存信念中的真273
假区分273
二、护持与贬损:生存信念中的善恶评判 280
三、张扬与抑制:生存信念中的美丑辨别287
四、神性与本然:生存信念中的圣俗界定295
第三节 作为精神冲突的生存信念危机 303
一、生存信念危机的价值追问与意义探寻303
二、虚无主义:生存信念危机的具体表现308
三、从承受生存荒诞到重塑人生信念315
第五章 文化创造——超越死亡的根本途径321
第一节 死亡意识、生存信念之于文化创造322
一、人性表征:文化内涵的重新解读322
二、生死冲突:文化创造的根本动力 329
第二节 生死理念文化表述形式的多元透视334
一、生死与神话335
二、生死与宗教339
三、生死与语言343
四、生死与艺术350
五、生死与历史354
六、生死与科技360
第三节 困境与出路:生死视阈中的现代性文化 367
一、现代性问题根源于生命解放的吁求367
二、生对死的遮蔽与现代性文化危机373
三、生死理念的重构与后现代文化理想380
结语 直面死亡——走向希望与尊严的人生391
一、人类本质特征的重新诠释391
二、人之生死两端的对峙与和解393
三、用信念与希望支撑起生命的重负395
四、赢获生命尊严的文化创造之路397
参考文献399
后记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