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政策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共政策分析
  • 张国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212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政策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公共政策界说1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分析1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系络6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研究范畴8

四、公共政策分析与知识10

五、公共政策分析与理论14

六、公共政策分析与超觉理性17

第二节 现代公共政策的发展特征20

一、公共政策问题复杂化20

二、公共政策主体多元化22

三、公共政策范围扩大化26

四、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丰富化27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28

一、价值与价值标准29

二、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与公众利益30

三、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标准34

四、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途径36

五、理性主义、价值中立及其修正37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理论重构45

一、现代公共政策的困境45

二、反思价值基点50

三、构建综合哲学基础和本体理论57

四、开创现实主义研究方法和宏观公共政策分析58

五、有效改进元政策和政策制定系统59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与研究范畴63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63

一、范式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范式63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西方研究范式64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中国研究范式68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概念70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70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类别73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77

四、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79

第三节 公共政策研究范畴的扩展82

一、全球化与公共政策研究范畴83

二、行政改革与公共政策研究范畴84

三、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85

案例2-1 科尔曼报告书88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制度环境与公共信息90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制度环境90

一、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90

二、制度环境与公共政策92

三、制度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质量95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公共信息95

一、公共信息与公共政策96

二、公共政策与信息资源97

三、公共政策与信息处理99

四、公共政策与信息整合102

第三节 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105

一、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105

二、信息化与制度创新107

三、公共信息、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108

案例3-1 北京动物园“迁”动人心109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含义113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概念113

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权力113

二、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114

第二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116

一、立法机关116

二、行政机关117

三、政治领袖118

四、官僚集团与公务员118

六、政党119

五、司法机关119

八、利益集团121

七、智囊团121

九、大众传媒122

十、公民与选民123

第三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力123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力分布与序列124

二、政策主体通过公共政策实现对目标群体的权力128

第四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功能130

一、政策制定130

二、政策执行131

三、政策监控132

四、政策评估132

案例4-1 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趋向——城市社区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视角133

第一节 公共政策客体的概念137

一、公共政策客体的含义137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客体与利益137

二、公共政策客体的范围与类型138

三、公共政策客体的构成140

第二节 目标群体的利益141

一、目标群体的利益偏好142

二、影响目标群体利益的要素143

三、利益的冲突与协调144

四、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145

二、公共政策环境148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基本系统148

一、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148

三、公共政策基本系统的优化151

案例5-1 “面子工程”为何栽了面子154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问题与议程157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概观157

一、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问题”157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性161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163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164

一、确认政策问题的主体及其交互作用164

二、政策问题确认的条件166

三、确认政策问题的角度、过程及方法168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议程170

一、公共政策议程概述171

二、公共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173

三、公共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175

案例6-1 “炸楼是民意所向”178

第七章 公共政策制定与合法化181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概观181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问题181

二、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或阶段184

三、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186

一、确定政策目标188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态过程188

二、设计政策方案190

三、评估、论证政策方案193

四、抉择政策方案195

第三节 公共政策合法化198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地位和作用198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层次200

三、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201

案例7-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抉择203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208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208

一、政策执行与政策运行208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缘起与意义211

三、政策执行的原则212

四、公共政策执行模型213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217

一、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217

二、政策执行的两个层次:自由裁量与象征层面219

三、政策执行的方式221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与适用主体223

一、政策执行适用主体223

二、政策适用主体的心理与行为224

三、政策执行中的沟通与协调225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226

一、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226

二、政策有效执行应具备的条件228

三、改善公共政策执行231

案例8-1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政策执行困难232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失效与误区238

第一节 公共政策失效概述238

一、公共政策失效的含义238

二、公共政策失效的分类238

三、公共政策失效的表现形式240

一、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241

第二节 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41

二、公共政策失效的对策245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误区247

一、公共政策误区的分析模型247

二、公共政策误区的表现形式250

三、走出公共政策误区254

案例9-1 武汉“麻木”254

一、公共危机的含义与特点259

第一节 公共危机与公共政策259

第十章 公共政策与危机管理259

二、危机的生命周期261

三、危机与公共政策264

第二节 公共危机中的政策困境267

一、公共危机、社会公众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267

二、危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促进270

三、危机中的政策困境271

一、政策制定过程的改进273

第三节 政策能力的提升与政策创新273

二、危机决策方式的变革275

三、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276

案例10-1 北京:历尽劫波斗SARS277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一)283

第一节 公共政策模型283

一、政策模型的含义283

二、政策模型的种类和作用284

第二节 政策决策方法模型287

一、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287

二、渐进决策模型289

三、决策模型的改进293

第三节 反映政策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296

一、制度模型296

二、集团模型299

三、精英模型302

四、政治系统模型304

案例11-1 渐进主义的险境——FDA的保守主义(1960—2000年)307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二)310

第一节 制度分析310

一、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310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312

三、制度的变迁、创新及路径选择315

第二节 系统分析316

一、政策网络间的关联与捆绑317

二、系统分析的要素、内容及问题318

三、系统分析中的政策模拟321

第三节 价值分析324

一、多元价值的廓清与考量325

二、价值间的对抗与互补326

三、价值的认同与表达328

第四节 质量分析330

一、政策可行性330

二、政策的执行效率333

三、政策的信度与效度335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三)338

第一节 德尔斐分析338

一、德尔斐分析的特点338

二、德尔斐分析的应用程式339

三、统计结果检验341

第二节 一般预测分析344

一、主观概率预测344

二、超觉理性预测346

三、模型预测347

第三节 回归分析349

一、简单线性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349

二、回归方程的计算352

三、统计显著性检验353

一、关于模糊集合354

第四节 模糊分析354

二、模糊集合的若干运算357

三、模糊理论的应用360

第五节 成本收益分析361

一、成本收益的量化测算361

二、贴现与净现值362

三、成本收益率与内部收益率365

一、政策运行、政策效果与政策监控368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监控概述368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监控与调整368

二、公共政策监控的一般含义370

三、公共政策监控的特殊含义370

四、公共政策监控的主体与客体371

第二节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及其分析模型373

一、立法机关373

二、行政机关376

三、司法机关379

四、政党380

五、公民381

六、利益集团381

七、大众传媒383

八、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分析模型383

第三节 公共政策调整384

一、公共政策调整中的变与不变385

二、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385

三、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387

四、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388

案例14-1 中国城镇住房政策调整389

第十五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终结393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及其理论发展393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与缘起393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394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397

四、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发展397

一、公共政策影响的6个层面400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理论架构400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架构401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406

一、评估过程的参与者406

二、政府机关从事政策评估不力的原因408

三、学者从事政策评估工作可能引起的问题409

第四节 公共政策终结概述410

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410

二、公共政策终结的内容411

三、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411

第五节 公共政策终结的力场分析与策略412

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倡导者412

二、公共政策终结的反对态度413

三、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415

案例15-1 强制性收容遣送政策及其终结417

主要参考书目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