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 上
  • 刘增杰,赵明,王文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62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3

延安与陕甘宁地区文学运动3

文艺在苏区&丁玲3

戏剧运动在陕北&雷铁鸣6

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12

延安在文艺上的进步&可夫22

持久战的文艺工作&柯仲平24

谈延安文化工作的发展和现状(节录)&前线记者团第一组 雷烨27

目前的文艺工作者&鲁藜30

抗战文艺的动向&艾思奇33

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周扬45

两年来延安的文艺运动&艾思奇56

边区文协代表大会的成就&社论58

鲁艺文艺工作团在前方&荒煤61

论部队文艺工作&梅行65

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性和形象性漫谈之一&欧阳山70

文学与生活漫谈&周扬73

努力开展文艺运动&社论83

漫谈批评&罗烽86

文艺活动在延安&叶澜89

我们需要杂文&丁玲92

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延安各界纪念大会宣言94

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江华96

什么样的问题在文艺小组中&丁玲102

三八节有感&丁玲105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艾青109

还是杂文的时代&罗烽112

论同志之“爱”与“耐”&肖军114

剧运二三问题&江布118

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肖军128

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艾青132

当前的剧运方向和戏剧界的团结(记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戏剧工作委员会召集的戏剧座谈会)&唯木142

思想,生活和形式&立波146

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艾思奇151

对当前文艺上诸问题的意见&刘白羽157

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163

杂文还废不得说(节选)&肖军168

评过去四期《草叶》上的创作&严文井173

论杂文&金灿然183

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周扬191

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张庚205

文化下乡(节录)&陆定一219

中央文委确定剧运方针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222

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凯丰225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陈云235

改造自己,改造艺术&何其芳242

后悔与前瞻&立波245

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社论248

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253

看了《逼上梁山》后写给杨绍萱齐燕铭二同志的信256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周扬257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周扬270

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剧作281

新的艺术,新的群众(节录)&刘白羽285

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边区文教大会通过,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批准)296

周恩来同志谈延安的文艺活动300

延安演出剧目(一九三八—一九四五年)303

野百合花&实味311

政治家·艺术家&实味318

我对罗迈同志在整风检工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批评&王实味322

零感两则&王实味324

答李宇超·梅洛两同志&王实味325

读实味同志的《政治家·艺术家》后&金灿然327

论王实味同志的思想意识&范文澜335

继《读〈野百合花〉有感》之后&伯钊342

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周文347

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六月十一日在中央研究院与王实味思想作斗争的座谈会上的发言&丁玲353

现实不容许歪曲&艾青357

论中央研究院的思想论战——从动员大会到座谈会&罗迈372

在中央研究院六月十一日座谈会上的发言&范文澜379

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周扬382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405

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宣言405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正式成立407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409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沙可夫411

“鲁艺”在国外&小山414

鲁艺艺术公约416

回忆延安鲁艺的戏剧活动&张庚417

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节录)&齐礼432

关于文协的工作&老舍 周扬436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444

文协执委名单449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简章450

记边区文协代表大会&师田手452

向总会报告会务近况459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记录(专载)461

鲁迅研究会成立经过&肖军467

延安鲁迅研究会启事474

简短的几句话&平剧研究院476

致全国平剧界书478

致全国文艺界书480

延安平剧研究院组织章程482

回忆延安“战歌社”——胡征同志访问记&刘锦满记录整理484

《文艺突击》(1938年10月16日创刊)488

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代革新号创刊词&本社488

《文艺战线》(1939年2月16日创刊)492

我们的态度&周扬492

《大众文艺》(1940年4月15日创刊)498

编后记498

《鲁迅研究丛刊》(1941年出版)501

前记&肖军501

新版前记&肖军504

《草叶》(1942年11月1日创刊)505

编后505

给读者们506

《文艺》(《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1年9月16日创刊)509

祝《文艺》的百尺竿头&欧阳山509

一点意见&奚如511

编者的话&丁玲512

我底祝词&荒煤515

《街头诗》(1942年9月27日创刊)517

展开街头诗运动——为“街头诗”创刊而写&艾青517

《在医院中时》《麻雀》及其它——介绍延安新出版的三种文艺期刊&雪苇521

边区及解放区的小型报&丁东52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中)531

附录531

延安和陕甘宁地区文学运动资料目录索引(1938年—1945年)531

晋察冀地区581

文学运动581

关于街头诗&史塔581

论边区的文化运动&社论584

三民主义的现实主义与文艺创作诸问题——在边区文艺作者创作问题座谈会的报告&邓拓587

从现实主义学些什么&邵子南602

谈新现实主义&烂矛607

开展边区的戏剧运动——为边区戏剧座谈会而作(专论)612

深入边区的文化运动(社论)615

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的过去与现在&凌云618

晋冀察边区的文化近态&田夫627

三年来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节录)629

晋察冀边区首届艺术节宣传大纲632

新年戏剧工作大纲(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拟)635

聂司令员和艺术工作者们底谈话——一九四○年十一月十日在军区司令部&一田 追记641

目前边区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为五四运动二十二周年纪念而作)&沙可夫643

迎接“五四” “五五”加强马列主义政治和艺术学习——号召“五五”为全边区艺术工作者的学习节646

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艺术节宣传大纲649

聂司令员在第二届艺术节大会上的演讲653

现实、反映现实&一田656

回顾一九四一年展望一九四二年边区文艺&沙可夫661

“战争的风俗诗”及其它——我对邵子南底诗的一些感想&田间666

艺术节宣传要点671

一年来诗工作表记&席水林673

四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底文艺运动概观&何洛676

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在晋察冀军区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聂荣臻685

敌后文化运动简报&杨朔693

伟大转变的一年——初步检讨过去一年边区文化工作与今后努力的方向&沙可夫698

成仿吾同志在北岳区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发言702

朱良才同志对边区文艺工作检讨上的意见704

加强文艺工作整风运动为克服艺术至上主义的倾向而斗争——胡锡奎同志在中共北岳区党委四月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结论707

晋察冀边区的乡村文艺&康濯719

开始第一步——关于“下乡”问题的几点零碎意见&沙可夫723

乡村文艺创作征文评定结果公布726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文艺工作的三个决定729

戏剧到了敌后的敌后——纪念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周年&刘佳734

春风杨柳万千条——回忆晋察冀边区的诗歌运动&曼晴739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751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成立宣言751

全国文协边区分会成立753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暂行章程754

边区文联正式成立760

庆祝边区文联成立&社论761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宣言763

边区文联关于一九四二年文化工作方针与任务告边区文化界书765

敌后戏剧战线上的一支劲旅(介绍战斗剧社)&陈年768

燕赵诗社成立经过772

晋察冀诗歌战线的一支轻骑兵——记抗日战争时期的铁流社&丹辉775

我们的文化797

《诗》介绍&远800

《五十年代》代发刊辞&成仿吾801

《五十年代》介绍&弓803

编辑小记805

编后806

《晋察冀戏剧》读后&兰静之807

《海燕》发刊词809

《文化界》创刊词810

关于文化界811

什么是文化&史轮812

初面814

照例的话&编者815

文艺的绿芽——对几个刊物的评介&甘城817

晋冀鲁豫地区823

文学运动823

晋东南剧运走向统一823

抗战三年来的晋东南文化运动——晋东南文化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826

彭副总司令在晋东南文化界“五四”纪念会上的讲演(节录)837

提倡墙头小说&金振840

一年来的敌后文艺动态&蒋弼842

诗歌的道路&袁勃846

敌后文艺运动概况(节录)&李伯钊848

我对于华北敌后文艺工作的意见——在文协晋东南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上的讲演&徐懋庸872

对目前敌后文艺的几点意见&黄远881

《华北文艺》第三期的诗作&义米887

新的时期与新的方向——对本区剧运的几点意见&许光892

邓小平同志提出五点希望898

纪念五四整顿我们的文风——论文化与大众的结合(社论)899

关于文化战线上的几个问题&李雪峰903

文联一九四二年的工作总结及一九四三年的工作计划——在文联扩大的执委会上的报告&徐懋庸908

一年来本区文艺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张秀中917

文联扩大执委会发言记要(节录)&秉圭922

当前戏剧界的几个问题&啸秋928

太行文艺界歪风一斑&徐懋庸931

太行区剧团概况936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939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成立宣言939

文总第二届第一次执行委员会94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大会宣言944

我们的愿望&本社947

敌后文艺界的新声——《华北文艺》创刊号读后感&冰野948

《诗风》小引&流焚951

《鲁艺校刊》发刊词954

开场白95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下)959

晋绥地区959

文学运动959

晋西北的新文化&操莹959

一年来的晋西北新文化运动&常芝青961

谈我们写作的主题&卢梦967

全晋西文艺工作者到村选运动里去!970

我们的戏剧路线972

部队戏剧座谈会纪事&更狄973

论晋西北的文化运动976

——节录林枫同志在文联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座谈会上报告之一部976

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卢梦981

偏差——关于《丽萍的烦恼》&非垢983

与非垢同志谈《丽萍的烦恼》&莫耶988

关于《丽萍的烦恼》&叶石993

与莫耶同志谈创作思想问题&沈毅999

“七七七”文艺奖金缘起及办法1004

谈文艺与群众结合问题——为纪念“五四”二十五周年而作&亚马1006

毛主席文艺方针下边区文艺的新收获 “七七七”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正式公布1012

“七七七”文艺奖金公布以后&社论1016

敌后文艺运动的新收获——读晋绥边区“七七七”文艺奖金获奖作品&冯牧1019

晋绥剧运之前瞻&华纯、韩果、石丁石丁执笔1024

关于戏剧运动的三题&亚马1030

对于《大家好》的批评&卢梦1035

晋绥解放区鸟瞰(节录)&穆欣1038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1047

论“根据地文社”的建立&社论1047

七月剧社三个月的工作&马琰1049

吕梁山的孩子们——介绍吕梁抗战剧团&殷参1051

给《西北文艺》&林枫1056

我们的任务——《吕梁文化》发刊词1058

附录1061

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地区文学运动资料目录索引(1938年—1945年)1061

山东地区1113

文学运动1113

当前的文艺运动与文艺工作者的紧急任务&李泰1113

文化异彩辉耀齐鲁——山东文协总会成立1122

开拓文艺创作的新领域&李明1123

我们的诗歌工作&遇明1125

怎样走鲁迅先生的路&章欣潮1128

克服剧本荒!开展创作热潮!&凌青1131

我对于开展山东文化运动的几点意见&朱瑞口述 向群笔记1136

关于童话的写作问题&罗竹风1141

《文艺运动新方向》读后感&少波1148

旧艺人的团结教育问题&陶钝1154

山东文艺界深入研究面向工农兵的新方向问题1160

“五四”文学艺术创作大竞赛揭晓1163

漫谈部队的文艺写作&白彦1168

戏剧工作检讨&凌青1174

论中国文学的鲁迅方向——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罗竹风1182

怎样实现文艺政策——在文艺座谈会上的总结&陈沂1187

从情调谈起&遇明1198

由沂蒙的农村剧团谈到农村剧团的领导问题&李西 李戴1203

评第一奖的四个剧本&戏委会1209

林浩同志在胶东文化座谈会上的讲话&汪渤 整理1214

掌握文艺斗争武器——对“五四”文化座谈会的总结&陈放1221

街头诗歌之研究&天刑 遗作1228

从《吴满有》说到大众的诗歌&其雨1233

“五月”“七月”奖金评奖(“五月”“七月”奖金评奖委员会)1236

话剧创作的新阶段&姚尔觉1240

沂蒙农村剧团的发展与生长&徐刚1245

胶东八年来文化运动的回顾&胶东文协1250

山东老解放区农村剧运散记&贾霁1260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1273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1273

文协的性质特点及其工作关系&刘导生1275

编后1280

山东戏剧普及运动中的一个刊物&林艺1281

《文艺习作》和它的愿望&阿大1284

发刊词——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林浩1287

华中地区1291

两年来本军戏剧工作&吴蔷1291

大江南北敌后新文化的成长&戈茅1304

苏北文化教育剪影(节录)&小克1308

华中敌后文化界动态1310

关于《文化娱乐版》&阿英1312

关于盐阜区的儿童戏剧问题&阿英1314

改造我们的话剧&啸平1316

写在前头&编者1318

农村文娱社第一次征文揭晓(节录)1319

苏中的民间艺术形式&王离1321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三阶段&李守章1324

苏北墙头诗运的回顾和前瞻&陆维特1327

盐阜区的墙头诗运动&钱毅1332

盐阜区农村戏剧运动概况——《盐阜区的农村戏剧运动》中的一章&凡一1347

华中根椐地戏剧书录&钱璎 小晦1360

新四军文艺活动回忆&吴强1388

附录1411

山东、华中地区文学运动资料目录索引(1939年—1946年)1411

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大事记(1937年7月—1945年9月)1434

编后记15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