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群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37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1
1.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2 数据通信的特点1
1.1.3 数据通信的发展2
1.2 数据通信系统3
1.2.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3
1.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5
1.3 数据传输代码7
1.4 数据传输方式8
1.4.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8
1.4.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9
1.4.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10
1.5 数据通信的复用技术11
1.5.1 频分多路复用11
1.5.2 时分多路复用12
1.5.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13
1.5.4 波分多路复用14
1.6 数据通信网14
小结15
习题16
第2章 数据信号传输17
2.1 数据传输信道与信号17
2.1.1 数据传输介质17
2.1.2 信道与噪声21
2.1.3 数据信号基本码型24
2.2 数据传输信号线路码型27
2.2.1 数据传输对信号线路码型的要求27
2.2.2 常用基带信号传输线路码型28
2.3 数据传输的基本形式31
2.3.1 数据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31
2.3.2 数据信号基带传输31
2.3.3 部分响应形成系统与编码40
2.3.4 数据传输系统性能分析——眼图44
2.3.5 基带传输中的时域均衡45
2.3.6 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48
2.3.7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50
2.3.8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51
2.4 数据信号频带传输52
2.4.1 频带传输系统组成53
2.4.2 幅移键控54
2.4.3 频移键控56
2.4.4 相移键控58
2.4.5 多进制数字调制62
2.5 数字数据传输的概念及特点65
小结66
习题68
第3章 差错控制69
3.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69
3.1.1 差错控制的基本思想69
3.1.2 差错类型69
3.1.3 差错控制方式70
3.1.4 差错控制编码原理71
3.1.5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74
3.2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75
3.2.1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75
3.2.2 线性分组码及汉明码77
3.2.3 循环码83
3.2.4 卷积码93
3.3 ARQ原理及滑窗协议99
3.3.1 ARQ原理99
3.3.2 滑窗协议103
小结105
习题106
第4章 数据信息交换107
4.1 数据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107
4.1.1 数据信息交换的概念和分类107
4.1.2 电路交换107
4.1.3 报文交换109
4.1.4 分组交换110
4.1.5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112
4.2 路由选择113
4.2.1 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113
4.2.2 路由选择的原则113
4.2.3 路由选择的算法114
4.3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117
4.3.1 流量控制117
4.3.2 拥塞控制119
小结120
习题121
第5章 数据通信网络协议122
5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协议分层结构122
5.1.1 通信协议的概念122
5.1.2 通信协议的作用122
5.1.3 通信协议的组成要素122
5.1.4 通信协议的分层概念123
5.1.5 通信协议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23
5.2 物理层协议126
5.2.1 物理层的位置与接口标准126
5.2.2 物理层的接口功能126
5.2.3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126
5.2.4 V.24/RS-232C建议129
5.2.5 V.35建议130
5.2.6 X系列建议131
5.2.7 数字网络接口G.703建议132
5.3 数据链路层传输控制规程132
5.3.1 传输控制规程的种类概述132
5.3.2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功能133
5.3.3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135
5.3.4 点对点协议138
5.4 网络层协议141
5.4.1 X.25建议141
5.4.2 PAD相关协议146
5.4.3 X.25网间互联协议149
5.5 TCP/IP通信体系结构150
5.5.1 TCP/IP模型150
5.5.2 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150
5.5.3 TCP/IP各层主要协议151
5.5.4 TCP/IP模型与OSI标准模型的比较152
小结154
习题154
第6章 公用数据通信网156
6.1 分组交换网156
6.1.1 分组交换网概述156
6.1.2 分组交换网的结构与组成156
6.1.3 分组交换网的业务功能159
6.2 帧中继网159
6.2.1 帧中继概述159
6.2.2 帧中继协议161
6.2.3 帧中继网的结构与组成165
6.2.4 帧中继网的入网方式及网间互联166
6.2.5 帧中继网的业务功能168
6.2.6 帧中继网的应用168
6.3 数字数据网170
6.3.1 DDN概述170
6.3.2 DDN的结构与组成171
6.3.3 DDN的入网方式及网间互联175
6.3.4 DDN的业务176
6.4 ATM网177
6.4.1 ATM概述177
6.4.2 ATM信元178
6.4.3 ATM协议参考模型179
6.4.4 ATM交换原理181
6.4.5 ATM的网络结构185
6.4.6 ATM的业务186
6.5 IP网187
6.5.1 IP与ATM的结合187
6.5.2 MPLS概述188
6.5.3 MPLS的网络结构190
6.5.4 MPLS工作原理191
6.5.5 MPLS的应用193
小结195
习题196
第7章 计算机网络197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197
7.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97
7.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97
7.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99
7.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拓扑结构199
7.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01
7.2 局域网201
7.2.1 局域网基本概念201
7.2.2 以太网203
7.2.3 局域网的应用222
7.3 城域网222
7.3.1 城域网基本概念222
7.3.2 宽带IP城域网223
7.3.3 城域网的应用226
7.4 互联网227
7.4.1 互联网概述227
7.4.2 TCP/IP协议栈228
7.4.3 因特网的应用248
7.4.4 虚拟专用网259
7.5 网络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260
7.5.1 网络管理260
7.5.2 网络安全262
7.5.3 信息安全264
小结269
习题272
第8章 宽带通信网274
8.1 宽带通信网的概念274
8.2 宽带通信网的未来发展方向274
8.2.1 下一代网络275
8.2.2 下一代互联网277
8.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279
8.2.4 宽带通信网的终极发展目标281
小结282
习题283
参考文献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