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657015.jpg)
- 于慈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840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杨绛-小说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走在小说边上的杨绛——文坛多面手与小说情意结1
第一节 学者型或学院派作家兼译作家——人们怎样看待杨绛1
一 作为文坛多面手的杨绛1
二 作为当代作家的杨绛7
三 作为现代作家的杨绛10
四 综合视角观照下的杨绛17
第二节 最难割舍是小说——审视杨绛的绝佳聚光灯23
一杨绛文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小说影像23
二以小说打量杨绛的具体方式与路径27
第二章 “有什么好?”——杨绛谈小说的特性、路数与理论积淀31
第一节“偶然欲作最能工”——杨绛专论小说的文集《关于小说》32
一“事实——故事——真实”:小说的构成因子与写作模式33
二 从小说的虚构、想象本质看不能“以假为真”36
三 小说的弹性、客观性、自为性、结构局限性与功用43
第二节“落红不是无情物”——杨绛的第一本文论汇编《春泥集》47
一 从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说到小说家的主观意图49
二 由具体作品看中外有别的戏剧结构与小说路数52
第三节 小说何为——杨绛纵谈“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及其小说58
一“无非把小说比作史诗”——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65
二“总把实际的人生作为范本”——杨绛谈菲尔丁的小说写作80
三 杨绛谈典型人物及其他——以菲尔丁的小说写作理论与实践为例95
第三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105
第一节 关于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从“对小说艺术的爱好”谈起105
一 从文学写作的理念与理论到小说写作的理念与理论105
二 借言记事、写人和达意:杨绛作品的小说意味与小说笔法112
第二节 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理念与理论118
一“创作小说的艺术”——杨绛的小说写作艺术论122
二 娱目快心与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功用论133
第四章 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137
第一节 翻译理念与理论流变:从“信、达、雅”到传“神”入“化”137
一 从严复的“译事三难”说开来137
二 朱生豪、傅雷的传“神”与钱锺书的入“化”141
第二节“照模照样地表达”原作——杨绛的小说翻译理念与理论148
一 何谓翻译?153
二 翻译三件事:选字、造句与成章154
三“翻译度”与翻译的适度和到位161
四“一仆二主”与翻译的两难163
五 对转译、意译、死译、硬译和直译等的理解167
六 慎用成语、重视译注与不轻言译诗169
第三节 追求译文的洗练与明净——杨绛的翻译“点烦”论171
一 译文的“点烦”与文字的“明净”171
二 西班牙小说《小癞子》的汉译书名——例说“点烦”176
第五章 杨绛的小说写作与小说译作185
第一节 刻画“软红尘里”的众生之相与根性——小说《洗澡》及其他185
一“纯粹编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杨绛小说的关注重心188
二 描摹和透析“人性与世态”——杨绛小说的内涵指向198
三从“艺术是克服困难”到“艺术与克服困难”——杨绛小说的写作限度203
第二节“我翻译的书很少”——杨绛的翻译生涯209
一“孝顺的厨子”的劳作——杨绛的数种“流浪汉小说”译本211
二 杨绛与新诗的缘或非缘——英诗《我和谁都不争》的汉译及其他217
三“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杨绛翻译生涯的起步与跨度227
第三节 西班牙小说经典《堂吉诃德》的汉译及其他236
一 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之争——由汉译小说《堂吉诃德》说起236
二 杨绛、董燕生和刘京胜的《堂吉诃德》译本:一个抽样分析244
三 杨绛译笔的特点——以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一个汉译片段为例257
第六章 百年杨绛:一个“写作困难的人”对“困难的克服”261
第一节“走到人生边上”的“业余作者”261
一 在野状态与边缘视野262
二 业余立场与专业精神270
第二节 小说写译的困难与“因难见巧”273
一“从难处着手”——杨绛小说写译的宿命或个人选择273
二是“有志无成”还是“因难见巧”?——杨绛的“试笔学写”状态280
三 附论:“困难的克服”?——对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的另类解读288
参考文献举要295
附录一《干校六记》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329
附录二《洗澡》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331
附录三《杨绛文集》(卷一)签名本——杨绛赠本书作者于慈江333
附录四 本书作者于慈江草拟的问卷《请杨绛先生答疑》335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