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研究 制度分析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研究 制度分析的视角
  • 李义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2842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研究 制度分析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

1.消除管理中的“二律背反”现象2

2.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决策参考3

3.从制度与组织管理的角度总结历史经验6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8

1.国内研究状况分析8

2.国外研究状况分析12

三、研究思路、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方法16

1.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16

2.主要研究方法17

第2章 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背景24

一、国际背景24

1.50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24

2.和平演变和国家安全的考验27

二、国内背景28

1.中共执政以前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28

2.中共执政以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32

3.中共执政以后革命者的利益关系和个人需求变化36

4.中共执政以后所面临的权力考验39

第3章 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环境45

一、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廉政法规制度的初创45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司法制度46

2.惩治贪污条例49

3.其他廉政法规制度51

4.人民信访制度54

二、党内民主和监督制度的建立56

1.党内民主制度56

2.党内纪检和监察制度58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60

1.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60

2.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61

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建立63

1.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体制63

2.干部管理制度65

3.执政党对政府的领导体制67

4.执政党对群众团体和企业的领导体制70

五、制度环境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71

1.积极影响71

2.消极影响75

第4章 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选择78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非正式约束78

1.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功能79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81

二、发动群众运动:建立“准正式约束”88

1.1950年的整风运动89

2.1951—1954年的整党运动89

3.1951—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90

4.1953年的“新三反”运动93

5.1957年的开门整风运动94

第5章 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绩效99

一、党风建设的绩效99

1.实事求是思想作风的发扬和实践绩效100

2.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发扬与初步制度化105

3.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发扬与初步制度化109

4.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初步制度化112

二、廉政建设的绩效116

1.执政为民的政治实践116

2.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122

三、良好的社会风尚129

1.民众展现出高昂的劳动激情,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30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社会风尚131

第6章 50年代党风建设的曲折136

一、错误批评反冒进:个人专断取代了集体领导136

1.对反冒进的错误批评136

2.对党风建设的消极影响138

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人民民主遭破坏140

1.严重扩大化的表现140

2.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消极影响143

三、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事求是遭破坏147

1.运动的轻率发动147

2.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消极影响150

四、错误批判彭德怀:党内民主遭破坏153

1.错误批判和处分彭德怀等人的简要经过153

2.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消极影响155

五、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157

1.国际因素的影响157

2.封建主义的影响与批判目标的错位159

3.管理体制的缺陷161

4.毛泽东的个人原因164

第7章 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167

一、把发展经济、保持政治廉洁作为治国的两大要务167

1.理论分析167

2.50年代的经验总结169

二、把各级官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172

1.理论分析172

2.50年代的经验总结172

三、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物质利益第一的原则175

1.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物质利益原则175

2.坚持物质利益第一的原则是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177

3.50年代的经验教训179

四、群众运动的成本大于收益,不可继续沿用181

1.群众运动对党风廉政建设确实起过积极作用181

2.群众运动不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不可继续沿用183

五、应着重分析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制度和人性原因187

1.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说”的反思187

2.“公仆假设”不具有普遍性190

3.应着重从制度缺陷和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找原因191

六、制度必须有实施机制和可操作性197

1.宪法的实施机制问题198

2.民主集中制的实施机制问题201

3.对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的揭露惩处机制问题203

第8章 中国今后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创新205

一、中国目前的腐败状况和世界各国反腐败模式205

1.中国目前的腐败状况205

2.世界各国反腐败的主要模式208

二、人性假设是党风廉政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210

1.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210

2.人性假设是党风廉政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213

三、法律制度比道德人品更重要219

1.法律制度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约束机制219

2.法律制度比道德人品更重要220

四、非正式规则的制度创新223

1.全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的培养223

2.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226

五、正式规则的制度创新229

1.国家民主法律制度的创新230

2.党内民主和监督制度的创新241

结语:研究展望249

主要参考文献252

中文文献252

英文文献255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