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长领导完全手册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校长领导完全手册 3](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279421.jpg)
- 张万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616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67页
- 文件大小:560MB
- 文件页数: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校长领导完全手册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章 游刃有余:校长与课程体系改革795
第一节 现代化课程观795
一、综合化观念795
二、多样化观念796
三、实用化观念796
四、国际化观念797
第二节 优化:学科课程体系797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797
二、加强科际联系797
三、必修与选修相结合798
四、长课与短课结合798
第三节 强化:活动流程798
一、强化活动课应遵循的原则799
二、强化活动课的管理799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800
四、讲究方法,加强辅导800
第四节 开发:环境课程802
一、优化校容校貌802
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802
三、培植良好的校风803
第五节 整合:课程改革与教师803
一、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803
二、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804
三、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804
第六节 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804
一、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804
二、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806
三、法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807
四、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808
五、现代课程改革须以新的课程观为基础810
六、课程改革应有扎实的学术与理论基础811
七、课程设置应当多样化和综合化811
八、应构建合理的宏观课程结构,找回失落的“课程意识”813
附录:814
21世纪课程现代化与课程文化新思维814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与发展819
课程发展趋势:综合化的课程模式823
着眼课程内容现代化825
第三章 举重若轻:校长与教学指导827
第一节 督导:义不容辞的责任827
一、导向作用827
二、监督作用828
三、培训作用828
第二节 质量:教学指导的灵魂828
一、教师授课的质量标准829
二、教师对于教法的运用831
三、学生学习的质量标准832
第三节 方法:教学指导的尺度833
一、听课前的准备833
二、听课中的观察、记录833
三、听课后的评议834
第四节 有的方矢:教学指导的策略834
一、认识课:认识教师的素质834
二、检查课: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834
三、评价课:评价教师的综合素质835
四、研究课:研究有争议的课835
五、总结课: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835
六、帮助指导课:帮助不成熟的教师835
附录:836
谈教学质量的控制836
第五编 校长领导(科研编)854
第一章 科研选题指导845
第一节 课题的类型及来源845
一、课题的类型845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847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原则851
一、选题是从事科研的第一步851
二、教育科研选题的原则852
第三节 选题的过程与方法855
一、明确研究目的,论证选题855
二、发现选题的四种方法858
第二章 科研方法指导861
第一节 观察法861
一、什么是观察法861
二、观察的步骤861
第二节 调查法866
一、什么是调查法866
二、调查的一般步骤867
三、调查类型及方法869
第三节 实验法872
一、什么是实验法872
二、实验法的类型874
三、教育实验方案875
四、教育实验的步骤877
第四节 总结法879
一、什么是总结法879
二、总结法的实施步骤881
三、顾冷沅的经验筛选法882
第五节 个案研究883
一、什么是个案法883
二、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885
第三章 科研设计指导889
第一节 由研究对象、目的、性质和特点确定研究方法889
一、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研究方法890
二、注意各种方法的特点及相互联系890
第二节 选择研究对象要有代表性891
一、总体和抽样891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892
三、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抽样方法894
第三节 分析研究变量896
一、选择自变量896
二、确定因变量897
三、辨别无关变量898
第四节 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898
一、制定研究计划,确保顺利完成任务899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899
第四章 科研文献检索指导903
第一节 教育文献——科研的依据903
一、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903
二、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904
三、避免重复性的无效劳动904
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能力905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分类和分布905
一、教育文献的基本分类905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906
第三节 教育文献的查阅和积累910
一、教育文献的查找910
二、教育文献的阅读要有针对性913
三、教育文献的积累914
第五章 科研论文的写作指导917
第一节 科研报告的写作917
一、科研开题报告918
二、教育调查报告919
三、教育行动研究报告920
四、教育经验总结报告921
五、教育实验报告923
六、教育测查报告925
七、研究工作报告926
第二节 科研论文的写作927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构成927
二、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930
三、撰写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931
附录:935
科研设计范例935
开题报告范例937
问卷设计范例942
调查报告范例947
实验报告范例962
加强教研指导 提高教学水平978
第六编 校长领导(管理编)983
第一章 公关:现代领导的必修课983
第一节 学校公共关系的概述983
一、学校公共关系的含义983
二、学校公共关系的对象984
三、学校公共关系的作用987
四、学校公共关系的职能988
第二节 学校公共关系的内容和环节989
一、学校公共关系的内容989
二、学校公共关系的环节991
第三节 酒好还要会吆喝:校长公关意识的培养993
一、什么是公关意识993
二、现代校长必须树立公关意识993
三、校长公关意识的基本内容995
第四节 内部公关“十要点”998
一、用办学思想统一全校师生认识998
二、精心构划每阶段工作的“结构”999
三、要尽可能超脱一些999
四、学校应成为师生扬长的舞台,校长要当好总导演1000
五、要“活血化瘀”,多做协调疏通工作1001
六、严格的要求与宽松的环境相结合1001
七、注重方法指导1002
八、既要建“高原”,又要筑“高峰”1002
九、走小步,不停步1003
十、争取领导,广交朋友1003
第五节 社会舆论管理“三原则”1003
一、学校的社会刻板印象1003
二、社会舆论及其类型1004
三、社会舆论的作用1004
四、社会舆论管理的结局1005
五、校长社会舆论管理的途径1006
六、校长社会舆论管理的重点1007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管理的基石101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与要求1011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及其作用1012
二、校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1015
第二节 重中之重:面向教师1020
一、党性原则1021
二、求实原则1026
三、民主原则1031
四、激励原则1036
第三节 沟通无限:方法举隅1043
一、名人权威法1043
二、暖身运动法1044
三、情绪感染法1045
四、见闻再现法1047
五、故事开导法1048
六、前车之鉴法1050
七、巧比喻人法1051
八、问题开场法1053
九、警句启迪发1055
十、响亮结尾法1057
十一、有意示错法1059
十二、借薪助火法1060
十三、平行影响法1062
十四、最佳时机法1064
十五、随机应变法1066
十六、一箭双雕法1067
十七、移花接木法1070
十八、大禹治水法1072
十九、委以重任法1073
二十、免疫注射法1075
附录:1078
建立学校德育体系的一点探索1078
第三章 领导班子建设:团结就是力量1083
第一节 优化结构:领导班子的组建1083
一、学校领导班子及其作用1083
二、合理、科学的学校领导班子群体结构1084
三、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主要途径1085
第二节“内耗”:团结的敌人1086
一、正确运用语言,忌似是而非1087
二、培养良好心理,忌心胸狭窄1088
三、健全组织机构,忌渠道不畅1088
四、选择沟通方式,忌感情用事1088
五、了解内耗的主要表现1089
六、掌握内耗产生的原因1089
七、巧妙消除内耗的对策1090
第三节 权威:做好“一把手”1091
一、处理好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1092
二、处理好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1093
三、处理好决策与执行的关系1093
第四节 权力:锋利的双刃剑1094
一、校长用权的涵义及意义1094
二、学校校长的用权原则1096
三、校长用权的范围1099
四、校长用权的类型1101
五、“借权”的艺术1103
六、“授权”的艺术1108
第五节 中层:灵活运转的润滑剂1110
一、前后位置剖析1110
二、谅解与原则1114
三、人要少些,路要宽些1115
附录:1118
褚校长“组阁”1118
半个总务主任1121
第四章 老师也是上帝:如何处理与普通教师的关系1123
第一节 来去自由的用人政策1124
第二节 礼贤下士:和睦共处的艺术1126
一、关于教师的自信1126
二、关于教师的性格1128
三、关于教师的长短1129
四、关于平等待人1131
第三节 激励:鼓舞教师的士气1133
一、劝导安慰法1133
二、满足需要法1134
三、因势利导法1134
四、陶冶性情法1134
五、目标鼓励法1135
六、环境调节法1135
七、渲泄释放法1135
八、轻承巧转法1135
第四节 调控:消除教师的负面心理1136
一、克服“上位心理”1137
二、克服“领导高明”的心理定势1137
三、增强自我调控意识,宽以待人1137
第五节 如何调适青年教师的失落心态1138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形成青年教师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1139
二、注重情感投入,满足青年教师参与需要和自尊需要1140
三、建立鼓励青年教师安心教育的激励机制1140
第六节 如何调适教师的需要1142
一、耳聪目明,主动了解教师需要1142
二、去伪存真,及时分析教师需要1142
三、反复斟酌,公平对待教师需要1143
四、顺势而行,尽量满足合理需要1143
五、见微知著,正确引导不合理需要1144
六、潜心经营,合理调节教师需要1144
第七节 如何激励教师的积极性1145
一、领导激励的功能1145
二、领导激励的原则1146
三、激励教师的方法与艺术1147
案例:1153
何老师为什么变了?1153
附录:1155
开发教师创造力管理初探1155
五制改革与开发教师创造力管理1161
开发教师创造力管理再探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