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时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上海时代
  • (日)松本重治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017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240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中日关系-史料;七·七事变-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2

1.留学以前2

2.结识比尔德博士6

3.“这是中国”9

4.京都太平洋会议11

5.满洲问题上松冈和徐淑希的争斗14

6.多姿多彩的各国代表17

7.东京政治经济研究所20

8.嘉治隆一的回忆22

9.长谷川如是闲老翁24

第一章 去上海26

1.困难重重的上海太平洋会议26

2.代表年轻的一代29

3.结识徐新六、胡适32

4.路透通讯社的钱塞拉35

5.新渡户先生和历史的无情38

6.进入联合通讯社40

7.岩永和古野的最佳搭档43

8.采访活动的三原则45

9.即将奔赴上海46

10.非法无线发报的苦心50

11.最初半年的失利52

第二章 中国的知交55

1.为住所而奔波55

2.与叶楚伧的会面58

3.与中国友人的交往63

4.蒋方震66

5.日中经济视察团72

6.浙江财阀诸巨头75

7.《大公报》的张季鸾和《CHINA PRESS》的董显光78

第三章 在沪的外国人82

1.知日家哥济库兄弟82

2.加入上海俱乐部87

3.与外国记者的交友91

4.各国大使95

5.苏联驻华大使100

6.美国的良心与才智103

7.斯诺与拉铁摩尔106

第四章 满洲、华北之旅109

1.纳粹的兴起与远东形势109

2.初访满洲与华北113

3.在新京会见小矶参谋长116

4.后藤新平的梦想与军靴120

5.何廉教授的友情123

6.与张伯苓先生再次相见126

7.来自中国有识之士的消息129

8.福建人民政府事件的报道133

第五章 蒋、汪合作政权139

1.日英海军联欢139

2.昭和九年年初感想142

3.汪精卫的对日外交阵容146

4.军事蒋介石、政务汪精卫147

5.蒋、汪合作政权的形成150

6.汪精卫的“辞职”通电152

第六章 有吉外交的成果154

1.有吉明大使154

2.有吉的外交风格158

3.“天羽声明”的灭火队160

4.水鸟外交163

5.藏本事件和有吉166

6.通车通邮问题的解决167

7.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气氛169

8.广田外相演说的反响171

9.汪精卫与有吉会谈和蒋介石与有吉会谈175

10.唐有壬和高宗武178

11.蒋介石首次会见日本记者180

第七章 开展对日外交182

1.王宠惠访日182

2.王宠惠的外交手腕183

3.王宠惠的三原则187

4.取缔抗日和抵制日货189

5.对日接近及其经济背景192

6.对日新政策及日本的反应197

7.有吉公使的发怒199

8.公使馆升级203

9.何梅“协定”(梅津-何应钦“协定”)205

第八章 二元化的对华外交209

1.睦邻敦交令之含意209

2.大使委任状递交仪式的明暗210

3.矶谷、土肥原两少将的中国观213

4.与汪精卫的初次会面217

5.土肥原-秦德纯协定222

6.“闲话皇帝”事件223

7.汪的辞意及蒋的挽留228

8.与影佐祯昭的交友230

第九章 广田三原则234

1.与情报部门之间的信赖合作关系234

2.华北事件后日中外交上的接触238

3.蒋大使提出中方的三原则241

4.三大臣对中国政策的谅解事项245

5.对广田三原则的反对248

6.汪精卫遇刺252

7.处理接连不断的抗日暴力事件255

第十章 华北自治工作260

1.币制改革和李兹·罗斯260

2.华北问题的核心264

3.滦州事件和国民政府的低姿态267

4.驻华日军的强硬反对271

5.有吉与蒋介石之重要会见276

6.有吉大使申述意见278

7.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282

8.有吉大使终于离去285

第十一章 昭和十一年的新局面288

1.亲日派总动员的国民政府288

2.从“联合”到“同盟”291

3.中国视察记者团的现场报道294

4.华北的现状299

5.华北的实权人物300

6.西南派的三巨头304

7.矶谷武官和蒋介石的重要会见307

8.李兹·罗斯和矶谷少将的交往308

第十二章 “二二六”事件的影响315

1.回总部出差以及父亲去世315

2.“二二六”事件320

3.“同盟”的最先报道323

4.事件后军部对政治的干预328

5.有田、张群的连日单独会谈331

6.天津增兵的反响339

第十三章 调整邦交的基本国策341

1.川越新任大使其人341

2.川越大使的赴任以及萱生事件344

3.国民党二中全会的对日方针347

4.蒋介石解决西南问题350

5.《第二次北支那问题处理纲要》353

6.连续发生的抗日暴力活动359

第十四章 日中外交谈判之搁浅364

1.须磨、张群准备会议364

2.致川越大使的训令中的问题点368

3.中止谈判的背景和经过370

4.第三次会谈中谈判决裂375

5.抗日暴力活动和在华日侨的反应381

第十五章 蒋介石和川越的会谈390

1.“出云”号水兵事件的冲击390

2.会谈中断后中国的动向393

3.拙劣的第二次训令395

4.派遣亚洲局局长和中国报纸的联名宣言399

5.蒋介石与川越大使的会见401

6.鲁迅之死和内山完造407

7.鲁迅和长与善郎的相识410

第十六章 日趋高涨的抗日运动415

1.国民党内部的对日强硬论415

2.促进华北中央化的杭州会议420

3.西安军事会议和连续发生的抗日暴力事件422

4.太原会议和洛阳会议424

5.因绥远事件而激变的对日心理426

6.救国会七君子的被捕431

7.川越、张群会谈的落幕435

8.黄郛的去世438

第十七章 抢先报道“西安事变”440

1.蒋介石统一全国的最后阶段440

2.与张季鸾交流意见443

3.乔辅三的电话“蒋介石被监禁”446

4.独家新闻449

5.协助《纽约时报》453

6.蒋介石的安危455

7.军令部特使团的来访456

8.同盟上海支社的大错误458

9.欢迎蒋介石返回的热烈场面461

10.西安事件是兵谏462

第十八章 作为兵谏的西安事变464

1.西安事变杂考464

2.张学良赌蒋介石467

3.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态度470

4.不寻常的军事会议和蒋的烦恼472

5.蒋在监禁时的态度475

6.蒋与张的对决477

7.蒋方震与周恩来的活动478

8.蒋、张、周三者的谅解482

第十九章 决定命运的半年484

1.从西北问题到华北问题484

2.须磨总领事回日本和汪精卫回国486

3.三中全会的大会“宣言”489

4.“根绝赤祸决议”的表里493

5.浜田国松的反军演说和军部的反击497

6.佐藤外相上任和“经济访华视察团”501

7.痛感华北形势紧张503

8.与驻军桥本参谋长见面505

第二十章 卢沟桥事件爆发507

1.顺路去济南和青岛507

2.庐山上异常的动静509

3.川越大使的决断511

4.卢沟桥畔的枪声513

5.松井机关长会见秦德纯515

6.当地日中两军互不信任518

7.桥本参谋长的苦斗520

8.松井、张自忠签订停战协议523

9.内阁会议决定出兵525

10.东亚局长石射的努力527

第二十一章 踏上不归路531

1.与裴复恒谈时局531

2.扩大派和不扩大派之间的斗争534

3.若到最后关头539

4.桥本参谋长再次建议中止出兵543

5.近卫、蒋介石直接谈判的计划545

6.走向不归路547

第二十二章 和平努力的失败552

1.蒋、汪之真意,“最后关头”的演说552

2.阻止全面战争的最后的努力556

3.川越大使“神秘”行动的真相561

4.船津、高以及川越、高会谈564

5.要我“撤退”的命令566

6.第三舰队增援下开战568

7.中国空军对租界的盲目轰炸570

8.狙击英国大使许阁森事件的背景572

第二十三章 战线扩大与和平之努力577

1.许阁森遇难后之交涉577

2.上海的战斗与同盟分社580

3.对松井司令官谈感想585

4.“是和平,还是扩大战线”589

5.同徐新六的星期五会谈591

6.贾科诺神父的构想——成功建立难民区594

7.战祸中的绿洲598

8.没有意义地去占领南京601

第二十四章 在日中和平工作的漩涡中601

1.松井最高指挥官的训诫605

2.“南京大屠杀”事件608

3.“进入事变第二阶段”610

4.董道宁赴日614

5.与高宗武谈和平617

6.董道宁访日归来622

7.香港旅途中和冯维罡的谈话624

8.浅水湾旅馆中的会谈626

9.古野先生来上海631

10.再次香港之行与巧遇杨云竹634

11.在香港与高宗武会谈636

12.外白渡桥的小喜剧642

13.东京、上海、香港643

14.同梅思平的五次会谈648

15.近卫声明中没有“撤兵”两字653

译后记6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