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上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5968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470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上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与素质教育1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1
语文教学与人的社会化4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5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6
洪镇涛学习语言说与语文教学的本质6
语文教学的优化哲学8
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功能10
语文教学10
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11
“语文”及语文科的工具性12
“工具”说的偏颇及其对语文教育的误导14
语文学科教育的多功能效应18
现代语文战略观20
语文教学的目的与途径21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23
语文教学过程的辩证法25
中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发展28
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与艺术28
语文教学的整体性29
现代化语文教学两面观32
语文教学的“系统观”34
非系统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36
模糊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37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39
“格式塔”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41
乔姆斯基的语言转换生成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43
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4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一)4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二)49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一)51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二)53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三)56
魏书生语文教学的先行素质教育58
高效语文素质教育60
中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指挥棒”63
中学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一)65
中学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二)66
中学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三)67
中学语文教学由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四)6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6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二)7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三)7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四)74
附:全国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观摩研讨会纪要76
贫困山区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77
全面提高中专生的语文素养80
第二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课堂教学改革83
教育本质与语文教学质量83
语文教学的时效观与透明度85
语文教学质量与语文教学效率87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及其评价88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途径和方法89
语文“瓶颈”阻塞之成因及消除90
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92
语文教学的低效及其对策96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98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二)101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三)102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四件宝102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四)104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五)107
语文教学高效的途径110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113
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115
语文教学及其改革117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121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基本设想122
未来的语文课型123
立体教学网络126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一)128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二)130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两点建议132
当前考试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负效应134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改中的训练与效率136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活·实138
语文教学中的点线面体与教学效率140
九十年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特色与趋势142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145
构建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147
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149
实现语文教学领域的四个变化151
语文教改观念上的突破153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154
制约语文教改的五大因素156
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159
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语文教学160
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162
语文教学要敢于与传统分手163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及其改革165
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16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一)168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二)173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三)175
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一)176
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二)178
汉语文教育突破性改革180
“大语文”的课程观185
大语文教学观及其教学格局187
农村中学与“大语文”教学18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语文教学策略191
语文教学要为新世纪人才培养服务193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及其改革195
叶圣陶教学思想与语文教学改革196
初中语文教学与适应经济建设198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向为经济建设服务“转轨”199
语文教育研究的封闭式倾向203
语文学科外部领域的研究205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育206
21世纪语文教育展望208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09
内驱力耗散与语文教改落潮211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两个偏误213
附:北京市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意见214
附:法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向民主化迈进216
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语文教学218
第三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的心理基础及其运用与调适221
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和培养221
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心理222
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语文教学对策224
语文课堂学习心理的调腔226
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学习技能227
学生心理建构与段落教学227
课堂注意力及其调节230
好奇心的特征及课堂运用策略232
语文学习中“求异”心理及课堂运用233
心理距离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35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的互换236
用心理位置互换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238
中学生写作心理从物理境到心理场的置换23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奇光”现象及其运用24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喻·通感·移情·移用242
语文教材里的通感现象243
作文教学中的几个实用心理学原理244
联想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46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251
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252
作文联想教学四法254
多彩联想的品读25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移植规律257
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迁移259
单元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意义261
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263
从证题技能到议论技能迁移的教学途径264
矫正说明文教学中的厌学心理267
现代文阅读测试不良心理的矫治268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期待与学习后进生的转化270
如何预防语文差生的逆反心理272
非智力因素与语文教育273
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275
语文教学开发右脑八法276
非智力因素与“重理不轻文”277
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右脑279
情感在语文教学氛围中的地位与作用28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283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作用283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心理作用285
教学中的情意心理因素及其运用287
激发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路28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情”互补290
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291
情感教学与审美教学294
语文教学怎样陶冶学生的情感294
语文教学中的师生情感共鸣方法295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296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二)298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三)299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四)301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301
阅读教学中的情绪牵引法303
文学作品的情感教学304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升华方法305
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306
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与乡土情感培养307
语文教学中的“情”与“趣”308
语文教学中的性情趣比310
审美情感的培养与文学作品的“移情”教学311
于漪的“煽情”艺术312
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314
语文学科的“愉快教学”316
使学生乐学语文的途径316
语文教学中的“激励”317
语文教学中内驱力的激发318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319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22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323
语文课激发兴趣的心理因素325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四法326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之三个时机和五种方法327
初一语文激发竞争心理培养学习兴趣328
说明文教学中的兴趣激发329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一)330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二)331
语文学习兴趣的强化332
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五法334
语文学习优良兴趣品质的培养335
语文教学中激发亢奋感的方法337
语文教学中的性格塑造339
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341
语文教学与人格素质培养343
第四部分 中学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345
语文能力的含义345
语文能力的实质346
语文能力的范畴与层次347
语文能力的结构(一)348
语文能力的结构(二)349
语文能力的序列编排351
语文的技能与技巧351
语文整体能力研究的四种理论352
中学生需要哪些语文能力353
附:某初中教改试验各年级语文能力标准355
附:某高中语文能力的体系357
“双基”、智力与语文能力361
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关系及其本质362
语文“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能力”的过程与条件364
语文“基础知识”与课文结合的教学思路与特点365
语言能力训练的规律36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369
初一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372
语文能力的“训练”本意373
单元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376
良好班级文化行为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377
阅读课要强化能力训练意识380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能力训练380
作文教学的三个结合和三种能力培养382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系列384
复习与备考中的能力训练385
答题技巧与能力培养387
课内语文活动与语文能力培养388
发展学生智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390
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培养392
语文教学与智力开发393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智能发展393
语文意识的延展及语文能力的养成395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四种意识”397
开发潜力对语文教学走出怪圈的作用398
学生课堂智能活动设计403
教学中语境意识的培养408
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词义的能力410
阅读教学中释义能力的培养411
摄取生活的能力培养412
语文观察的方法类型414
语文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414
语文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415
语文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417
语文观察中的主观因素419
语文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420
提高语文学习中的辩证分析能力422
用系统观点培养语文分析综合能力427
听说训练课与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429
语文判断能力的培养430
语文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431
语文联想能力的培养432
词语积累和联想能力培养433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一)435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二)436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三)438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四)439
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五)440
“空白”与语文想象力培养442
立足教材培养语文想象能力443
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444
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447
语文教学学生适应时代的能力培养449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451
依托教材强化语用能力训练八法452
附:“初中语文实用能力培养”实验总结456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457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459
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培养460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心理基础461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心理条件462
培养自学能力的基本途径463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464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二)465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三)466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四)467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五)468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六)469
农村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471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四个重要环节472
自能读书与语文元认知能力培养477
魏书生语文教学中的自控教育479
附:建构学习主体 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验报告)480
文言文自读能力训练483
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现状与对策485
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486
语文探索研究能力培养八法488
语文教学中的“悟性”培养(一)491
语文教学中的“悟性”培养(二)493
语文教学中的“悟性”培养(三)494
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职能496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特征497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途径498
导读课中的创造能力培养499
第五部分 中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文思维方法训练503
思维形态与语文教学503
常见语文思维方法十种504
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活动及其关系505
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509
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教改实验的内容与方法510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512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二)513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三)515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四)51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一)51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二)521
议论文写作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522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52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一)52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二)52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三)52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四)53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五)533
优化语文思维“五要”534
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536
思维质量与语言训练538
思维能力培养与语言训练539
思维与表达的差异与语言训练三要541
语言和思维的同步训练542
口语训练中的思维训练544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八法545
语文教学中怎样选准学生思维的突破口546
语文教学中哲理思维圈的拓展547
语感思维及其训练549
语文课促进学生思维的几种手段550
设计抢答激活思维551
接通学生思维断路的几种方法553
两种思维相结合进行教学554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思维能力培养554
语文教学中的图形的思维与运用556
语文教学中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558
语感与直觉思维训练560
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发散与聚焦562
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563
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与训练(一)565
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与训练(二)566
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训练567
点拨教学的思维起点568
语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570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逆向思维571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思维与模糊语言573
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能力574
语文课堂思维教学结构57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导练法577
中山正和的NM法与思维训练580
说明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581
议论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584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587
议论文写作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589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590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591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593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595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四)596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五)597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法598
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培养599
文言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与培养602
第六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605
文以载道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605
语文阅读教学“教书育人”606
语文课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途径607
中学语文有机渗透的基本途径和方法608
多学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10
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611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613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科学性613
语文课确定德育渗透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61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原则615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机”和“有度”616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施(一)618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施(二)619
语文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620
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德育渗透621
语文课实施德育六法622
记叙文讲读课的德育渗透流程623
寓德育于诗词教学之中626
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两法627
日记渗透德育的方法628
文言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一)629
文言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二)631
语文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操作633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635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途径637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艺术640
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642
语文教学实施思想教育的激情643
语文的隐形思想教育64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实施(一)64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实施(二)646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实施(三)64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实施(四)64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实施(五)651
语文课渗透思想教育六法(一)652
语文课渗透思想教育六法(二)653
语言教学中的思想教育654
语文教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教育656
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教育657
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四重境界”658
语文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偏向659
附: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660
第七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663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663
“语文美育”的崛起664
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效应665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667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669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670
布洛克的“中介美学”与语文教学672
语文教学的灵性——审美674
语文美育的性质676
语文美育的系统过程677
语文美育的实施原则678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九种方式67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680
感知:美育的基本途径681
目标导入美教四法682
语文课审美教育的手段683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685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二)687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三)68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69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五)691
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渗透692
语文教材运用与审美教育693
语文教学中的自然美到神韵美695
语文美感:教学体味想象共鸣696
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约美698
阅读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699
诗歌教学中的美感效应700
语文课美育入境八法702
语文教学美育的困境和出路704
“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应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