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当雄县幅(H46C002001) 比例尺1:250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当雄县幅(H46C002001) 比例尺1:250000
  • 吴珍汉,孟宪刚,胡道功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73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中国;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当雄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当雄县幅(H46C002001) 比例尺1:250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自然经济地理概况1

第二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工作程度2

第三节 项目工作基本情况5

一、技术路线与人员结构5

二、分阶段工作概况6

三、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7

四、质量管理情况7

五、报告编写8

第二章 区域地层与沉积岩9

第一节 奥陶系与泥盆系9

第二节 石炭系13

一、拉萨-察隅地层分区13

二、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21

第三节 二叠系23

一、拉萨-察隅地层分区23

二、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29

第四节 三叠系32

第五节 侏罗系38

一、拉萨-察隅地层分区38

二、班戈-八宿地层分区41

第六节 白垩系43

一、拉萨-察隅地层分区44

二、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48

三、班戈-八宿地层分区57

第七节 古近系65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变迁76

第一节 纳木错群77

一、岩石地层特征77

二、生物地层特征89

三、年代地层分析96

四、古气候演化99

第二节 晚第四纪古大湖与湖泊演化101

一、藏北高原古大湖存在依据102

二、晚第四纪湖泊演化过程103

三、区域对比分析105

四、古湖岸线与湖泊演化106

第三节 第四纪冰川作用110

一、冰川沉积物的岩石地层特征110

二、冰川沉积物的年代地层划分115

三、念青唐古拉山及邻区冰期划分与对比117

第四节 第四纪其他沉积物119

一、纳木错周缘地区119

二、念青唐古拉山地区122

三、当雄-羊八井盆地123

四、旁多山地131

第四章 岩浆岩134

第一节 侏罗纪侵入岩135

第二节 白垩纪侵入岩140

一、基性侵入岩140

二、欧郎序列141

三、申错序列150

第三节 古近纪侵入岩162

一、旁多序列162

二、羊八井序列172

第四节 新近纪侵入岩179

第五节 蛇绿岩189

一、岩石组合及岩相学特征189

二、岩石化学特征190

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91

四、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91

五、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分析191

第六节 火山岩193

一、岩相类型与岩石特征193

二、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196

三、火山构造204

第五章 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208

第一节 念青唐古拉山岩群208

一、地质特征208

二、岩相特征209

三、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212

四、原岩建造分析217

五、离子探针测年218

六、Sm-Nd同位素测年220

第二节 变质深成岩221

一、玛尔穷片麻岩221

二、冷青拉片麻岩226

第三节 鲁玛拉岩组230

一、地质特征231

二、岩相特征231

三、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233

四、原岩建造分析235

五、锆石离子探针测年235

第四节 区域变质作用236

一、雄前-纳木错乡变质岩带236

二、念青唐古拉变质岩带243

三、羊八井-旁多变质岩带248

四、区域变质变形演化系列255

第六章 区域构造及发展演化历史256

第一节 区域褶皱构造256

一、典型背斜构造256

二、典型向斜构造259

第二节 区域断裂构造261

一、玉日玛果-苦弄扒嘎逆冲断层带261

二、俄弄下里舍逆冲断层带262

三、嘎弄-尼弄断层带264

四、巴嘎当-央日阿拉地堑265

五、拉多岗-日阿逆冲断层266

六、吓拉逆冲断层267

七、哈母逆冲断层268

八、邦中逆冲推覆断层270

第三节 韧性剪切带271

一、念青唐古拉韧性剪切带272

二、纳木错西岸韧性剪切带273

三、日阿-领布冲韧性剪切带275

第四节 逆冲推覆构造277

一、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278

二、旁多逆冲推覆构造282

第五节 活动构造285

第六节 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295

一、前寒武纪地质发展历史296

二、古生代地质发展历史296

三、中生代地质发展历史297

四、古近纪地质发展历史298

五、新近纪地质发展历史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299

六、第四纪地质构造发展历史300

第七章 经济地质与资源301

第一节 矿产资源301

一、金属矿产301

二、非金属矿产308

三、温泉地热能资源311

四、现代热泉成矿作用313

五、喜马拉雅期水热活动规律314

六、成矿区划与找矿方向316

第二节 旅游资源317

一、高原温泉旅游资源318

二、纳木错旅游资源320

三、念青唐古拉冰山雪峰322

四、绵长的拉萨河323

五、庙宇324

六、古文化遗迹324

第三节 地质灾害326

一、地震灾害326

二、土地沙漠化327

三、雪灾328

四、滑坡328

五、泥石流328

第八章 结论330

第一节 重要调查研究成果330

一、地层古生物调查研究重要进展330

二、第四纪地质调查与古环境研究重要进展332

三、岩浆岩调查研究重要进展333

四、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岩调查研究重要进展334

五、区域构造重要调查研究进展335

六、经济地质调查研究进展336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337

主要参考文献339

图版说明及图版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