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服务能力视角下的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共服务能力视角下的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 李晓园,郑双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327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服务能力视角下的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1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征1

一 基础设施的概念1

二 基础设施的特征2

第二节 公共服务能力内涵与构成5

一 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5

二 公共服务能力的特征6

三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构成7

第三节 公共服务能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8

一 规划能力决定着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及投资效益8

二 资源汲取能力决定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基础8

三 资源配置能力和执行能力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9

第四节 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10

一 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从属和引导功能10

二 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生产的免酬因素11

三 基础设施调节区域市场供求关系12

四 基础设施影响区域投资和融资效应12

五 基础设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先行要素13

第二章 原中央苏区区域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1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15

一 地处东南沿海腹地15

二 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16

三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20

四 溪水密布河流纵横21

五 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富集23

第二节 历史文化特征24

一 南迁第一站,客家文化发祥地24

二 孕育苏区精神,红色资源丰富25

三 古色古香,宋城文化源远流长26

第三节 政治资源特征27

一 经济落后,国家贫困县政策扶持27

二 特殊贡献,原中央苏区特殊政策支持30

第四节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32

一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2

二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33

三 城市化水平较弱35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35

一 评价模型35

二 评价分析37

第三章 苏维埃时期中央苏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43

第一节 红色生命线——交通43

一 以于都为中心的交通线43

二 以瑞金为中心的交通线44

三 原中央苏区沟通粤、沪的秘密交通线47

第二节 农业的命脉——水利47

第三节 经济的支柱——钨矿50

第四节 普罗大众的启蒙——文化54

一 苏区的新闻出版业54

二 苏区的戏剧55

三 苏区的音乐、美术、舞蹈及其他文学艺术57

第五节 理想信念的内化——教育57

一 干部教育58

二 民众教育59

第六节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61

一 战争年代的资源汲取与配置——原中央苏区的财税制度61

二 苏维埃政府执行力的彰显——原中央苏区的民众动员65

三 民生之本——原中央苏区的社会保障67

第四章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研究69

第一节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模式比较70

一 韩日、欧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经验70

二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模式理论概述74

第二节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变迁80

一 政府单一主体建设模式80

二 政治动员建设模式81

三 农民出工、以资代劳自建设模式82

四 市场化取向多种模式83

五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运作程序84

六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存在问题84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比较86

一 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概况87

二 上海模式89

三 重庆模式90

四 政府主导条块分割模式90

第四节 借鉴与创新:构建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91

一 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市场化运营模式内涵92

二 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市场化运营模式意义92

三 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市场化运营模式可行性94

四 区域协同是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市场化运营模式保障94

第五章 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现状分析96

第一节 基础设施总体现状96

一 投资额持续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

二 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长,但等级标准不高98

三 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供需矛盾突出100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101

一 以公路运输为主,运力不足101

二 “断头路”多,配套资金缺口较大103

三 公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104

第三节 水利基础设施105

一 初具规模,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洪灾问题105

二 资金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108

第四节 城市基础设施109

一 投资增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09

二 资金缺口大,设施年久失修110

三 “重地面轻地下”,排水安全性差111

第五节 供电基础设施111

一 线路大范围铺就,供电量不断翻升111

二 用电需求压力增大,安全生产隐患较多113

第六节 邮政电信基础设施分析114

一 业务量逐年递增,设施配备基本齐全114

二 网点建设空白点较多,业务发展不平衡115

第七节 教育基础设施分析116

一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设施有所改善116

二 校舍危房多,教学设施不足116

第八节 卫生基础设施分析118

一 医疗机构数量逐增,优惠政策效应显现118

二 涨幅需求加大医疗压力,人口老龄化挑战资源配置结构119

第六章 公共服务能力视角下的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成因分析120

第一节 规划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设计不科学120

一 规划编制理念偏差120

二 府际协调不畅121

三 规划征询效率不高122

第二节 资源汲取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财力不足123

一 投资增长缓慢,配套资金不足123

二 重招商轻稳商,影响民间资本汲取125

第三节 资源配置能力欠佳,资源利用率低126

一 市场机制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宽127

二 资源分散,产出不高128

第四节 执行能力偏低,目标完成质量不高130

一 配套资金缺乏,执行不完全130

二 人才资源不足,执行难131

第七章 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1”系统分析模型134

第一节 行政环境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影响135

一 政策环境135

二 经济环境140

三 法律环境140

四 社会文化环境141

第二节 政府人力资源的价值目标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影响142

一 苏区精神激励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142

二 本土文化中的消极思想阻碍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143

第三节 组织结构分系统对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143

一 组织结构同构严重,公共服务地区特色不足144

二 多头管理,资金分散,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144

第四节 政府管理水平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影响145

一 管理科学性不够,拍脑袋决策现象时有发生145

二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够,公共服务效率较低146

第五节 建设主体的社会心理对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147

一 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建设主体工作积极性不高147

二 社会结构转型期公务员社会心态嬗变,有利有弊148

第六节 技术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影响149

一 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但网站未能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决策作用149

二 自媒体助推危机发生,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50

第八章 加强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152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指导思想152

一 立足民生152

二 全面协调发展153

三 “整体推进”与“分层开发”153

四 优先建设发展核心区域154

第二节 科学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55

一 交通规划155

二 水利规划156

三 用电规划157

四 邮政、通信规划158

五 市政规划159

第三节 构建三大机制——评价制度159

一 动力机制159

二 控制机制161

三 区域发展协调机制162

四 后评价制度163

第四节 改革与完善管理体制164

一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市县分治体制165

二 完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65

三 合理界定政府角色165

第五节 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166

一 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提高其政治素质和科学化管理水平166

二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构建稳定的基层人力资源队伍168

第六节 建设智慧城市169

一 智慧城市建设意义169

二 智慧城市建设可行性170

三 智慧城市实施步骤171

第九章 实证分析:原中央苏区水利设施投资效率分析及建议173

第一节 原中央苏区水利设施投资效率分析174

一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介174

二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175

三 DEA分析估算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177

第二节 原中央苏区水利设施建设问题成因剖析——基于公共服务能力的视角179

一 资源汲取能力低,导致水利设施建设财力不足179

二 规划能力不强,影响水利设施供需平衡182

三 资源配置能力弱,导致产出不高183

四 执行能力不高,影响各项政策目标的实现184

第三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和建议185

一 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免配套资金与拓宽资金来源相结合185

二 科学编制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增强公共服务的有效性186

三 提升水利行业科学管理化水平,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186

四 改革水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构建高效精干的人才队伍187

参考文献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