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
  • 马鸿文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0424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5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地质概况1

(一)板块构造格架1

(二)地质发展史3

(三)构造6

(四)矿床地质8

小结:主要控矿地质因素11

二、岩体地质12

(一)岩体地质各论12

1.玉龙15

2.马拉松多16

3.多霞松多17

4.扎那尕18

5.马牧普18

(二)岩体地质特征分析及其意义20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岩体地质标志23

三、岩类学24

(一)相似岩石的初步归类24

(二)斑岩的岩相学特征25

(三)岩石分类30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岩类学标志33

四、矿物学34

(一)角闪石34

(二)黑云母36

1.矿物化学36

2.晶胞参数与多型39

3.八面体阳离子的占位42

(三)长石族45

1.矿物化学45

2.环带构造53

3.钾长石斑晶的出溶结构53

4.钾长石斑晶的有序度54

5.钾长石晶格中的OH基及其对有序化的意义62

6.长石族的阳离子空位现象63

(四)副矿物64

1.尖晶石族64

2.磷灰石65

3.锆石68

4.榍石68

5.金红石和褐帘石69

6.副矿物中的固态微包裹体70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矿物学标志74

五、全岩化学75

(一)碱度系列75

(二)全岩化学特征与演化趋势75

(三)斑岩含矿性的化学模型80

(四)全岩化学、熔体结构与斑岩含矿性82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全岩化学标志84

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85

(一)全岩微量元素丰度的基本特点85

(二)斑晶矿物的微量元素丰度与分配85

(三)元素相关系数及其意义93

(四)岩浆演化的微量元素模式93

1.稀土元素93

2.大离子亲石元素98

3.高场强元素103

4.过渡族元素与亲铜元素103

(五)岩浆来源、分异、混合作用与矿床规模的关系104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微量元素标志105

七、岩浆侵入时代106

(一)K-Ar法同位素年龄106

(二)Rb-Sr法同位素年龄108

1.测定结果108

2.等时线年龄讨论108

(三)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109

(四)U-Pb法同位素年龄109

(五)岩浆活动分期111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年代学标志111

八、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112

(一)地球化学证据112

(二)铅同位素证据116

(三)岩浆活动的区域动力学条件118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构造环境标志119

九、斑岩的成因类型120

(一)岩相学证据120

(二)地球化学证据120

(三)同位素证据122

(四)氧逸度证据122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成因类型标志122

十、成岩成矿物质来源123

(一)地球化学约束123

(二)锶同位素约束124

(三)铅同位素约束125

(四)硫同位素约束127

(五)氢氧同位素约束128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物质来源标志131

十一、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133

(一)岩浆结晶的p-t-fo2途径133

1.角闪石斑晶的平衡温度和压力133

2.黑云母斑晶的平衡温度和氧逸度133

3.长石族结晶的p-t途径133

4.岩浆结晶的氧逸度趋势137

(二)初始岩浆温度、固相线温度和岩浆源深度138

(三)水逸度、水压和水的溶解度138

(四)硫逸度与硫的溶解度139

(五)岩浆的物理性质与结构139

(六)岩浆结晶过程中aFeO的变化趋势140

(七)矿床成因意义141

小结:斑岩含矿性的物理化学标志145

十二、成因模式与含矿性标志146

(一)有关模式可能性的考察146

1.与印支期火山岩(T1m)同源性模式146

2.含铜砂页岩系(T3j)变岩浆成矿模式146

3.铁镁矿物淋滤作用成矿模式149

(二)可能的岩石与矿床成因模式149

(三)基本结论149

(四)斑岩含矿性标志151

(五)找矿方向与建议151

参考文献153

附录Ⅰ 本书所使用的代号和缩写1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