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胡桂川,朱新才,周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632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垃圾发电-技术;垃圾发电-二次污染-污染控制-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废弃物处理的目标体系2
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及比较3
1.2.1 城市垃圾处理主要方法3
1.2.2 卫生填埋5
1.2.3 热处理法5
1.2.4 生物处理法7
1.2.5 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法之比较7
1.3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前景、现状及问题8
1.3.1 主要焚烧方式8
1.3.2 国外焚烧技术应用现状9
1.3.3 国内焚烧技术应用现状12
1.3.4 国内现有焚烧技术的主要问题14
1.3.5 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14
1.4 垃圾焚烧系统分类15
1.5 垃圾焚烧发电厂系统工程设计17
第2章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原理19
2.1 焚烧的基本概念19
2.1.1 燃烧19
2.1.2 着火与熄火19
2.1.3 着火条件与着火温度20
2.1.4 热值21
2.1.5 常用垃圾热值计算方法21
2.1.6 理论燃烧温度23
2.1.7 焚烧效果25
2.2 焚烧过程26
2.2.1 垃圾焚烧产物26
2.2.2 垃圾燃烧过程26
2.2.3 粉尘产生和特性27
2.2.4 炉渣、飞灰的产生和特性28
2.2.5 烟气的产生与特性29
2.2.6 白烟的形成30
2.2.7 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30
2.2.8 焚烧过程中的垃圾、烟气和焚烧灰渣分析31
2.3 影响焚烧的主要因素32
2.4 物质平衡分析33
2.4.1 垃圾焚烧物质转化分析33
2.4.2 垃圾焚烧产物质量分布35
2.4.3 垃圾焚烧产物元素分布35
2.4.4 与物质平衡有关参数的计算36
2.5 热平衡计算37
2.5.1 基本概念37
2.5.2 有关热化学定律38
2.5.3 热平衡分析39
第3章 垃圾物化特性分析43
3.1 垃圾产量估算43
3.1.1 城市垃圾的产源43
3.1.2 垃圾的产量44
3.2 垃圾的组成及特性分析44
3.2.1 分析项目44
3.2.2 采样方法46
3.3 国内外垃圾组成及特性48
3.3.1 重庆地区垃圾组成及特性48
3.3.2 国外垃圾组成及特性52
3.3.3 垃圾的特性分析55
3.3.4 分析数据的应用57
3.4 垃圾品质的数据分析58
3.4.1 采样分析后的数据整理58
3.4.2 四季数据的变化分析59
3.5 垃圾焚烧组分三元图64
第4章 垃圾燃烧温度、干燥、热解和着火66
4.1 理论燃烧温度66
4.2 燃烧过程的工艺参数计算70
4.2.1 半经验法73
4.2.2 精算法84
4.2.3 应用实例87
4.3 垃圾的干燥90
4.3.1 垃圾焚烧炉排炉的干燥床90
4.3.2 垃圾干燥实验91
4.3.3 不同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93
4.4 垃圾热解燃烧的TG-FTIR实验97
4.4.1 单组分垃圾实验97
4.4.2 混合垃圾组分实验106
4.4.3 垃圾干燥热解反应动力学及燃点108
4.5 小结112
第5章 垃圾焚烧炉试验系统的设计和焚烧工艺优化试验114
5.1 试验台设计原理114
5.2 实验系统114
5.2.1 试验装置各部分设备介绍114
5.2.2 模拟垃圾样品119
5.2.3 试验台热力特性计算120
5.2.4 试验过程122
5.3 一次风参数和物料特性对床层内垃圾焚烧影响实验研究123
5.3.1 一次风风量变化对床内燃烧过程影响123
5.3.2 焚烧炉床层内温度分布特点124
5.3.3 物料的质量和床高随时间变化125
5.3.4 物料燃烧形成主要烟气成分的变化126
5.3.5 一次风风量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的影响128
5.3.6 一次风量对N转换为NO和C转换为CO的影响129
5.3.7 不同一次风量下床内碳氢化合物和HCN的分布130
5.4 一次风温对物料燃烧的影响133
5.4.1 一次风温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的影响133
5.4.2 一次风温对物料燃烧生成烟气成分的影响135
5.5 水分变化对物料燃烧的影响137
5.5.1 不同含水量的物料燃烧床层内温度分布137
5.5.2 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138
5.5.3 水分变化对物料燃烧产生烟气成分的影响139
5.6 灰分变化对物料燃烧的影响142
5.6.1 物料燃烧床层内温度分布142
5.6.2 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144
5.6.3 灰分变化对物料燃烧产生烟气成分的影响144
5.7 物料尺寸变化对固定床内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影响147
5.7.1 火焰传播速度和物料燃烧速度147
5.7.2 尺寸变化对物料燃烧过程产生烟气成分的影响148
5.8 小结150
第6章 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机理研究与仿真151
6.1 垃圾在炉排炉内燃烧过程分析152
6.2 垃圾焚烧过程中体积变化研究153
6.3 垃圾焚烧过程的反应研究155
6.3.1 固体中水分蒸发156
6.3.2 垃圾的液化作用156
6.3.3 挥发分燃烧156
6.3.4 碳的气化157
6.4 气相和固相传输方程157
6.4.1 气相:流体湍流流动和炉床中固体的传质157
6.4.2 求解过程160
6.5 仿真分析160
6.5.1 垃圾与焚烧炉的基本参数160
6.5.2 分析结果161
6.5.3 小结174
第7章 垃圾焚烧炉内NOx生成机理175
7.1 NOx的生成机理175
7.1.1 热力型NOx175
7.1.2 快速型NOx176
7.1.3 燃料型NOx177
7.2 典型垃圾组分成分分析177
7.3 NOx生成基元反应机理及其验证182
7.3.1 NOx生成基元反应机理182
7.3.2 机理验证182
7.4 垃圾焚烧炉中NOx的生成动力学模拟185
7.5 小结188
第8章 焚烧炉内HCl排放特性及其同其他污染物相互影响189
8.1 概述189
8.2 焚烧炉内HCl的生成189
8.2.1 有机氯化物生成HCl190
8.2.2 无机氯化物生成HCl190
8.3 焚烧炉HCl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191
8.3.1 床温对HCl排放的影响191
8.3.2 掺烧垃圾比例和水分对HCl排放的影响193
8.3.3 HCl对NO和SO2排放的影响193
8.4 HCl和NOx排放的相互影响研究193
8.4.1 HCl反应机理194
8.4.2 不同工况条件下HCl-NO-CO排放的相互关联195
8.5 CO和SOx排放的关联研究198
8.5.1 SOx反应机理198
8.5.2 不同工况条件下SO2-CO排放的相互关联199
8.6 HCl和SO2排放的相互影响关联研究200
8.7 小结201
第9章 垃圾焚烧系统及装备202
9.1 概述202
9.2 焚烧炉分类及其工艺204
9.2.1 固定炉排炉204
9.2.2 机械炉排炉204
9.2.3 流化床焚烧炉205
9.2.4 回转窑焚烧炉207
9.3 垃圾焚烧厂的储存及进料系统208
9.3.1 储存设备208
9.3.2 进料系统219
9.3.3 小结223
9.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系统223
9.4.1 模组式固定床焚烧炉(控气式焚烧炉)223
9.4.2 水墙式焚烧炉226
9.4.3 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烧炉232
9.4.4 旋转窑式焚烧炉235
9.4.5 流化床焚烧炉242
9.5 各种焚烧炉的比较250
9.6 助燃空气系统253
9.6.1 助燃空气系统的构成253
9.6.2 助燃空气送风方式257
9.6.3 辅助燃油系统259
9.7 灰渣处理系统259
9.7.1 炉渣处理系统260
9.7.2 飞灰处理系统264
第10章 机械炉排炉燃烧工艺与燃烧控制268
10.1 炉排焚烧炉的焚烧工艺268
10.2 炉排焚烧炉的焚烧机理271
10.2.1 焚烧过程271
10.2.2 焚烧过程污染物形成机理272
10.3 炉排焚烧炉的控制目标276
10.3.1 焚烧处理效果的评判指标276
10.3.2 主要焚烧参数277
10.3.3 焚烧参数耦合关系278
10.3.4 炉排焚烧炉的控制目标279
10.4 燃烧控制系统分析279
10.5 小结282
第11章 机械炉排炉的功能与结构283
11.1 概述283
11.2 混烧水墙式焚烧炉燃烧室的构造与机能284
11.2.1 燃烧室的气流模式284
11.2.2 燃烧室的构造287
11.2.3 燃烧室及炉床应具备及机能289
11.2.4 燃烧室热负荷的定义289
11.2.5 影响燃烧室热负荷的主要参数290
11.3 机械式炉床的构造与功能292
11.3.1 炉床的形式292
11.3.2 炉床应具备的功能304
11.3.3 炉床设计参数305
11.3.4 各形式混烧式焚烧炉的特性及功能分析306
11.4 现有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评估308
11.5 小结309
第12章 垃圾焚烧厂发热锅炉的设计原理310
12.1 概述310
12.2 发热回收系统概述311
12.3 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锅炉结构316
12.3.1 烟道式余热锅炉316
12.3.2 一体式余热锅炉319
12.4 锅炉设计原理329
12.4.1 锅炉水循环329
12.4.2 影响蒸汽干度的因素332
12.5 大型垃圾焚烧厂锅炉的主要元件构造334
12.5.1 燃烧室水管墙334
12.5.2 锅炉本体管群335
12.5.3 汽鼓及水鼓336
12.5.4 过热器336
12.5.5 排气的余热利用装置337
12.6 锅炉材料腐蚀原因及防止339
12.6.1 高温腐蚀及防治策略340
12.6.2 低温腐蚀及防治策略341
12.7 大型垃圾焚烧厂炉水循环式锅炉系统的布局342
12.7.1 水墙式焚化炉342
12.7.2 旋转窑式焚化炉349
12.7.3 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烧炉351
12.7.4 流化床式焚烧炉353
12.8 锅炉效率计算与热交换器设计354
12.8.1 锅炉效率的计算354
12.8.2 热交换器的设计355
12.9 总结357
第13章 二次污染控制技术358
13.1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359
13.1.1 控制二氧化硫技术分类359
13.1.2 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361
13.2 氮氧化物脱除技术363
13.2.1 燃烧中脱硝技术363
13.2.2 燃烧后脱硝技术368
13.2.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368
13.2.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370
13.2.5 SNCR/SCR联合技术374
13.3 HCl气体净化技术374
13.3.1 HCl气体的危害374
13.3.2 焚烧烟气中HCl气体的来源375
13.3.3 HCl气体与石灰类吸收剂干式反应的机理375
13.4 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376
13.4.1 电子束辐照法和脉冲电晕法377
13.4.2 活性炭加氨吸附法377
13.4.3 氧化铜法378
13.4.4 SNOX工艺378
13.4.5 SNRB工艺378
13.4.6 炉膛石灰(石)/尿素喷射工艺379
13.5 二噁英形成机理与脱除技术379
13.5.1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形成机理379
13.5.2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控制技术381
13.5.3 垃圾焚烧过程烟气中二噁英控制技术383
13.5.4 烟气净化方式与二噁英生成的关系385
13.5.5 飞灰中二噁英降解技术386
13.5.6 戴奥辛及呋喃的控制方式与方案比较388
13.6 重金属控制技术391
13.6.1 重金属物质焚烧后的特性392
13.6.2 废气中重金属物质的控制技术392
13.6.3 增进废气中重金属物质去除效率的方式393
13.7 烟气净化及其工艺394
13.7.1 酸性气体脱除设备概述394
13.7.2 酸性气体控制技术395
13.7.3 干式洗烟塔397
13.7.4 半干式洗烟法399
13.7.5 湿式洗烟法400
13.7.6 粒状污染物去除设备401
13.7.7 烟气净化组合工艺比较403
13.8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405
13.8.1 工艺流程及反应过程405
13.8.2 影响SO2脱除的主要因素408
13.9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414
13.10 喷雾干燥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418
13.10.1 雾化器418
13.10.2 旋转式雾化器418
13.10.3 气流式雾化器423
13.10.4 喷雾干燥吸收塔425
13.10.5 系统及设备选择431
13.11 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431
第14章 垃圾焚烧发电与二次污染控制系统设计441
14.1 设计内容441
14.2 焚烧炉工艺设计参数及内容441
14.2.1 工艺参数441
14.2.2 设计流程443
14.3 工艺设计445
14.3.1 助燃空气量计算445
14.3.2 总废气量计算445
14.3.3 废气组成分析446
14.3.4 质量平衡计算446
14.3.5 能量平衡446
14.3.6 质能平衡结算449
14.3.7 蒸汽产量计算449
14.3.8 炉床面积449
14.3.9 燃烧室体积450
14.3.10 炉水循环451
14.3.11 炉水浓缩451
14.3.12 蒸发器设计452
14.3.13 过热器设计452
14.3.14 节热器设计453
14.4 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设计453
14.4.1 锅炉→旋风集尘器454
14.4.2 旋风集尘器→冷却塔455
14.4.3 冷却塔455
14.4.4 冷却塔→干式反应塔456
14.4.5 滤袋集尘器458
14.4.6 引风机458
参考文献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