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公法导论 修订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公法导论 修订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3447541.jpg)
- 姜皇池著 著
- 出版社: 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72954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公法导论 修订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壹章 绪论1
壹、国际法是法律吗?1
一、引言1
二、国家是否遵守法律:实证上检视2
三、国际争端之发生与国际法之违反2
四、国际法存在之证据与国家确信国际法存在4
五、有关国际法作为法律规范之重要性与影响4
贰、制裁的问题5
一、自助手段6
二、国际组织进行制裁7
三、法律权利与特权之丧失9
四、司法执行10
參、国家为何遵守国际法11
一、欠缺立法机制12
二、国际法大部分立基于习惯13
三、国家数目有限且由领土所组成14
肆、国际政治之影响15
伍、国际法称谓之由来18
一、英文international law之由来18
二、汉语「国际法」名词由来19
陸、国际法与中国19
一、早期发展19
二、有清一代之变局21
柒、国际法与台湾26
一、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26
二、一九四六至一九五○年32
三、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一年34
四、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九一年40
五、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九年45
六、新发展46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47
书籍47
论文49
第贰章 国际法之历史与发展51
壹、历史与政治因素51
一、引言51
二、历史分期与其争议52
贰、古代与中世纪53
一、古代53
二、希腊53
三、罗马54
四、中古时期55
參、一六四八年~一八一五年:近代国际法之建立57
一、三十年战争与西伐利亚会议57
二、西伐利亚会议后国际法学之发展58
三、主权理论之建立61
四、小结63
肆、一八一五至一九一八年间国际法发展63
一、引言63
二、此段时期重要国际法发展64
伍、一次大战后之发展70
一、引言70
二、国际联盟之成立与影响71
三、对武力使用限制之努力73
陸、二次世界大战后之发展与冷战时代74
一、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法发展之关联74
二、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与禁止武力使用之开展75
三、非殖民化运动对国际法发展之影响77
四、个人与其他各类实体国际地位之增升79
五、国际组织之急速发展与高度分工80
六、其他重要发展81
柒、后冷战时代81
一、引言与背景81
二、后冷战时代国际法特征82
捌、结论与展望83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84
书籍84
论文85
第參章 国际法法源87
壹、引论87
贰、《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规范下之传统法源88
一、条约89
二、习惯国际法(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93
三、为文明国家所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s recognized by civilized nations)108
四、司法判决(judicial decisions)110
五、各国权威公法学者著作(teachings of publicists)114
六、「绝对法」(jus cogen)之问题118
七、衡平法120
參、传统法源之位阶理论与其争议122
一、有关国际法法源位阶之理论122
二、小结124
肆、其他可能法源之探讨:国际组织决议效力125
一、引言125
二、联合国大会126
伍、国际法有关「软法」(soft law)概念与法源127
一、引言127
二、软法文件之特征128
三、软法之类型129
四、小结130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132
书籍132
论文133
第肆章 条约135
壹、引论135
一、条约之性质与功能135
二、条约法与其编纂136
贰、条约之形式、名称与分类139
一、引言139
二、条约之「形式」(formality)140
三、条约的名称142
四、条约的结构和文字151
參、条约之缔结154
一、缔约能力与缔约谈判154
二、条约约文之议定与认证162
三、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之方式166
四、所有国家条款与维也纳模式189
五、表达拘束同意文书所应载内容190
肆、条约之保留191
一、条约保留之意义191
二、「声明」(declarations)199
伍、条约之保存204
一、双边条约之保存204
二、多边条约之保存204
三、联合国秘书处在多边条约保存所扮演角色与职务205
陸、条约之登记与公布207
一、引言207
二、登记程序208
三、登记之效力211
四、登记条约或国际协定之公布212
五、条约之存档与记录214
柒、条约之效力215
一、概说215
二、条约对特定国家生效之时间216
三、条约与第三国之关系216
四、条约生效前之权利与义务220
捌、条约之生效与适用223
一、条约的适用223
玖、条约之解释232
一、引言232
二、条约解释机关233
三、条约解释规则234
拾、条约之更改(修订、修正与修改)247
一、条约的修订247
二、条约内容变更的类别与程序248
三、修正后条约与补充条约251
四、对业已生效条约之修正252
五、对尚未生效条约之修改254
六、修正案之生效日期255
拾壹、条约之停止(中止)与终止256
一、引言256
二、停止条约之法定事由257
三、单方解约或退出条约265
拾贰、无效条约267
一、引言267
二、相对无效之原因268
三、绝对无效之原因271
四、条约无效之后果274
五、程序要求274
六、爆发战争与条约274
拾參、条约与国家继承275
拾肆、条约争端之解决276
一、引言276
二、《条约法公约》有关争端解决之规定277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278
书籍278
论文280
第伍章 国际法与内国法之关系285
壹、概说285
贰、学说争议285
一、引论285
二、「二元论」(dualism)286
三、「一元论」(monism)288
四、折衷说291
五、小结293
參、国际法如何处理内国法293
一、内国法在国际间法院之地位与位阶294
二、内国法在国际间法院之价值296
三、国际间法院判决于内国法院之效力297
肆、内国法如何处理国际法298
一、引言298
二、国际法如何取内国法效力299
伍、各国立法例比较301
一、联合王国之学说理论301
二、联合王国具体实践上之演变与差异302
三、美国308
四、德国314
五、法国315
六、日本316
七、其他国家316
八、小结318
陸、结论318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319
书籍319
论文319
第陸章 国际法之主体323
壹、引论323
一、引言323
二、国际法人格323
贰、国家325
一、有关国家属性之构成要件325
二、取得事实上国家属性与国际法合法性关连342
三、联合国会员资格与国家属性关连344
四、事实上国家属性之灭失345
五、小结348
參、国家之分类349
一、「身合国」(States in personal union)349
二、「政合国」(States in real union)349
三、「邦联国家」与「联邦国家」350
四、「保护国」(Protectorates)与「被保护国」(Protected States)352
五、独立国与非独立国(independent and dependant States)353
六、国家结合体(Association of States)354
七、永久中立国(Permanent Neutral States)357
肆、非国家政治实体362
一、委任统治地362
二、「托管领土」363
三、「非自治领土」(non-self-governing territories)367
四、争取独立之民族371
五、「共管地」(condominium)375
六、事实上领土当局(de facto territorial regime)376
七、「国际领土」(international territories)376
八、联系国377
九、小结378
伍、「特殊个案」(sui generis)379
一、梵谛冈城国379
二、「马尔他骑士团」381
三、台湾382
四、「塞普勒斯土耳其邦联国」(The Turkish Federated State of Cyprus)383
陸、国际组织384
一、引言384
二、国际组织人格之确认与内容385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386
柒、个人387
捌、其他可能国际法主体389
一、「国际红十字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Red Cross)389
二、叛乱团体390
三、跨国公司390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391
书籍391
论文392
第柒章 承认395
壹、引论395
贰、有关国家承认之理论396
一、引言396
二、国际法有关国家承认之理论397
三、承认与建立外交关系之关联和差异406
四、承认与国家属性之关系406
五、联合国参与和国家承认408
六、承认新国家之起始点409
參、政府承认问题410
一、引言410
二、有关政府承认之理论411
三、流亡政府415
四、内战与叛乱团体相关承认417
肆、承认的种类与形式420
一、「明示承认」与「默示承认」420
二、「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421
三、附条件承认422
四、小结423
伍、承认之撤销423
一、引言423
二、政府承认之撤销424
三、国家承认之撤销424
陸、承认之法律效力425
一、引言425
二、联合王国内国法上的承认426
三、美国内国法的承认效力434
柒、新兴有关承认之要件435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437
书籍437
论文438
第捌章 国家领土之取得与丧失441
壹、引言441
一、基本理念441
二、部分概念之厘清441
三、领土主权444
贰、传统国际法领土取得模式445
一、引言445
二、领土取得之可能模式446
三、新国家与领土主权458
四、领土之丧失461
五、租赁与国际地役462
六、疆界条约与疆界裁判465
七、占有保持原则(the doctrine of uti possidetis)468
參、领土取得之相关考量因素475
一、「默认」(acquiescence)、「承认」(recognition)「禁止反言」(estoppels)475
二、时际法478
三、「关键期日」(critical date or dates)480
四、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之态度481
肆、两极地区482
一、「北极」(the Arctic)483
二、「南极」(the Antarctica)484
伍、结论490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492
书籍492
论文493
第玖章 国家管辖权495
壹、引言495
贰、国际法下管辖权之类别496
一、管辖权之意义496
二、国际法与内国管辖权之关连497
三、管辖权之分类与异同498
四、国内管辖原则504
參、管辖权之基础506
一、领土管辖原则(the territorial principle)507
二、国籍管辖原则(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512
三、「保护管辖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ve jurisdiction)514
四、普遍管辖原则(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 jurisdiction)516
肆、管辖权冲突之处理525
伍、引渡526
一、引言526
二、引渡制度之沿革与演变527
三、有关引渡之基本原则529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553
书籍553
论文554
第拾章 管辖权豁免557
壹、引论557
贰、国家主权豁免557
一、主权豁免(Sovereign Immunity)557
二、有关主权豁免之理论560
三、国家豁免与人权违反571
四、国家行为主义(Act of State Doctrine)573
五、国家行为主义与国家主权豁免之异同574
参、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之豁免575
一、国家元首(Heads of States)575
二、政府首脑(Heads of Governments)580
三、外交部长582
四、事实上的国家领导人583
肆、外交与领事代表之豁免584
一、外交豁免584
二、领事豁免591
伍、国际组织与其职员593
一、引言593
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代表595
三、执行联合国专案但非联合国建制内人员596
陸、豁免权之舍弃(waiver of immunity)597
一、引言597
二、豁免明示放弃与豁免默示放弃598
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600
书籍600
论文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