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工程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翠平,王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731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汽车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工程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工业发展史1
1.1蒸汽机汽车1
1.2内燃机汽车2
1.2.1内燃机的发明2
1.2.2内燃机汽车的发明2
1.3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3
1.3.1以美国为中心的流水线生产方式3
1.3.2以欧洲为中心的汽车产品多样化4
1.3.3以日本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方式5
1.3.4韩国汽车工业异军突起6
1.3.5世界汽车工业的现状7
1.4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7
1.4.1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工业7
1.4.2新中国成立后的汽车工业8
1.5世界主要汽车工业集团10
1.5.1世界六大汽车公司10
1.5.2世界相对独立的三家汽车公司14
第2章 汽车的总体结构和原理16
2.1汽车的定义16
2.1.1广义的汽车概念16
2.1.2我国的汽车定义16
2.2汽车的基本构成17
2.2.1发动机18
2.2.2底盘18
2.2.3车身19
2.2.4电气设备19
2.3汽车的质量及尺寸参数19
2.3.1汽车的质量参数19
2.3.2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20
2.4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22
2.4.1汽车的原动力和驱动力22
2.4.2汽车的行驶阻力22
2.4.3汽车行驶方程24
2.4.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24
第3章 汽车的分类与使用性能指标26
3.1现代汽车的分类26
3.1.1根据汽车的用途分类26
3.1.2根据汽车的动力装置分类29
3.1.3根据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30
3.1.4汽车产品型号31
3.2现代汽车的车辆识别代号33
3.2.1车辆识别代号的意义和作用33
3.2.2车辆识别代号的组成33
3.2.3车辆识别代号的固定方式与标示位置36
3.3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38
3.3.1汽车的动力性38
3.3.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39
3.3.3汽车的制动性40
3.3.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41
3.3.5汽车的行驶平顺性43
3.3.6汽车的通过性44
3.3.7汽车的安全性45
3.3.8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46
3.3.9汽车的维修性48
3.3.10汽车的启动性48
第4章 汽车发动机49
4.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49
4.1.1发动机的组成49
4.1.2发动机的分类49
4.1.3发动机基本术语51
4.1.4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52
4.1.5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53
4.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55
4.2.1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55
4.2.2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57
4.2.3多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58
4.2.4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59
4.3曲柄连杆机构60
4.3.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60
4.3.2机体组60
4.3.3活塞连杆组64
4.3.4曲轴飞轮组67
4.4配气机构68
4.4.1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68
4.4.2配气机构的类型69
4.4.3气门组主要零件71
4.4.4气门传动组的主要零件73
4.4.5配气相位75
4.5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76
4.5.1汽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及工作原理76
4.5.2电控汽油喷射的基本组成77
4.5.3电控汽油喷射的分类79
4.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81
4.6.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81
4.6.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82
4.6.3喷油泵和喷油器82
4.7冷却系统84
4.7.1冷却系统的功用及组成84
4.7.2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86
4.8润滑系统88
4.8.1润滑系统的功用及润滑方式88
4.8.2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89
4.9点火系统和启动系统91
4.9.1点火系统91
4.9.2启动系统93
第5章 汽车底盘95
5.1汽车传动系统95
5.1.1传动系统的功用与组成95
5.1.2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95
5.1.3离合器97
5.1.4变速器100
5.1.5自动变速器简介107
5.1.6万向传动装置113
5.1.7驱动桥117
5.2汽车行驶系统119
5.2.1行驶系统的作用及组成119
5.2.2车桥119
5.2.3车架122
5.2.4车轮与轮胎123
5.2.5悬架126
5.3汽车制动系统129
5.3.1制动系统的作用及分类129
5.3.2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9
5.3.3制动防抱死系统(ABS)132
5.3.4驱动防滑系统(ASR)134
5.3.5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134
5.3.6ABS+EBD135
5.4汽车转向系统135
5.4.1转向系统的功用135
5.4.2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35
5.4.3转向器136
5.4.4转向传动机构138
5.4.5动力转向系统138
第6章 汽车车身与电器设备140
6.1汽车车身140
6.1.1车身的类型及基本组成140
6.1.2车门和车窗141
6.1.3安全防护装置143
6.2汽车供电系统146
6.2.1蓄电池146
6.2.2发电机148
6.3发动机启动系统150
6.3.1起动机的组成150
6.3.2起动机的工作原理153
6.3.3起动机的正确使用153
6.4汽车照明、信号系统与防盗装置154
6.4.1照明灯154
6.4.2信号系统154
6.4.3汽车防盗系统155
6.5仪表、指示灯与附属设备157
6.5.1汽车仪表157
6.5.2指示灯系统158
6.5.3附属设备158
6.6汽车空调装置159
6.6.1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159
6.6.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159
6.6.3汽车空调供暖系统160
6.6.4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161
6.7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161
6.7.1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的组成和特点161
6.7.2汽车电路图162
第7章 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163
7.1汽车设计163
7.1.1汽车设计的内容及特点163
7.1.2当代汽车设计的注重点和发展趋势165
7.1.3汽车设计过程166
7.1.4汽车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术的发展168
7.2汽车制造工艺169
7.2.1冲压工艺170
7.2.2焊接工艺171
7.2.3涂装工艺172
7.2.4装配工艺174
7.3汽车工程材料175
7.3.1金属材料175
7.3.2非金属材料177
7.3.3汽车材料的发展和新型汽车材料180
7.4汽车试验181
7.4.1汽车试验的意义和目的181
7.4.2汽车试验分类182
7.4.3汽车性能试验182
7.4.4大型试验设施184
7.4.5汽车零部件试验186
第8章 汽车养护及运行材料187
8.1汽车磨合187
8.1.1磨合期特点187
8.1.2汽车磨合期使用187
8.1.3磨合期保养188
8.2汽车养护189
8.2.1日常养护189
8.2.2一级养护190
8.2.3二级养护192
8.3运行材料195
8.3.1汽车燃料195
8.3.2汽车润滑油及润滑脂197
8.3.3汽车工作液201
8.4汽车轮胎203
8.4.1汽车轮胎标识203
8.4.2轮胎的选用204
8.4.3轮胎的使用205
第9章 汽车排放与噪声206
9.1汽车排放及噪声与大气污染206
9.1.1汽车排气与大气污染206
9.1.2噪声与环境污染207
9.2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207
9.2.1发动机主要污染物的形成207
9.2.2使用因素对排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211
9.3减少汽车有害排放的措施214
9.3.1点燃机的排放控制214
9.3.2压燃机的排放控制214
9.4排放法规217
9.4.1检测标准217
9.4.2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218
9.4.3检测技术简介220
9.4.4排放限值222
9.5汽车噪声的特征223
9.6汽车噪声的控制224
9.6.1发动机噪声的分类224
9.6.2发动机噪声的控制225
9.7汽车噪声检测226
第10章 新能源汽车228
10.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28
10.1.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分类228
10.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成及原理230
10.1.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232
10.2纯电动汽车233
10.2.1纯电动汽车的结构233
10.2.2纯电动汽车的优点234
10.2.3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234
10.3燃料电池汽车235
10.3.1燃料电池汽车的构成与工作原理235
10.3.2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237
10.3.3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237
10.4替代能源汽车238
10.4.1天然气汽车238
10.4.2液化石油气汽车239
10.4.3甲醇燃料汽车240
10.4.4二甲醚燃料汽车242
参考文献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