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导演的律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导演的律动](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3456051.jpg)
- 厉震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041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电影评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导演的律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一种电影分工的“活性运动关系”1
二、华语电影的“特殊组接方式”2
三、实验的美学和生活态度5
四、个人主义的作者意味7
第二章 香港电影导演视域中的影像上海12
第一节 概述12
第二节 关于香港电影导演的“影像上海”13
一、定义13
1.关于“影像”的定义13
2.关于“影像上海”的定义14
二、香港电影中的“影像上海”体现14
1.香港导演电影中“影像上海”的总体特征14
2.与“影像上海”相关的几个香港导演的个人电影风格14
三、上海在香港电影中的存在形式——“实体”与“符号”15
1.影像中的“实体上海”定义15
2.影像中的“符号上海”定义16
四、香港导演的“影像上海”的符号化元素17
1.语言17
2.服装21
3.音乐23
4.场景26
5.道具33
第三节 香港导演视域中的影像上海与大陆导演视域中的影像上海的比较36
一、两地导演不同的电影制作观念36
1.想象空间36
2.上海味道37
二、两地导演不同的美学观念37
第四节 香港导演的影像上海对现时上海的影响39
一、物质形态39
二、文化形态39
三、服装形态41
四、观看影像上海的观众群42
第三章 台湾“新青春电影”的“救市”道路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台湾电影的标志46
一、“新青春电影”的发展简史46
二、“新青春电影”的共同美学表征50
1.题材的多样50
2.叙事主题的“小”而“浅”52
3.镜头语汇的个性化52
4.地域特色的流失54
第二节 台湾“新青春电影”产生的原因58
一、政策与制片环境58
二、人才培养机制60
三、主要的导演群落61
四、社会文化生态65
第三节 台湾“新青春电影”的启示68
一、大陆青春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特色68
二、台湾“新青春电影”的“亲市”路线70
1.类型片的开发70
2.时尚文化的包装72
3.非常规的宣传手段73
三、“华语电影”的资源整合与发展74
第四章 实验影像的美学及其群落文化78
第一节 概述78
第二节 中国实验影像的简介80
一、实验的精神80
二、实验影像产生的背景82
三、发展历史的分界点83
第三节 模糊的艺术家身份91
一、选择还是漂流91
二、职业还是自娱94
三、平民还是精英97
第四节 实验影像的实验等级99
一、形合连接和意合连接99
二、个性的标签101
三、话语的游戏102
1.解构“元话语”和“元叙事”102
2.边缘的题材105
3.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牌106
第五章 姜文电影与它的精神史112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断裂”和“错接”的历史叙事114
一、青春和成长的“乌托邦”115
二、集体记忆的改写118
三、充满激情的禁欲年代122
第三节 小说的改编策略126
一、重写127
二、位移129
三、颠覆131
第四节 原始欲望的表达及其放大133
一、性冲动、暴力冲动和反叛冲动133
二、荒诞的生存故事136
三、欲望和身体的话题138
第六章 霍建起电影的叙事学分析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二节 霍建起在当代中国导演群落中的特殊位置144
一、“五代半”的导演144
二、生长的环境145
三、个人的影像风格146
第三节 霍建起电影的核心创作风格148
一、电影叙事学简述148
二、影片的“感觉”和人的“感受”149
1.一些不经意的细节149
2.冷峻的视角150
3.深度表达的典型风格151
第四节 影像叙事元素的功能性151
一、叙事的时间性152
1.闪回153
2.慢动作158
二、空间的能指159
1.自然环境161
2.气候和自然现象162
3.空间层次164
三、内视点的介入164
1.第一人称和画外音164
2.身份认同及其局限性166
第五节 叙事的表意体系167
一、诗化的品质167
1.诗的意境169
2.散文化的叙事状态171
二、影像的符号及其生成175
1.人物形象与中国人格176
2.色彩造型的意义178
3.电影道具的隐喻性179
第七章 宁浩喜剧电影的叙事设计及其市场竞争策略183
第一节 概述183
第二节 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下的“疯狂”喜剧187
一、大众文化的生产与消费187
1.大众文化消费与喜剧电影187
2.“疯狂”喜剧的大众文化内涵189
二、“疯狂”喜剧的文化美学特征191
1.“重口味”的审丑191
2.颠覆的姿势194
第三节 叙事的策略198
一、多线索并行交错的叙事结构198
1.多线叙事198
2.内部的叙事逻辑200
二、小人物的叙事主体201
三、黑色幽默的态度203
第四节 “疯狂”喜剧的市场元素创意206
一、新类型化的创作206
1.类型电影的能量207
2.类型的杂糅208
二、消费热点的置入209
三、方言的包装211
第五节 市场竞争策略的启示213
一、社会心理的选择213
1.“隐含观众”的“期待视野”213
2.“疯狂”喜剧的社会心理选择215
二、商业与艺术的接通217
后记222
参考文献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