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生态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俊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11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森林-植物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生态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森林生态学概述1
一、森林生态学的概念1
二、森林生态学的产生4
三、森林生态学的发展7
第二节 森林生态学的内容和教学9
一、森林生态学的内容10
二、森林生态学教学11
小结13
思考题14
主要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森林环境16
第一节 森林环境与生态因子16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6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17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8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0
一、环境对生物的限制性作用20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反作用22
小结30
思考题31
主要参考文献31
第三章 森林能量环境32
第一节 太阳辐射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32
一、太阳辐射对森林生物的作用32
二、森林植物对光的适应39
第二节 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43
一、温度对森林生物的生态作用44
二、森林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48
小结54
思考题55
主要参考文献56
第四章 森林物质环境57
第一节 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57
一、水的生态作用57
二、森林对水的适应63
三、森林对水的影响66
第二节 森林土壤环境73
一、土壤物理性质对森林生物的影响74
二、土壤化学性质对森林生物的影响77
三、土壤生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80
第三节 森林大气环境83
一、二氧化碳对森林的生态作用83
二、氧气对森林生物的生态作用85
三、氮气对森林植物的生态作用86
小结88
思考题89
主要参考文献89
第五章 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91
第一节 地形对森林的作用91
一、地形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91
二、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93
三、地形因素对森林生物的影响96
第二节 风与森林98
一、风对生物的影响98
二、森林生物对风的适应100
三、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101
第三节 林火的生态作用103
一、林火的生态效应104
二、林火对森林的影响106
三、森林生物对林火的适应109
小结111
思考题112
主要参考文献112
第六章 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114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14
一、种群的概念114
二、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115
第二节 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125
一、生命表的构成及类型126
二、生命表分析128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131
一、种群的增长模型131
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139
第四节 种群的生活史对策143
一、植物种群的生活史144
二、生物入侵147
三、种群的生活史对策151
小结154
思考题155
主要参考文献155
第七章 森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关系157
第一节 种群内部的关系157
一、植物种群密度效应157
二、植物种群自然调节因素159
第二节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160
一、竞争作用161
二、捕食作用172
三、寄生作用181
四、互利共生182
五、化感作用185
小结185
思考题186
主要参考文献187
第八章 森林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188
第一节 种群的遗传变异188
一、种群遗传变异的来源与层次188
二、哈迪-温伯格定律191
三、繁育系统的特征193
四、影响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化的因素194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进化与物种形成203
一、物种形成机制203
二、物种形成模式205
三、进化生态学的提出207
小结208
思考题209
主要参考文献209
第九章 森林群落结构211
第一节 森林群落的概念与特征211
一、群落的概念211
二、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212
第二节 森林群落的组成213
一、森林群落组成及其性质214
二、森林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217
第三节 森林群落的结构219
一、森林群落的外貌与结构单元219
二、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223
三、森林群落交错区与森林线229
第四节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231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测度方法232
二、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237
三、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239
四、生物多样性的中性理论244
小结246
思考题247
主要参考文献247
第十章 森林群落演替252
第一节 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252
一、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与演替过程252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254
第二节 演替顶极学说与群落演替机制259
一、群落演替的顶极学说259
二、群落演替的机制261
第三节 森林群落演替模型与演替举例265
一、森林群落演替模型265
二、森林群落演替举例267
小结272
思考题272
主要参考文献272
第十一章 森林生态系统274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简介274
一、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274
二、生态系统理论276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279
四、森林生态系统实例281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282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282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83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285
第三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86
一、有关能量的基本概念287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原理288
三、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91
第四节 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生产力293
一、能量流动的途径293
二、不同层次上的能流分析295
三、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率299
四、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300
第五节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303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类型及特征303
二、水循环310
三、气体型循环312
四、沉积型循环316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特点318
一、养分的吸收与分配319
二、养分的释放320
三、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其他特点326
小结328
思考题330
主要参考文献330
第十二章 森林地理分布333
第一节 森林分类333
一、森林分类的植物群落学途径334
二、森林分类的立地类型途径337
三、森林分类的生态系统途径341
四、森林分类的景观分类途径343
五、中国森林分类345
六、中国森林分区349
第二节 森林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352
一、地史变迁与森林植物群落演化352
二、植物区系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353
三、森林地理分布规律355
第三节 世界森林分布360
一、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361
二、温带森林365
三、北方森林366
第四节 中国主要森林植被及其分布367
一、针叶林368
二、阔叶林371
小结373
思考题375
主要参考文献375
第十三章 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377
第一节 森林与气候377
一、气候对森林分布及对森林生产力的作用377
二、森林对气候的影响379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380
一、制约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子380
二、气候变化383
三、近代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385
四、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研究的问题388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经营对策390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390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的相互作用392
三、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395
四、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对策397
小结398
思考题398
主要参考文献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