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菜根谭(官场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菜根谭(官场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302426.jpg)
- 童一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ISBN:780648635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菜根谭 人生哲学 商业经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菜根谭(官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入仕为官3
菜根絮语3
有计难悖 善听难惑3
先而不备 是谓之怠3
免国于患 三节行上3
谋必见成 而后履之4
事不先豫 不可应卒4
渴后穿井 难以应卒4
智者先胜 而后求战4
善知敌势 善知险阻5
庙算决胜 先审彼我5
先审后发 费而不晚5
先谋者逸 先事者失5
事先而预 处之有余6
先知其然 事至不惧6
决胜之术 其要有三6
虑定而动 事尽可为7
虑之贵详 行之贵力7
为成功者 先计于始7
先机不豫 临事嗟叹7
计得财委 不计民心8
利则行之 害则舍之8
以小害大 是谓不智8
无益于事 弃之可矣9
全则必缺 极则必反9
用重要轻 世必笑之9
不去小利 大利不得10
小快害义 小慧害道10
千金之货 不争铢两10
举大事者 不拘细谨11
区分轻重 权衡得失11
顾小忘大 后必有害11
欲思其利 必虑其害11
不慕虚名 不招灾祸12
千钧之驽 万石之钟12
小利之谓 大利之贼12
进中有退 存中有亡12
偷安后危 虑近忧迩13
决营大者 不计小名13
所取之远 必有所待13
天旱备舟 目光深远13
善于渔者 不会泄泽14
司国计者 识大体难14
凡人之情 局于目前14
择善而从 多见而识14
事宜绝四 意必固我15
愚者自用 贱者自专15
适可而止 可以不殆15
愚而自专 国事不治15
迷因不问 亡人好独16
明主任计 暗主信怒16
愚者无知 一物一偏16
凡人之患 蔽于一曲17
物可为小 不可为大17
细安待大 大安待小17
相似之物 实去甚远17
先知审征 无征难知18
金刚则折 革刚则裂18
天下之事 不可尽知18
大有天下 小有一国19
知者之知 固以多矣19
事事自谋 人莫若己19
力不敌众 智不尽物20
好暴示能 好唱自奋20
以智强智 以能强能20
不知乘物 而自怙恃21
博于众辞 观于众物21
百羊而群 童子随之21
位高事简 教民不苛22
元首丛脞 股肱惰哉22
不自见明 不自是彰22
一君赡下 不赡之道22
自治其事 易致昏愦23
有道之君 正德莅民23
不言之言 无为之事23
自治其国 劳而招祸24
圣人非通 知物之要24
圣人明君 察要而已24
亲自治详 未有不乱25
倍时任己 弃数用虑25
君者无任 而受职任25
勤于求贤 逸于得人26
位尊身佚 身大事少26
聪明求人安逸任使26
刻木无为 有为用斧27
君道知臣 臣道知事27
身居上位 德泽被民27
求才而劳 任贤则逸28
君功选将 将功理兵28
有功则赏 有罪则罚28
事有万变 日有万机29
天下之权 尽收在上29
人不己若 危亡之媒29
庶狱庶慎 有司是训29
勿误庶狱 有司之责30
乱主自智 事败祸生30
不言智能 而朝事治30
明主任贤 不用己智31
无用之辩 弃而不治31
不烦而功 治之至也31
治天下众若使一人32
将治大者 不拘治细32
处大官者 不欲小察32
大明弃小 假乃理事33
勿愁不虑 执要而已33
执一应万 握要治详33
治大勿烦 烦则易乱33
为人主者 无为为道34
制国分人 立政分事34
为人君者 不及下事34
为人君者 不言官道34
兼而一之 人君之道35
上下分明 君臣异道35
菜根故事36
费无忌献女谋位36
李园献妹成权贵37
门客哲学趋权势38
陈万年的做官经39
廷尉翟公论交情40
宰宣谄谀得权势40
曹操的“假子”何晏41
趋炎附势有文人42
如此佞臣亦少有42
唐高宗的头晕病43
为市井无赖作传44
佞臣灾异当祥瑞45
拍马屁过火遭打46
卑劣文人宋之问47
尝尿御史郭弘霸48
秦桧构陷害岳飞49
朱高煦陷害解缙50
徐有贞谗诬于谦51
桂萼谗毁王守仁53
宦官诬谄左光斗54
苏克萨哈遭灭族55
钱宝青害人害己56
琦善诋毁林则徐57
太宰受贿放勾践58
郭开行贿害廉颇60
陶朱公行贿失误60
吕不韦的大买卖62
善于行贿的刘邦65
宦官告状有歪说66
胡惟庸谋害刘基66
石亨显贵之后事67
张居正公报私仇68
太监修箭楼估价69
升迁有术73
菜根絮语73
政令适时 则百姓一73
当时则动物至而应73
事后而虑 则事不举73
举事因时 人事不广74
天不再与 时不久留74
简选精良 兵械铦利74
捷先之道 在知缓急75
先发制人 后发被制75
功者难成 时者易失75
天与弗取 反受其咎75
智不信时 明不弃利76
仁不穷约 智不失时76
智不逆天 亦不逆时76
不应事机 是谓非智76
料知敌情 在于敏思77
时机易逝 重在迅速77
坐昧先兆 必贻后诛77
见利不失 遭时不疑77
凡修政教 当修适时78
两敌相峙 贵者机会78
动于未至 是谓之躁78
道在难见 事在难闻79
用贵玄默 动贵不意79
攻贵无备 出贵不意79
善出奇者 广如天地79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80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80
无备不虞 不宜出师80
治宜多变 政宜少变80
屡遇变故 应变不穷81
遵守根本 顺应变化81
兵有大要 知谋则得81
用力贵突 使智贵卒81
智者举事 因祸为福82
失火之家 岂暇告人82
兵谋不测 贵出不意82
军尚随机 期于合宜82
粮食为本 奇正为始83
听命却败 决非良将83
处危自谋 因危为功83
谋藏于心 事见于迹83
其心谋大 其迹示小84
时备不虞 军政之要84
事有便宜 不拘常制84
用兵之道 贵在知变85
权不预设 变不先图85
善战致人 否则被致85
公正治国 奇兵取胜85
为谋谨慎 乱况削减86
思之又思 又重思之86
举失国危 形过权倒86
上离其道 下失其事86
上下相干 臣主同则87
君子思考 不出其位87
其位在上 不应犯下87
代为大匠 鲜不伤手87
人之百事 不可柜借88
贪于政者 不分人事88
国有大任 焉得专之88
有道之主 因而不为88
有道之主 使臣有辔89
人主治官 与骥俱走89
以众地者 公作则迟89
人君为官 兔化而狗90
异道则治 同道则乱90
君不明职 有司无为91
终日问之 下无所对91
主代臣事 则非主矣91
不亲小劳 不侵众官92
慎乎不睹 惧乎不闻92
善为小善 而不舍之92
不为非事 不取非有93
受鱼失禄 无以食鱼93
不贪财利 不淫美色93
见利弃义 必招灾祸93
受人者畏 与人者骄94
见利思难 见利忘患94
陷其身者 为贪财利94
徇私贪浊 非止坏法94
见金忘刑 径自受纳95
贫贱不免 富贵不取95
尚贤使能 赏功罚罪95
凡治天下 必因人情96
赏罚利器 操之制臣96
赏刑分明 则民尽死96
亡功受赏 有罪不杀97
有功不赏 则善不劝97
善为刑罚 圣人自来97
赏勉罚偷 则民不怠97
国之安危 百姓治乱98
有功不赏 有罪不诛98
明赏不费 明刑不暴98
赏功罚罪 天下从之98
赏罚不明 未能治民99
见其可也 喜之有征99
申之宪令 劝之庆赏99
号令使下 斧钺畏众99
曹代萧相 属其后任100
扰害天理 严惩不贷100
人各有长 贵在善用101
居官念头 有其三用101
宁用破绽 不用寻常101
放阔眼界 识见自别102
识人察言 枉人鲜矣102
为政之道 民众为本103
为政首务 扶持世教103
知微知彰 杜绝祸患103
鼓舞人心 振作士气104
天下存亡 系于“人心”104
国之所惧 贪欲怒气105
用恩威者 不妄施怒105
居上之患 赏罚不明105
治病择医 安民择吏106
为政之本 百姓富足106
德感诚孚 令行禁止107
权之所在 利之所归107
择用小人 摒弃小人107
良官廉吏 乐其所苦108
居官曰任 信任责成108
居官为政 有其五要109
菜根故事110
趋炎附势一小人110
升官有术靠献妹111
皇后阿?窦怀贞112
造福一方王叔文113
裴廷龄信口开河113
成敬奇放生招厌114
拍人马屁甘拉车115
惴惴不安朱汉宾116
求生欲死为拍马116
崔公度擦人腰带117
为升迁独尊安石118
模仿官家画葫芦119
飞来鸳鸯成笑柄120
治理梁山好建议120
丁谓擦寇准胡须121
不露形迹巧吹捧122
秘书少监周邦彦122
兵部自佳却吏部123
有心巴结贿其妻124
有涵养的纳贿者125
阮大铖纳贿理论126
买官卖官竟成风127
天字第一贪和珅128
行贿不成便杀人130
有其主必有其仆131
双料曹操朱县丞132
王书常私刻假印133
琦善擅自割香港133
邓尔恒惨死云南134
清末黄崖山血案137
老袁出卖维新派140
李端菜诈病辞官141
清末假冒皇帝案142
荣禄使诈放空炮143
四十九支香蜡烛144
拍马拍到马蹄上145
自由自在的鳊鱼145
周公如今变周婆146
为官之本149
菜根絮语149
顺乎民情 不可郁积149
为官称职 并非易事149
人无心言 谓真无过150
进言不易 惟有四难150
善处世者 得人之情150
一世业官 学习不断151
取守天下 贵在民安151
忠言逆耳 奸言顺心152
治人所惧 无所顾惜152
能使人者 神德惠威152
祸患根源在“苟可以”153
处事用人 善救善驭154
往日过失 不足讥笑154
设官为民 积极有为154
为官禁忌 心胸狭小155
为官盛德 平易近人155
用人之道 贵当其才155
谨慎千日 防止一旦156
非吾所有 一毫莫取156
出泥不染 濯涟不妖157
贫不改节 达不改志157
名节为重 利欲为轻157
两袖清风 免话短长157
其身若正 不令而行158
苟正其身 从政何难158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58
薄身厚民 聚敛难行158
身不先行 民不能止159
治民以仁 万民从之159
口若言之 身必行之159
光晖于外 其贼于内160
求人者重 任己者轻160
先修自身 然后别人160
言出己口 勿止于人161
正矩有方 正规有圆161
禁胜于身 令行于民161
自身正直 邪恶自除161
先禁自身 而后禁人162
求之于己 不以贵下162
正己为表 明礼为教162
先治自身 人何可恃162
舍己教人 正己任人163
知所自治 然后治人163
欲建大功 先修于内163
欲影正者 先端其表164
释己教人 谓之逆政164
外疾之害 轻于秋毫164
不行于己 人不信矣164
若安天下 先正其身165
善人不赏 暴人不罚165
赏罚辅教 其教有常165
兴国行罚 民利且畏165
利出一空 其国无敌166
庆赏劝善 刑罚惩恶166
严明赏罚 用众若一166
执法操柄 据罪制刑167
刑罚当罪 则奸邪止167
无德而官 无功而赏167
赏不当功 不如不赏168
赏及无功 恩不足劝168
世之治乱 在赏当功168
无有远迩 用罪伐死168
虽所憎者 有功必赏169
评论功绩 实行赏罚169
宠不增功 疏不忘劳169
罚避亲贵 不可主兵169
虽心所爱 无功不赏170
行诛罚罪 不避权贵170
禄不私亲 授之多功170
罚不讳强 赏不私亲171
不赏私劳 不罚私怨171
奖不遗人 亲不弃功171
赏贤罚暴 勿偏弟兄171
先便请谒 而后功力172
若诚有功 虽疏必赏172
赏非爱之 罚非恶之172
明主赏罚 非以为己173
功多赏之 能者处之173
奖赏所爱 而罚所恶173
赏罚不曲 人以死报174
尽忠益时 虽仇必赏174
宠习之臣 仇仇之士174
赏无私功 刑无私罚174
奖不忘远 刑不阿近175
无功不取 贵势不免175
无撄则宁 无拂则全175
天下之患 在不可为176
治国之具 莫详于周178
于子孙计 愧于三代179
讲求实际 令今可行180
善陶者贵 不善者廉181
悉去秦法 约法三章181
菜根故事184
士别三日刮目看184
诸葛亮教人尽言186
蒋琬雅量照后人190
西晋的“八王之乱”191
巧驭群臣武则天198
宰相姚崇和宋璟203
郭暧与公主争言209
李愬雪夜入蔡州212
柳公权正直敢言218
唐宣宗教育公主219
可怜可敬小官吏222
权贵者强奸民意223
臭屁却称是香味224
万安进献房中术224
明代官场的名片225
宦官后代做天子226
轻描淡写说日食227
垂衣裳而天下治227
固权立身231
菜根絮语231
喜怒肆志 高下在心231
用天下心 作为己心231
虚心好问 天地广阔231
知其一曲 不知大全232
行所当行 止所当止232
矫枉过正 难治天下232
掌握一理 而忘众理232
违背客观 祸患必及233
谋夫孔多 是用不集233
蜚蓬之问 明主不听233
人虽恶寒 天不辍冬234
浅不测深 愚不与谋234
权利不倾 群众不移234
无稽之言 不见之行235
制世御俗 不夺众口235
贤主所作 浅闻弗知235
死者之病 难为良医235
见人不见 知人不知236
下将用兵 博闻自乱236
行在审己 不恤浮议236
利可共享 谋可寡议237
经略大事 不待众言237
兴一世功 不恤流俗237
善用人者 不全恃人237
于人则智 自知则愚238
以物为法 感而后应238
必然之理 必治之政238
用非其有 使非其民239
天时地利 不如人和239
虽有智慧 不如乘势239
君子役物 物役小人239
造父善御 假以舆马240
以猫致鼠 以冰致蝇240
变化应来 而皆有章240
智谋短浅 则不知化241
无逆天数 必顺其时241
凡立功名 必有其具241
假以外物 则功可成241
因之自然 六合足均242
知于物浅 其穷不远242
投隙抵时 应事无方242
望时待之 孰与使之243
人率则从 身先则信243
家长不正 家亦乱矣243
古之君子 先身后民243
要道之本 正己而已244
将欲正人 先正己身244
治天下者 必本诸身244
自身不正 何以养人244
散乱于内 必决于外245
自身端正 而天下正245
士人正己 以匡时世245
用行教化 亲于言教245
臣不忠谏 非吾臣也246
苛刻对上 宽恕对下246
下无政上 从上政下246
行私无祸 纵欲不穷246
上若多故 则下多诈247
罚不讳亲 功不忌仇247
刑赏公道 不徇私情247
奖远忠臣 化近臣公248
一人夺私 兆民理废248
虽有所偷 先和求当248
施行刑罚 不以忿怒249
遇喜忘法 逢怒加罪249
喜则滥赏 怒则滥杀249
赏不因喜 罚无因怒250
官赏刑罚 与天下共250
赏虽由己 勿因喜行250
刑赏为公 非为一人251
圣人厚赏 非为侈也251
丰赏厚赐 以致竭藏251
爵禄不荣 则民不急252
为治去法 不几亦明252
无法而正 千万之一252
以法治国 国家强盛253
刑罚生力 有力则强253
不恃赏罚 恃民自善253
法之为道 前苦长利253
家无怒笞 过也立见254
天下度量 人主准绳254
无法亡国 非无君也254
绳之以法 断之以刑254
法贵有恒 治乱之出255
罚严令行 百吏皆恐255
治国靠法 止暴用刑255
无法致乱 无度失仪256
国无法制 何以出令256
法虽不善 强于无法256
善治国者 塞民以法256
背法而治 无马行路257
苟非明法 危亡为邻257
法律法令 为治之本257
辔衔不饬 不能致远257
国无常治 又无常乱258
法者治政 禁暴率善258
其立法也 非以苦民258
有制之兵 无能之将259
法令大弛 是非易位259
国之权衡时之准绳259
治理国家 正其制度260
为治之具 辅治之法260
号令既明 刑罚勿弛260
圣人之治 审于法禁260
饰法不迁 法平吏治261
礼烦不庄 业烦无功261
必同法令 所以一心261
王者为民 治则必明261
事寡易从 法省易因262
政事简易 民有亲近262
有道以统 足以化矣262
刑靡定法 律无定条262
诏令格式 若不常定263
菜根故事264
晏婴二桃杀三士264
苏秦激张仪连横265
范雎入秦显才能266
王翦索宅为自保268
叔孙通巧言避祸269
萧何自污为哪般270
王莽善诈谋皇位271
刘备曹营智避难272
少年诡诈曹阿瞒273
司马懿诈病夺权274
王允之佯醉保身276
王导妙计除王敦277
孝静帝“谋反”遭禁277
崔枢虞城防守战279
害人的黄金宝带280
武则天嫁祸予人280
安禄山装痴弄傻281
口蜜腹剑李林甫282
卢杞善排挤之术284
唐代宗巧除心患285
康承训冒功领赏286
赵普狡诈贬李符287
石介直言遭报复288
冷清弄假被处死289
欺世盗名得升官290
王安石用人失误291
阴险狡诈的安惇292
范仲淹为民请命292
包公拒礼与收礼294
王安石拒贿羞官296
假戏真唱斥贪官297
海瑞微服私访记298
智姚崇巧除政敌300
御史妙计杀童贯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