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试用教材石油地质学 石油物探专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袁烟存,王淑珍,蔡樨芬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试用教材石油地质学 石油物探专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1
二、石油地质学的特点及学习目的1
三、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四、世界石油业发展简况2
五、我国石油业发展概况3
第二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5
§1石油的化学成分5
一、石油的元素组成5
二、石油的族组成6
三、石油的组份组成10
四、石油的馏份组成11
五、石油的分类12
§2石油的物理性质13
二、石油气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状15
一、天然气的概念及分类15
§3天然气15
三、天然气的化学成分16
四、天然气的物理性质17
§4石油的衍生物19
§5油田水19
一、油田水的产状19
二、油田水的化学特征21
三、油田水的物理性质22
四、油田水的垂向变化22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23
§1储集层的基本特征23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23
二、储集层的渗透性24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25
§2碎屑岩储集层28
一、碎屑储集岩的孔隙类型及其影响储油物性的主要因素28
四、储集层的类型28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及分布30
§3碳酸盐岩储集层35
一、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35
二、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38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和地理分布39
§4盖层40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43
§1圈闭及油气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度量43
一、圈闭及油气藏的基本概念43
二、圈闭及油气藏分类43
三、圈闭及油气藏的度量44
§2构造圈闭和油气藏46
一、背斜圈闭及背斜油气藏46
二、断层圈闭与断层油气藏57
三、裂缝性圈闭和裂缝性油气藏62
四、刺穿圈闭和刺穿油气藏66
一、岩性圈闭及油气藏68
§3地层圈闭及地层油气藏68
二、不整合圈闭及油气藏75
§4流体圈闭及油气藏80
一、概念80
二、分类81
§1概述83
一、石油无机成因假说83
第五章 石油的成因83
二、石油有机成因假说84
§2生油的原始有机物质85
一、近代沉积中的有机质85
二、生物体的有机组成86
三、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88
四、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保存和早期转化89
五、干酪根的概念、类型91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的实例94
§3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94
二、干酪根的天然热降解与模拟实验95
三、干酪根热降解的控制因素97
四、干酷根演化的阶段100
§4?102
一、基本概念102
二、生油岩的类型及岩性特征102
三、生油岩的识别103
四、生油岩的评价106
第六章 油气运移和聚集107
§1概述107
§2初次运移108
一、初次运移时的物理化学条件108
二、油气初次运移时的相态110
三、初次运移的通道和主要驱动力115
一、地层中的水势和水的力场强度118
§3油气二次运移118
二、含水地层中油势、气势和油、气的力场强度120
三、二次运移中的毛细管压力122
四、实现油气二次运移的条件,运移方向、限度和距离123
§4油气聚集128
一、单一圈闭的油气聚集128
二、系列圈闭中的油气差异聚集130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134
§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134
一、充足的油源134
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136
三、有效的圈闭138
§2油气藏形成的时间142
一、利用主生油期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142
二、利用区域性倾斜发生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143
三、根据圈闭形成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143
一、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显示144
§3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144
二、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作用146
第八章 含油气盆地148
§1含油气盆地的概念148
§2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和构造149
一、含油气盆地的结构149
二、含油气盆地的构造152
§3控制盆地油气丰度的地质因素153
一、适于有机物繁殖、保存的古地理环境153
二、适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154
三、热力背景和古地温梯度对盆地油气生成的影响155
§4含油气盆地内的油气聚集156
一、盆地中的油气聚集156
二、生油拗陷与盆地内油气聚集157
三、盆地内地层不整合与油气聚集157
四、三角洲与油气聚集160
五、盆地中厚度梯度巨变带与油气聚集161
§5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条件162
一、区域构造条件162
二、区域地层岩性岩相条件162
三、圈闭条件162
四、油气藏的保存条件163
§6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特点及分布163
一、我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163
二、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特点166
三、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分布167
四、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概况167
一、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174
第九章 油气在地壳中的分布特征179
二、油气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180
三、油气在深度上的分布183
四、油气在沉积相上的分布特征184
五、天然气分布比石油更广泛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