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诚信伦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生诚信伦理研究
  • 王淑芹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56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诚信伦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需要9

一、诚信道德概论9

1.诚信道德缘起条件的哲学分析10

2.诚信道德疏义16

3.诚信道德的特征24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社会需要29

1.诚信之德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需要29

2.诚信之德是大学生引领社会精神的需要34

3.诚信之德是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37

三、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自我需要39

1.诚信是大学生学业内蕴之德39

2.诚信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之德41

3.诚信是大学生人格完善之德42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危机概观及成因探源45

一、诚信道德认知混乱45

1.诚信道德认知偏差46

2.诚信道德认知模糊48

二、诚信知行背离49

1.知而不行51

2.信而不行52

三、失信行为表象53

1.学业诚信缺失53

2.交往诚信缺失57

3.职业诚信缺失61

4.经济诚信缺失63

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诱因分析65

1.社会诚信缺失的消极示范65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障碍68

3.大学校园失信文化的弥散69

4.大学生失信的博弈论分析71

5.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审视73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77

一、强化大学生对诚信道德正当性的认同77

1.诚信道德感知78

2.诚信道德思维80

3.诚信道德直觉84

二、培育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情感85

1.诚信道德联想86

2.诚信道德情绪89

3.诚信道德情感90

三、增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志94

1.诚信道德需要94

2.诚信道德动机97

3.诚信道德意志101

4.诚信道德理智104

5.诚信道德良心105

第四章 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道德机制111

一、夯实大学生践行诚信的道德基础111

1.正义与诚信111

2.忠诚与诚信121

3.自爱、自尊、自重与诚信125

4.责任与诚信127

5.荣辱与诚信131

二、整合大学生诚信人格形成的道德资源133

1.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133

2.发挥亚文化的暗示与模仿功能135

3.促进大学生道德荣誉的印象整饰138

4.淳化社会道德风气141

第五章 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文化机制143

一、文化与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发展143

1.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影响的理据144

2.文化的本质及其功能147

3.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诚信道德形成的作用153

二、营造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校园文化157

1.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熏染性157

2.创设大学校园诚信文化的路径160

三、培育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163

1.中国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163

2.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消解性168

3.构建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机制170

四、优化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大众文化173

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解读173

2.不良的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腐蚀性175

3.健全大众文化的规范与引导机制177

第六章 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社会机制181

一、构建社会信用的制度体系181

1.建立社会征信制度182

2.完善失信的处罚条例190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伦理化193

1.提高高校管理制度与国家上位法的契合度194

2.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学生有序参与度195

3.提高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程度196

三、学校诚信规章制度系统化198

1.完善考试管理制度198

2.完善学术诚信制度200

3.完善贷款制度202

四、建立诚信监督机构和机制204

1.政府设立诚信监督机构205

2.学校建立第三方诚信仲裁机构205

3.健全诚信监督机制206

五、学校诚信教育多样化207

1.重视诚信伦理的认知教育与意义教育的结合207

2.开展诚信道德体验的实践活动209

3.重视诚信道德榜样的示范209

第七章 和谐社会的大学生诚信建设模式211

一、法治型诚信建设模式211

1.法治型诚信建设模式的优势212

2.法治型诚信建设模式的局限性216

二、德性型诚信建设模式221

1.德性型诚信建设模式的优势222

2.德性型诚信建设模式的局限性224

三、法德合一型诚信建设模式226

1.法律对道德的需要227

2.道德对法律的需要229

3.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230

附录Ⅰ我国高校诚信管理制度现状概要237

一、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管理的相关规定237

1.修订学生行为管理规定,倡导诚信做人237

2.细化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惩作弊行为238

3.加强学术道德和规范建设,注重学术诚信239

4.完善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强调贷款信用241

二、我国高校诚信管理制度的现状242

1.普遍重视考试诚信方面的建章立制242

2.逐步完善学术诚信方面的规章制度243

3.正在推进助学贷款者信用档案制度的建立244

4.普遍实施毕业生就业签约制245

5.诚信道德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245

三、我国高校诚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6

1.相当多的高校在诚信制度建设方面不完善246

2.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内容上空泛,缺乏可操作性246

3.多数高校的诚信管理体系在机制上比较单一247

4.大学生诚信档案未能普遍建立247

附录Ⅱ 英美国家大学生诚信管理概要249

一、学术诚信规定具体,惩罚程序明确249

1.厘定学术不端的行为类型250

2.设置专门机构处置学术不端事件254

3.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255

二、违规惩罚举措严明257

1.课程处罚257

2.学校处罚258

三、诚信道德建设的多维性259

1.建立荣誉承诺制度,发挥道德自律的内在约束力259

2.举办“学术诚信周”的宣传活动261

3.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262

4.有效发挥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262

5.学术团体对学术诚信的推进263

附录Ⅲ 我国大学生诚信现状调研报告265

一、问卷调查方式与数据统计说明265

二、被测者个人信息的定类变量的统计描述267

三、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267

1.学习诚信267

2.考试诚信268

3.学术诚信270

4.助学贷款诚信271

5.人际交往诚信272

6.情感诚信273

7.求职诚信273

8.网络诚信274

9.消费诚信274

四、调查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275

1.年级因素的方差分析277

2.基于专业因素的方差分析286

附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289

主要参考文献299

后记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