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济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739018.jpg)
- 马寅初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经济学定义1
第二节 何谓财货?1
第三节 财货与商品之区别2
第四节 ?货与资本之区别2
第五节 欲望3
第六节 何谓效用?何谓反效用?3
第七节 何谓财富?4
第八节 本书分段研究之程序5
第二篇9
第一章 价值论(一)9
第一节 成本说9
第一项 何谓成本?9
第二项 早先之成本说10
第三项 边际成本说13
第二节 效用说17
第三节 边际效用说19
第二章 价值论(二)19
第一项 高申氏与吉奋氏之边际效用说20
第二项 奥国学派之边际效用说21
第三章 价值论(三)28
第四节 ?效用说中困难各点之解释28
第一项 ?物品之价值?28
第二项 ?中物品价值之估计28
第三项 矿山一类价值之估计29
第六项 价值成立之条件32
第五项 物品效用不仅一种时以使用时效用最大者为标准32
第四项 各种费用重要之估计32
第七项 一套的物品之价值如何决定乎?33
第四章 价值论(四)36
第五节 边际效用说与边际成本说孰是乎?36
第六节 边际效用说与边际成本说之调和38
第七节 三派学说皆以自由竞争为先决条件40
第八节 实际上无所谓真平衡与真平价41
第五章 价值论(五)44
第九节 从边际效用说派生的各种问题(上)44
第一项 边际效用替代率44
第二项 加权边际效用46
第三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47
第四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在应用上之限制48
第一目 不可分割之物48
第二目 一次不能耗尽之物49
第五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之证明49
第六项 由哲学上研究钱的用途50
第一目 实物不可分割难於表现一物边际效用之变化50
第二目 货币代表社会边际效用51
第三目 人类理想社会目的之一为均富52
第六章 价值论(六)53
第十节 从边际效用说派生的各种问题(下)53
第一项 无异曲线53
第二项 无异曲线所表示之质与量55
第三项 完全替代率与不完全替代率56
第四项 比较物价代物物交换56
第五项 物品最适合的分配57
第六项 总效用边际效用与比较边际效用58
第八项 独占情形下最适合的分配不易达到61
第七项 政府干涉之下最适合的分配不易达到61
第七章 价值论(七)62
第十一节 静态全部均衡62
第一项 全部均衡与适者生存62
第二项 再论经济学中之替代法则62
第一目 静态全部均衡之意义63
第二目 替代法则与全部均衡63
第四目 交易均衡65
(一)替代效应65
第三目 互辅法则与全部均衡65
(二)收入效应(买者方面)66
(三)收入效应(卖者方面)66
第五目 生产均衡67
第三项 均衡的观念68
第八章 价值论(八)70
第十二节 以数学公式说明静态全部均衡70
第十三节 宇宙的全部均衡77
第三篇81
第一章 消费论(一)81
第一节 消费论之兴起何以较迟?81
第二节 消费与文化之关系82
第三节 人类之嗜好如何养成乎?85
第二章 消费论(二)87
第四节 嗜好之推进87
第五节 团体生活如何影响於个人之兴趣与消费89
第一项 团体精神89
第二项 竞胜的摹仿90
第六项 ?通的摹仿91
第五项 ?趣的摹仿91
第四项 用?竞胜91
第三项 竞胜对於消费之影响91
第七项 各种摹仿於文化有何关系?92
第三章 消费论(三)93
第六节 消费繁复例93
第七节 艺术作品之贡献94
第八节 机器与手工之相反与相成95
第九节 理想消费之重要96
第一目 标准弹性或称一对一的弹性99
第一项 需要弹性99
第十节 需要弹性与供给弹性99
第四章 消费论(四)99
第二目 比较有弹性101
第三目 比较无弹性101
第四目 完全有弹性101
第五目 完全无弹性101
第二项 ?给弹性101
第一目 标准弹性又称一对一弹性101
第三目 比较无弹性103
第二目 比较有弹性103
第四目 完全有弹性104
第五目 完全无弹性104
第三项 曲线之斜度104
第四项 弹性与替代品之关系105
第一目 需要方面105
第二目 供给方面105
第五项 供需增减之原因106
第一目 需求增减之原因106
第一目 无成本之物107
第七项 弹性与独占之关系107
第六项 弹性与政府课税之关系107
第二目 供给增减之原因107
第二目 有成本之物109
第三目 独占出品之价格不限於一种110
第五章 消费论(五)112
第十一节 供求律112
第一项 供求律的根据112
第二项 契约为自由与平等之表现113
第五项 供求律与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114
第四项 长期间的趋势114
第三项 供求律之执行者114
第六项 供求律的作用适应个人的利益乎?116
第七项 契约自由与社会组织116
第八项 财产之自由受限制乎?116
第九项 独占之取缔117
第四篇119
第一章 生产论(一)119
第一节 生产论在哲学上之基础119
第一项 重农学派与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受自然之束缚119
第二项 马尔萨斯之人口论121
第三项 亚当斯密氏的思想跳出自然之束缚122
第四项 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思想之比较123
第五项 ?的方面五种原动力如何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之束缚124
第六项 我们的哲学思想是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126
第二章 生产论(二)128
第二节 何谓生产128
第三节 生产的要素129
第一项 劳力129
第二项 资本130
第四项 企业131
第三项 土地131
第四节 分工与分工之利132
第五节 企业之组织133
第一项 无限公司133
第二项 两合公司134
第三项 股份有限公司135
第四项 股份两合公司137
第五项 有限公司137
第六项 外国公司138
第一项 生产要素可以互换139
第二项 生产要素与消费品相互决定139
第三章 生产论(三)139
第六节 生产要素139
第三项 经济问题起於稀少140
第四项 因稀少所以有选择140
第五项 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之区别141
第六项 生产要素最适当的分配与其移动141
第七项 生产要素移动时全凭物价制度142
第八项 社会利益等於社会成本143
第一项 资本之由来145
第二项 资本与资本物之区别145
第七节 资本与资本物145
第四章 生产论(四)145
第三项 利息与租金之异同及其计算方法147
第五章 生产论(五)150
第八节 土地与资本之异同150
第一项 土地视同资本之理由150
第二项 土地不能视同资本之理由151
第三项 一般经济学?对於土地与资本之分别法151
第四项 ?153
第一项 关於各种要素生产力一般的原则155
第六章 生产论(六)155
第九节 边际生产力之决定155
第二项 劳资之可变的一面与不可变的一面157
第三项 劳力之边际生产力157
第四项 资本之边际生产力160
第五项 数量之增加与质地之改良160
第七章 生产论(七)163
第十节 生产与消费——需要之分析163
第二项 再论有弹性之需要及无弹性之需要164
第一项 需要法则164
第三项 需要表格与需要曲线165
第四项 边际需要价格166
第五项 有效需要与可能需要167
第六项 消费者剩余167
第七项 需要之增减167
第八项 市场需要与表格需要169
第九项 选择的需要169
第十项 弹性与边际效用之关系169
第一目 边际效用甚大之物其需要弹性必大169
第二目 边际效用甚小之物其需要弹性必小170
第八章 生产论(八)171
第十一节 生产与消费——供给之分析171
第一项 供给与存货之区别171
第二项 固定的供给与变动的供给172
第三项 常定成本递增成本及递减成本172
第一目 常定成本173
(一)常定成本之变动175
(二)常定成本为一种趋势176
(三)常定成本下之供给表格与供给曲线177
第二目 递增成本178
第三目 递减成本179
第四目 递减成本变为递增成本179
第九章 生产论(九)181
第十二节 投资储蓄与消费倾向181
第一项 投资等於储蓄181
第二项 但储蓄不必等於投资182
第三项 倍数之大小183
第四项 所得之分配与消费倾向185
第五项 第一次世界经济大恐慌之原因185
第六项 克恩斯之公共工程观186
第七项 储蓄乎抑消费乎?187
第八项 适度资本190
第九项 中国距离适当资本太远192
第十章 生产论(十)195
第十三节 自由竞争下与独占制下之实际生产195
第一项 成本的意义195
第二项 单位成本195
第三项 成本的分析196
第一目 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196
第二目 平均总成本197
第三目 平均不变成本198
第四目 平均可变成本198
第五目 边际成本198
第四项 不变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198
第五项 成本表199
第?项 收益表202
第七项 在自由竞争下成本与生产的关系203
第一目 在自由竞争下决定生产量的原则205
第八项 在独占下成本与生产的关系207
第三目 结论207
第二目 自由竞争下卖价的决定207
第一目 边际收益及边际收益曲线208
第二目 无成本独占事业产量的决定209
第三目 有成本独占事业产量的决定210
第五篇211
第一章 交换论(一)211
第一节 货币211
第一项 货币之名称与货币之重要211
第二项 货币之币材212
第三项 货币与财富及资本之区别213
第四项 货币之主要职分213
第五项 货币之价值214
第六项 货币数量说214
第七项 格来显谟法则216
第八项 物价如何决定?216
第一项 计量制与计数制221
第二项 货币之本位221
第二章 交换论(二)221
第二节 货币制度221
第三项 货币之单位222
第四项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222
第五项 铸币之公差223
第六项 铸费与铸利224
第七项 纸币与纸币之种类224
第八项 兑换纸币或称兑换卷225
第九项 兑换券之准备226
第十项 不换纸币226
第一项 市场经济228
第二项 价格制度如何决定生产之方向?228
第三章 交换论(三)228
第三节 价格制度228
第三项 替代的作用及理论230
第四项 自由竞争下之价格制度231
第五项 独占经济下之价格制度233
第六项 社会主义国家之价格制度233
第六篇235
第一章 分配论(一)235
第一节 分配之基本原则235
第二项 消极的计算方法236
第一项 积极的计算方法236
第二节 实际上的分配237
第一项 实际上的分配隐而不显237
第二项 阶级间的分配与阶级内的分配237
第三项 社会的组织与分配之关系238
第二章 分配论(二)240
第三节 决定利息与工资之原则与决定地租原则相同一点240
第三项 土地推广非地租发生之原因,反之盈余乃土地推广之原因241
第二项 地租不但发生於等级不同之土地的差别,亦发生於等级相同之土地的差别241
第一项 差别之说不限於地租241
第四项 决定地租之原则与决定利率及工资之原则同243
第三章 分配论(三)247
第四节 再论地租利息工资之异同247
第一项 用图表说明相同之四点247
第二项 利息与工资在物价之内,地租则否255
第三项 地租应归地主所有否256
第四项 地价为地租之资本化257
第一项 剥削说259
第二项 使用说259
第五节 使用资本何以必予以利息?259
第四章 分配论(四)259
第三项 忍欲说260
第四项 利息交换说261
第五项 利息交换说忍欲说与生产力说不相冲突263
第六项 实际上的利息265
第五章 分配论(五)267
第六节 利润267
第二项 大战停止急须寻觅新生产力的出路269
第一项 全能战争促进美国的生产力269
第七节 分配不均容易引起经济恐慌(以美国为例)269
第六章 分配论(六)269
第三项 在极端资本主义的国家贫富悬殊为恐慌之最大的原因270
第四项 恐慌为什麽是周期性的271
第五项 政府为什麽要采公共工程政策272
第六项 美国为什麽要紧握中国的市场273
第七篇275
第一章 结论275
第一节 本书各篇之连锁275
第二节 欲改善吾国农民生活,必开垦边荒为粗放之耕种,在内地改种较贵之农品,为集约之耕种276
第三节 欲提高吾国工资减低利率必须增加资本279
第四节 我国传统的「安贫乐道」的旧思想应即抛弃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