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尼西亚孔教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印度尼西亚孔教研究
  • 王爱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75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儒家-研究-印度尼西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尼西亚孔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1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评述8

一、关于东南亚及印尼华人文化的研究9

二、对印尼孔教及其有关背景的研究16

三、中国儒教是教非教的争论和台湾学者的儒教研究21

第三节 资料的来源、综述与分析框架23

一、资料来源23

二、资料综述27

三、分析框架32

第一章 印尼华人社会与孔教的起源34

第一节 印尼华人社会的形成34

第二节 中国儒学在印尼的早期传播38

一、传统华文教育与儒学的传播38

二、宗祠、庙堂与儒教的传承42

第三节 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与儒教复兴46

一、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46

二、印尼华人的儒教复兴运动48

第四节 巴达维亚中华会馆与孔教的形成57

一、巴达维亚中华会馆的成立57

二、对孔教的认识与定义62

三、华人婚丧习俗的改革65

四、兴办新式学校及宣传孔教68

第二章 从孔教会到印尼孔教72

第一节 荷兰统治时期的孔教会与孔教总会72

一、从中华会馆到孔教会73

二、泗水文庙与孔教会74

三、1923年孔教总会的成立78

第二节 印尼独立以后的孔教81

一、1955年孔教联合会的成立82

二、“新秩序”初期的印尼孔教84

三、苏哈托政府打压下的印尼孔教85

四、孔教徒婚姻注册诉讼案92

五、改革时期的印尼孔教96

第三节 三教会、华人庙宇与孔教99

第三章 印尼孔教的组织系统与领导层104

第一节 中央组织机构104

一、印度尼西亚孔教最高理事会105

二、中央组织机构的产生107

第二节 地方组织机构113

第三节 教职级别制度118

一、教职人员的级别、职责与任职条件118

二、教职职位的任职期限、经济待遇与守则120

三、长老制度121

第四节 现有教职人员及培训状况122

第五节 当代孔教主要领导人126

一、精神领袖、现代“颜回”徐再英(Tjhie Tjai Ing )126

二、最艰难时期的掌舵人柯贵安(Suryo Hutomo; 1936一1997)129

三、受命于危难之中的32岁总主席黄金泉(Chandra Setiawan)131

四、孔教堡垒——泗水文庙孔教会主席、豪侠傅孙铭(Bingky Irawan)133

五、致力于实现宗教平等的现任总主席陈清明(Budi·S·Tanuwibowo)136

六、孔教高层领导人的身份特点141

第四章 印尼孔教的教义、教规与教徒143

第一节 孔教的经典143

一、“四书”为主,“五经”为基143

二、有关孔教教义的其他经书、读本和圣歌集148

第二节 孔教的教义149

一、孔教教义的根本点149

二、徐再英学师的阐释150

第三节 孔教的教规153

一、“八诚箴规”和“诺诚誓言”153

二、“五常”、“五伦”与“八德”155

三、参加礼拜宣道会与立愿仪式156

四、修身156

第四节 孔教徒的由来163

一、来自传统孔教家庭的孔教徒165

二、从无神论者变成了孔教徒175

三、“转教”而来的孔教徒181

四、未加入孔教会的孔教徒184

第五章 礼敬、礼拜与宣道189

第一节 礼敬仪规189

一、拜礼189

二、跪礼192

三、鞠躬之礼194

第二节“点香”仪式194

一、“点香”的意义195

二、上香的规定196

第三节 地方宣道机构和祭祀礼拜场所198

一、地方宣道机构198

二、祭祀礼拜场所199

第四节 在礼堂举行的礼拜宣道仪式204

一、礼拜宣道仪式的主持者与参加者204

二、礼拜宣道的祭坛206

三、礼拜宣道仪式进行程序208

第五节 公共节日的纪念仪式213

第六节 宣道师群体216

一、家住福德正神庙的李福增学师216

二、曾为3000人办婚丧事的蒋暐忠学师219

三、对文言文情有独钟的吴炳邦学师222

四、关注印尼孔教现代化的陈克兴文师225

五、日惹大学毕业的年轻文师罗伟源228

六、爪哇族女文师蒂蒂斯230

七、为争取孔教徒合法权利而勇敢抗争的布迪232

第六章 印尼孔教的祭祀仪式238

第一节 祭天仪式238

一、点香和感恩仪式239

二、除夕夜的感恩祭祀239

三、敬天公大祭241

四、上元节(元宵节)的感恩祭祀245

五、端阳大祭246

六、冬至大祭248

第二节 祭孔仪式253

一、至圣诞大祭仪式253

二、孔子诞辰、忌辰祭文与颂圣歌255

第三节 祭神仪式261

一、端阳节对屈原的祭祀261

二、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的祭祀262

三、中秋节的祭祀264

四、送灶日的祭祀265

第四节 祭祖仪式267

一、家祭和庙祭268

二、清明节的祭祀270

第五节“敬好朋”仪式273

第七章 印尼孔教的人生礼仪279

第一节 出生、命名与修学成长仪式279

一、出生与命名仪式280

二、修学成长仪式283

第二节 婚姻礼仪287

一、印尼孔教婚姻法287

二、印尼孔教结婚立愿证书289

三、订婚立愿仪式292

四、结婚立愿仪式294

第三节 丧葬礼仪299

一、孔教的丧葬仪式300

二、一场孔教葬礼的实地考察305

第四节 宣誓仪式308

第八章 结论310

第一节 历史:印尼土生华人的文化认同310

第二节 孔教:中国儒学的宗教化、印尼化315

一、以制度化宗教的形式传承中国儒学315

二、体现了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317

三、印尼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322

第三节 宗教仪式:文化传承的机制与途径324

一、宗教历法、节日与文化的承传325

二、宗教仪式:日常生活与文化传承329

三、宗教仪式:综合性的实践记忆与文化传承333

附录340

参考文献360

后记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