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周小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11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农村金融-金融体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
一、现实背景1
二、政策背景2
三、河南省和新乡市的实践4
四、研究意义13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5
一、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15
二、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17
三、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2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25
一、研究思路25
二、研究内容26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28
一、研究方法28
二、研究特色与进一步研究方向29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31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理论31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31
二、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36
三、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39
第二节 城乡发展理论42
一、城乡发展理论的萌芽——朴素的城乡整体发展观42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理论43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论45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46
一、金融发展理论46
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51
第四节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54
一、农地制度的内涵及主要特征54
二、农地制度的基本功能57
三、农地制度的主要内容59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的效率分析62
第一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62
一、改革之初的农村金融恢复期(1979—1992)62
二、多元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期(1992—1996)64
三、农村金融的风险防范期(1997—2002)64
四、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期(2003年至今)65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构成66
一、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67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体系72
第三节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73
一、引言73
二、指标设计与样本选取75
三、实证分析79
四、小结86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86
一、正规金融体系的功能弱化86
二、农村资金大量外流90
三、“草根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92
四、非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受到压制,畸形发展93
五、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95
第四章 城乡统筹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98
第一节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借鉴与启示98
一、美国:多元复合模式98
二、德国:金字塔式合作金融体系101
三、日本:政府主导下的合作性金融体系103
四、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105
第二节 新乡市发展农村金融的创新实践108
一、农发行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108
二、农信社推进创新步伐,全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09
三、商业性金融多管齐下,积极探索支农建设新模式110
第三节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总体设计112
一、农村金融功能重构的目标设计112
二、农村金融功能重构的基本原则113
三、农村金融功能重构的基本思路114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116
一、农业银行定位县域经济,强化支农功能116
二、邮政储蓄银行商业化改革,促其长远发展118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119
四、拓展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122
五、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124
六、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126
七、引导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127
第五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分析130
第一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现实特征130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130
二、中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改革路径132
三、中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138
四、农民对现阶段农地制度的认知140
第二节 中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经济效率142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正效应142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负效应145
第三节 中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社会效率148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正效应148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负效应150
第四节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问题153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确153
二、农民土地使用权不稳定且权能不够充分154
三、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导致土地流转制度困局155
四、耕地保护问题趋于严重156
五、城乡统筹趋势与城乡分治土地制度的矛盾日益突出156
第六章 城乡统筹中的农地制度创新158
第一节 相关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的演变及启示158
一、美国的农地制度及变迁158
二、日本的农地制度及变迁160
三、中国台湾地区的农地制度及变迁162
四、相关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变迁与改革的经验总结164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创新探索167
一、农地收益权的创新实践——两田制167
二、农地经营权的创新实践——土地租赁与土地股份合作制169
三、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实践——“四荒”使用权拍卖、农地反租倒包172
第三节 新乡市的农地制度创新实践175
一、统一规划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创新集约用地机制175
二、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保障,引导土地流转176
三、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促进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177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创新路径177
一、农地制度创新的环境分析177
二、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79
三、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181
四、农地制度创新的配套体系191
第七章 以金融创新推进农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地金融194
第一节 农地金融: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的有机结合194
一、农地金融的主要功能195
二、农地金融的实施前提是农地使用权的资本化196
三、农地金融业务的特征197
第二节 地票交易198
一、地票交易及其运行机制198
二、地票交易的创新之处200
三、地票交易中暴露的不足之处201
第三节 农地信托203
一、农地信托的含义及特征203
二、农地信托的运作机理及运作模式205
三、农地信托的创新意义及实践中的问题208
第四节 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211
一、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质及创办模式211
二、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效果213
三、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15
四、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的再思考216
第五节 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217
一、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的内涵与运作流程217
二、国内实践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的雏形——江津模式220
三、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的意义与可行性222
第六节 对河南省新乡市的启示223
一、宏观层面: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系统,制定城乡互动、市场互动、人才互动、资源共享的协调发展机制223
二、中观层面:大力发展农地金融业务,搭建农地流转的地方金融支持体系225
三、微观层面:创新农地金融产品,充分运用信托、地票、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深化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地制度改革229
参考文献230
后记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