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土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土壤学
  • 贾建丽,于妍,王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3350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环境土壤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土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环境特点及其功能1

一、土壤环境1

二、土壤环境特点1

三、土壤环境与其他圈层的关系2

四、土壤环境功能3

第二节 土壤质量及土壤环境问题3

一、土壤质量3

二、土壤环境问题5

第三节 环境土壤学的发展与研究内容6

一、环境土壤学的产生与发展6

二、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内容7

三、环境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8

思考题8

第二章 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9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环境生态意义9

一、土壤矿物质10

二、土壤有机质12

三、土壤水溶液19

四、土壤气体21

五、土壤生物23

第二节 土壤性质26

一、土壤物理性质26

二、土壤化学性质32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37

第三节 土壤的形成40

一、形成因素41

二、土壤形成过程43

思考题44

第三章 土壤污染及其评估45

第一节 土壤污染概述45

一、土壤污染定义45

二、土壤污染来源47

三、土壤污染的产生与发展48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特点与危害49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49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50

第三节 土壤污染诊断52

一、土壤污染诊断主要方法52

二、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54

三、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研究进展57

第四节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58

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概念与发展58

二、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类型59

三、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方法61

第五节 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66

一、土壤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成66

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8

思考题70

第四章 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特点71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73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73

二、土壤主要重金属种类76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76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77

第二节 土壤有机污染物78

一、农药79

二、多环芳烃83

三、石油烃84

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86

第三节 土壤放射性污染89

一、土壤放射性污染来源89

二、土壤放射性污染特点90

三、土壤放射性污染危害90

思考题92

第五章 土壤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93

第一节 土壤环境中物质的运移93

一、土壤溶质运移现象93

二、土壤溶质运移机理94

三、土壤溶质运移模型96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98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98

二、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1

第三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04

一、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4

二、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5

思考题108

第六章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09

第一节 污染土壤修复概念与分类110

第二节 物理修复技术111

一、物理分离技术111

二、翻土与客土技术112

三、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113

四、固化/填埋技术115

五、热解吸修复技术117

第三节 化学修复技术121

一、化学改良技术122

二、化学氧化技术123

三、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126

四、化学淋洗技术127

五、溶剂浸提技术129

六、电动修复技术130

第四节 生物修复技术134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134

二、植物修复技术145

三、动物修复技术150

第五节 修复技术集成153

一、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153

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153

三、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技术154

四、物化(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集成154

五、修复技术集成应用案例155

第六节 各修复技术的综合比较156

第七节 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实践157

思考题158

第七章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及其主要流程161

一、污染场地筛选与登记161

二、污染场地调查161

三、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与修复目标确定162

四、污染场地修复164

五、污染场地后监测167

第三节 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9

一、我国污染场地管理现状169

二、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70

思考题171

实验部分172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72

实验二 土壤粒径测定与质地分析175

实验三 土壤含水率测定176

实验四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177

实验五 土壤腐殖质的测定179

实验六 土壤pH值的测定181

实验七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183

实验八 土壤微生物FDA活性的测定185

实验九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186

实验十 土壤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189

附录1 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190

附录2 我国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土壤质量指导值192

参考文献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