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乳腺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乳腺外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867891.jpg)
- 巩涛主编;张景华,张静,张新平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5399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乳房疾病-外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乳腺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乳腺疾病学3
第一章 乳腺外科学发展简史3
第二章 乳腺的发育、解剖和生理11
第一节 乳腺的发育和演变11
一、胚胎期11
二、幼儿期11
三、青春期12
四、月经期12
五、妊娠和哺乳期13
六、更年期和老年期15
第二节 乳腺的解剖15
一、乳房的位置与外部形态15
二、乳腺的组织结构16
三、乳腺的血液供应18
四、乳腺的神经21
五、乳腺的淋巴引流22
第三节 乳腺与内分泌生理的关系26
一、乳腺与垂体前叶素的关系26
二、乳腺与垂体后叶素的关系27
三、乳腺与卵巢激素的关系28
四、乳腺与肾上腺皮质的关系29
五、乳腺与甲状腺的关系29
六、乳腺与胎盘的关系30
七、乳腺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关系30
第三章 乳腺疾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31
第一节 乳腺疾病的病史31
一、现病史31
二、既往史31
三、月经与婚育史31
四、家族史32
第二节 乳腺疾病的症状33
一、乳腺肿块33
二、乳腺腺体的局限性增厚33
三、乳腺疼痛34
四、乳头溢液34
五、乳房皮肤的改变34
六、乳房轮廓的改变35
七、乳头的改变35
八、腋窝淋巴结肿大及上臂水肿35
九、乳腺癌远处转移的表现35
第三节 乳腺病变的体检36
一、乳房的自我检查法36
二、乳房的正规检查法37
第四节 乳腺病变超声检查39
一、检查方法39
二、正常乳腺声像图表现39
三、常见乳腺病变声像图表现40
四、超声介导下乳腺疾病的治疗42
第五节 乳腺病变近红外线扫描43
一、检查方法43
二、正常乳腺的表现43
三、乳腺增生的表现43
四、急性乳腺炎的表现44
五、乳腺其他良性病变的表现44
六、乳腺良性肿瘤的表现45
七、乳腺癌的表现45
第六节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及影像引导下的活检技术45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45
二、正常乳腺影像学表现49
三、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51
四、乳腺疾病影像学表现54
五、X线引导下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活检65
六、超声、钼靶和MRI检查的比较研究66
第七节 乳腺病变的病理学诊断方法67
一、细胞学诊断方法67
二、组织学诊断方法71
三、常用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及评价73
第四章 乳腺先天畸形、炎症和外伤76
第一节 乳腺畸形76
一、乳腺的先天畸形76
二、乳腺的异常发育77
三、乳腺畸形的诊断和治疗77
第二节 乳腺炎性疾病78
一、乳头炎78
二、乳晕炎78
三、急性乳腺炎78
四、慢性乳腺炎82
五、乳房皮脂腺囊肿82
六、乳腺结核82
七、乳腺结节病84
八、乳腺寄生虫病84
九、乳腺真菌病86
十、乳房传染性软疣87
十一、乳房硬皮病87
十二、乳房湿疹88
十三、乳腺的其他炎性疾病89
第三节 乳腺肉芽肿90
一、病因90
二、病理90
三、临床表现90
四、特殊检查90
五、诊断91
六、鉴别诊断91
七、治疗91
第四节 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91
一、病因91
二、病理92
三、临床表现92
四、诊断92
五、治疗92
第五章 乳腺肥大性病变93
第一节 女性乳腺肥大症93
一、儿童型乳腺肥大症93
二、成人型乳腺肥大症(巨乳腺症)99
第二节 男性乳腺肥大症101
一、发病率101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102
三、病理104
四、临床表现104
五、临床类型104
六、诊断105
七、鉴别诊断105
八、治疗106
九、预后107
第六章 乳腺增生症108
第一节 病因108
第二节 病理及临床表现108
一、乳痛症109
二、乳腺腺病110
三、乳腺囊性增生症110
四、乳腺纤维性病111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11
一、检查111
二、诊断112
三、鉴别诊断112
第四节 治疗113
第五节 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的关系114
第七章 乳腺其他非肿瘤性病变116
第一节 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116
一、病因和病理116
二、病程分期117
三、临床分型117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117
五、鉴别诊断118
六、治疗119
第二节 积乳囊肿120
一、病因和病理12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20
三、鉴别诊断121
四、治疗122
第八章 乳腺良性肿瘤123
第一节 乳腺纤维腺瘤123
一、发病率123
二、病因123
三、病理123
四、纤维腺瘤与癌变124
五、临床表现124
六、特殊检查125
七、诊断125
八、鉴别诊断126
九、治疗126
十、预后126
第二节 乳管内乳头状瘤126
一、发病率127
二、病因127
三、病理127
四、临床表现127
五、特殊检查128
六、诊断129
七、鉴别诊断129
八、治疗129
九、预后130
第三节 乳腺其他良性肿瘤130
一、乳腺脂肪瘤130
二、乳腺平滑肌瘤131
三、乳腺海绵状血管瘤131
四、乳腺淋巴管瘤131
五、乳腺错构瘤131
六、乳腺神经纤维瘤132
七、乳腺良性间叶瘤132
八、乳腺颗粒细胞瘤132
九、乳腺汗腺腺瘤132
十、乳腺软骨瘤和骨瘤133
十一、乳房皮肤痣133
第九章 乳腺癌134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134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34
二、乳腺癌与地区分布和种族的关系135
三、年龄136
第二节 乳腺癌的病因学137
一、病毒因素137
二、遗传和家族史137
三、内分泌因素138
四、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良性乳腺疾病140
五、月经、婚姻因素141
六、生育、哺乳因素142
七、膳食因素143
八、辐射因素与化学物质144
九、免疫因素144
十、其他因素145
第三节 乳腺癌的发病机理146
一、乳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46
二、与乳腺癌有关的重要细胞信号传导途径149
三、乳腺癌细胞周期与凋亡调控155
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159
第四节 乳腺癌的分类、病理及分级164
一、乳腺癌的分类164
二、乳腺癌病理170
三、乳腺癌组织学分级179
四、病理学检查对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意义180
第五节 乳腺癌的临床过程183
一、乳腺癌的自然过程183
二、乳腺癌的分期187
第六节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193
一、乳腺肿块193
二、皮肤改变194
三、乳头、乳晕改变194
四、乳腺疼痛195
五、乳房周围组织侵犯195
六、癌瘤沿淋巴道扩散的表现195
七、上肢淋巴水肿196
八、癌瘤沿血道扩散的表现196
第七节 乳腺癌的诊断197
一、病史197
二、查体197
三、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198
四、生化学标志检查201
第八节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203
一、乳腺导管扩张203
二、浆细胞性乳腺炎204
三、乳腺结核204
四、急性乳腺炎204
五、慢性纤维性乳腺炎204
六、乳房脂肪坏死205
七、乳腺纤维腺瘤和巨纤维腺瘤205
八、乳腺囊性增生病205
九、硬化性腺病206
十、积乳和乳腺囊肿206
十一、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06
十二、乳房湿疹206
十三、乳腺肉瘤207
十四、腋窝慢性淋巴结炎207
十五、肋骨肿瘤207
十六、继发于其他器官的乳腺转移性肿瘤208
十七、男性乳腺肥大症208
第九节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208
一、手术治疗目的与方法208
二、手术治疗原则209
三、手术方法210
四、手术评价210
五、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217
第十节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219
一、放射治疗发展简史219
二、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219
三、与临床放疗有关的概念221
四、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24
五、放射治疗方法226
六、放射治疗方案230
七、放射治疗效果233
八、放射反应及并发症237
九、影响预后的因素239
十、放射治疗的研究方向240
第十一节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242
一、肿瘤化疗的药理学基础及分类243
二、化疗药物的应用原则245
三、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常用方案248
四、复发或转移乳腺癌化疗的常用方案254
五、乳腺癌化疗耐药的问题256
第十二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257
一、卵巢去势258
二、肾上腺和垂体切除术260
三、雌激素治疗260
四、雄激素治疗261
五、孕激素治疗261
六、糖皮质激素治疗262
七、抗雌激素治疗262
八、药物性肾上腺切除265
九、抗催乳激素265
十、芳香化酶抑制剂265
十一、内分泌治疗的地位269
十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方向270
第十三节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270
一、新辅助化疗271
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277
三、新辅助治疗后组织学和细胞学改变279
四、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反应的分级标准280
五、病理完全缓解的定义280
六、术前和术后标本的取材方法281
第十四节 乳腺癌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序贯问题281
一、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281
二、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281
三、局部复发或转移乳腺癌的姑息性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282
第十五节 乳腺癌的生物调节和基因治疗283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分类283
二、癌基因封闭——反义基因治疗284
三、基因导入285
四、基因修饰286
五、免疫基因治疗286
六、多基因联合治疗286
七、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287
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88
第十六节 乳腺癌的物理治疗291
一、肿瘤热疗的作用机理291
二、影响肿瘤热疗作用的因素292
三、物理治疗的常用方法293
四、物理治疗合并放疗、化疗的杀癌效应299
五、问题与展望302
第十七节 乳腺癌的中医中药治疗303
一、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303
二、病因病机304
三、临床表现304
四、治则305
五、辨证施治309
第十八节 复发性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312
一、手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312
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317
第十九节 乳腺癌介入化疗326
一、介入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26
二、介入化疗的优势326
三、介入化疗的解剖学基础和方法327
四、介入化疗方案的选择328
五、介入化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328
六、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动脉介入化疗329
第二十节 乳腺癌对症支持治疗330
一、乳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331
二、骨髓抑制和感染333
三、凝血异常335
四、化疗的远期毒性反应336
五、肿瘤的急症处理336
第二十一节 乳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342
一、局部与全身并重原则343
二、分期治疗原则343
三、个体化治疗原则343
四、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并重原则343
五、成本与效果并重原则344
六、中西医并重的原则344
第二十二节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评价345
一、客观评价346
二、主观评价348
三、WHO近期疗效评价标准348
四、中远期疗效标准349
五、常用临床试验终点概念350
第二十三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350
一、易患乳腺癌的心理因素351
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351
三、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353
第二十四节 乳腺癌的预后354
一、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临床因素355
二、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与预后356
三、肿瘤甾体激素及生物学标记物测定与预后356
四、肿瘤增长的速度与预后357
五、腋窝淋巴结状态357
六、前哨淋巴结状态和骨髓微转移与预后357
第二十五节 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关系366
一、ER的生化特性及作用机制366
二、影响ER阳性率的因素369
三、ER测定与内分泌治疗372
四、ER与预后的关系374
第二十六节 乳腺癌的预防375
一、病因及发病学的预防(一级预防)375
二、提倡乳腺癌“三早”(二级预防)375
三、提高生存率、促进患者康复(三级预防)378
第二十七节 乳腺癌的循证医学与伦理379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379
二、循证医学的方法学381
三、循证医学临床实践384
四、乳腺癌的循证医学实践384
五、循证医学的哲学启示385
六、乳腺癌治疗中的伦理学387
第十章 几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391
第一节 乳腺湿疹样癌391
一、发病率391
二、病理391
三、组织发生391
四、临床表现392
五、特殊检查392
六、诊断393
七、鉴别诊断393
八、治疗394
九、预后394
第二节 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394
一、发病率394
二、临床表现395
三、特殊检查395
四、诊断396
五、鉴别诊断396
六、治疗396
七、预后397
第三节 炎性乳腺癌397
一、发病率397
二、病理398
三、临床表现398
四、辅助检查398
五、诊断399
六、鉴别诊断399
七、治疗399
八、预后400
第四节 隐匿性乳腺癌400
一、发病率400
二、病理401
三、临床表现401
四、特殊检查401
五、诊断402
六、鉴别诊断403
七、治疗403
八、预后403
第五节 副乳及异位乳腺癌403
一、发病率404
二、病理404
三、临床表现40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04
五、治疗404
六、预后405
第六节 双侧乳腺癌405
一、发病率405
二、发病年龄405
三、高危因素405
四、双侧乳腺癌的诊断406
五、对侧乳腺的处理与预后406
第七节 乳头状癌或乳头状囊腺癌407
一、发病率407
二、病理407
三、临床表现407
四、特殊检查408
五、诊断408
六、治疗408
七、预后408
第八节 乳腺小管癌408
一、发病率409
二、病理409
三、临床表现409
四、特殊检查40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09
六、治疗410
七、预后410
第九节 包裹样乳腺癌410
一、发病率410
二、病理410
三、临床表现410
四、诊断411
五、鉴别诊断411
六、治疗411
七、预后411
第十节 源自纤维腺瘤性癌411
一、发病率411
二、病理412
三、临床表现412
四、诊断412
五、治疗及预后412
第十一节 儿童期乳腺癌412
一、病理413
二、临床表现41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13
四、治疗及预后413
第十二节 老年乳腺癌413
一、发病率414
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414
三、治疗414
四、预后415
第十三节 青年乳腺癌415
一、发病率415
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415
三、治疗及预后416
第十四节 遗传性和家族性乳腺癌416
一、发病率417
二、高危因素417
三、普查措施418
四、预防419
第十一章 男性乳腺癌421
一、发病率421
二、危险因素421
三、病理421
四、临床表现422
五、辅助检查422
六、诊断423
七、鉴别诊断423
八、治疗424
九、预后426
第十二章 乳腺肉瘤427
第一节 概述427
一、发病率427
二、病理学特点427
三、临床特点427
四、影像学检查428
五、治疗特点428
六、预后429
第二节 乳腺叶状囊肉瘤429
一、命名429
二、病因429
三、病理430
四、临床表现431
五、辅助检查431
六、诊断432
七、鉴别诊断432
八、治疗433
九、预后434
第三节 乳腺纤维肉瘤434
一、病理434
二、临床表现434
三、诊断435
四、鉴别诊断435
五、治疗435
六、预后435
第四节 乳腺脂肪肉瘤435
一、病因435
二、病理436
三、临床表现436
四、诊断436
五、鉴别诊断436
六、治疗436
七、预后436
第五节 乳腺恶性淋巴瘤437
一、发病率437
二、病因437
三、病理437
四、临床表现438
五、诊断438
六、鉴别诊断439
七、治疗439
八、预后439
第六节 乳腺癌肉瘤439
一、病因440
二、病理440
三、临床表现440
四、诊断440
五、治疗441
六、预后441
第七节 其他乳腺肉瘤441
一、乳腺血管肉瘤441
二、乳腺骨肉瘤443
三、乳腺软骨肉瘤444
四、乳腺平滑肌肉瘤445
五、乳腺横纹肌肉瘤445
六、乳腺淋巴管肉瘤446
七、乳腺髓外浆细胞瘤447
八、乳腺白血病447
九、乳腺混合型肉瘤448
十、乳腺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448
十一、乳腺间质肉瘤449
第二篇 乳腺手术学453
第十三章 乳腺外科手术麻醉453
第一节 与乳腺外科手术麻醉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453
一、乳腺区域解剖及乳腺的神经支配453
二、颈段及上胸段椎管的解剖生理特点453
第二节 乳腺外科手术麻醉前准备454
一、一般性准备454
二、麻醉及手术耐受力的评估454
三、麻醉前用药455
四、麻醉方法选定原则457
第三节 乳腺外科手术的局部麻醉457
一、乳腺区域麻醉457
二、肋间神经阻滞458
三、硬膜外间隙阻滞458
四、局麻药的不良反应461
第四节 乳腺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462
一、静脉全麻技术实施462
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实施463
三、麻醉期间常用监测464
第五节 乳腺外科手术的术后管理465
第六节 日间(非住院)手术麻醉简介465
一、日间手术基本概念465
二、乳腺疾病日间手术适应证465
三、日间手术实施临床径路465
第七节 癌症疼痛治疗468
一、癌症疼痛的病因及分类468
二、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估468
三、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471
四、癌痛治疗472
第十四章 乳腺的手术479
第一节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479
一、适应证479
二、术前准备479
三、麻醉、体位479
四、手术步骤479
五、术中注意事项480
六、术后处理481
第二节 乳腺区段切除术481
一、适应证481
二、术前准备481
三、麻醉、体位481
四、手术步骤481
五、术中注意事项482
六、术后处理482
第三节 乳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483
一、适应证483
二、术前准备483
三、麻醉、体位483
四、手术步骤483
五、术中注意事项483
六、术后处理483
第四节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483
一、适应证483
二、术前准备483
三、麻醉、体位484
四、手术步骤484
五、术中注意事项484
六、术后处理485
第五节 乳腺瘘管的手术方法485
一、适应证485
二、术前准备485
三、麻醉、体位485
四、手术步骤485
五、术后处理485
第六节 乳房单纯切除术486
一、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486
二、乳房单纯切除术487
第七节 乳腺癌根治切除术488
一、适应证488
二、禁忌证488
三、术前准备489
四、麻醉、体位490
五、手术步骤490
六、术中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494
七、术后处理495
第八节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496
一、乳腺癌的胸膜外扩大根治术498
二、乳腺癌的胸膜内扩大根治术500
第九节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02
一、保留胸大肌的简化根治切除术503
二、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05
三、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07
第十节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507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507
二、部分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除术508
第十一节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10
一、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10
二、前哨淋巴结的活检方式511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应注意的问题513
四、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病理检查注意事项514
第十二节 乳腺疾病乳腔镜手术515
一、乳腺原发肿瘤的乳腔镜手术515
二、腋窝清扫的乳腔镜手术517
第十三节 乳头内陷矫正术519
一、适应证519
二、术前准备519
三、麻醉519
四、手术方法519
五、术后处理521
第十四节 隆乳术521
一、隆乳术的分类521
二、适应证522
三、术前准备523
四、麻醉523
五、手术步骤523
六、术中注意事项526
七、术后处理526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526
第十五节 乳房缩小成形术528
一、适应证529
二、术前准备529
三、手术设计529
四、麻醉530
五、体位530
六、手术方法530
第十六节 垂乳矫正术536
一、术前准备536
二、麻醉536
三、手术方法536
四、并发症537
第十七节 乳房再造术538
一、乳房再造的历史538
二、乳房再造的时机539
三、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适应证539
四、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形式和种类540
五、Ⅱ期乳房再造术541
六、乳腺癌切除术后即时乳房再造554
第十五章 乳腺疾病的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处理559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559
一、思想准备559
二、全身情况的评估559
三、手术前1~3d及当日的准备561
四、特殊准备563
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569
一、一般处理569
二、乳腺疾病手术并发症的防治571
第三节 乳腺疾病的护理576
一、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576
二、化疗和放疗的护理576
三、临终护理577
第四节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的康复578
附录1 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581
一、病史581
二、症状581
三、体格检查583
四、特殊检查584
五、乳房肿块的常见疾病诊断要点586
附录2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处理593
一、发病率593
二、病因593
三、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593
附录3 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596
附录4 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年9月)597
附录5 普通无症状人群乳腺癌普查指南601
附录6 乳腺疾病的误诊误治与防范604
一、误诊误治与医疗纠纷604
二、乳腺癌诊治中的医学法律问题606
三、乳腺疾病典型病例误诊的点评608
附录7 乳腺癌相关信息网站610
一、著名的肿瘤合作研究组织和学术协会网站610
二、肿瘤学常用工具网站610
三、中国肿瘤网站611
附录8 乳腺癌治疗的疗效评价612
一、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612
二、RECIST疗效标准612
三、WHO骨转移疗效评价标准613
四、Kamofsky评分标准613
五、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614
附录9 几种常见药物简介615
一、来曲唑615
二、替加氟616
三、吡柔比星616
四、平消胶囊617
五、拜复乐618
六、复方苦参注射液621
附录10 缩略语623
一、中英文对照表623
二、常用化疗方案634
参考文献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