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文学演变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唐代文学演变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882491.jpg)
- 李从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138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代文学演变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阶段 唐初至前盛唐阶段3
第一章 唐初文学“雅正”时代3
第一节 文学“雅正”时代的特定条件——崛起时代下的早产儿3
第二节 “雅正”时代的文学理论4
一 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和抽象性4
二 一代英主的中庸文学观6
第三节 文学“雅正”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7
一 宫体诗向宫廷诗的过渡7
二 主观精神的苏醒10
三 个性在时代共性中泯灭12
四 复归的二重性15
第四节 文学、时代、个人17
一 茫然与徘徊18
二 从宫廷到遁世者之间遗憾的空白19
三 历史的惰性20
第二章 “四杰”和文学勃兴时代22
第一节 文学勃兴时代的特定条件23
一 让变革快来吧23
二 应运而生25
第二节 勃兴时代的文学理论27
一 差距28
二 一场对现实与传统的挑战30
三 这是一副古老的盔甲31
四 文学之舟驶向的三种境界33
第三节 文学勃兴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35
一 主观的野火需要客观的荒原35
二 主观的瀑布向着失望的深渊跌落39
三 开拓42
四 六朝的余韵,并没有终止47
第四节 时代、文学、个人49
一 大器,终需晚成49
二 一个并非错误的编排次序52
三 文学,永久更新的活火54
第三章 陈子昂和文学“复古”时代56
第一节 文学“复古”时代的特定条件56
一 前驱者的踪迹是可寻的56
二 叵测政治的投影57
第二节 “复古”时代的文学理论60
一 射向齐梁诗风的两支利箭61
二 向后退,正是为了更好地跳跃63
三 实践追上了奔逸的理论之马64
第三节 文学“复古”时代的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65
一 被现实的荒漠吞噬的主观精神之河65
二 古调独弹69
三 形式在空洞内容的组合中趋向完善73
四 诗人的目光,开始凝视了75
第四节 个人、时代、文学77
一 伟大的孤独者78
二 历史的误会80
三 崇高的诗源于崇高的心灵83
四 时代的继承和被继承的时代86
第四章 龙、云、开元之际文学渐变时代89
小序 这是一个独立的文学时代89
第一节 文学渐变时代的特定条件91
一 沉湎于歌舞的“中兴”时代91
二 正是海日初升的时候93
第二节 文学渐变时代创作面貌的展示95
一 卓然成调的江左新声96
二 盛唐诗苑的门户被推开了99
第三节 文学渐变时代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101
一 奇怪,这一页是空白102
二 岩浆在地壳下搏动104
三 悲歌中跳动着希望的音符106
四 从亚当到夏娃108
五 山水田园奏鸣的序曲111
第四节 文学、时代、个人114
一 火是活火,水也是活水115
二 时代的熏染118
三 夏娃为什么出现在文学的伊甸园中122
四 文学面貌与文学创作者的“基因”构成125
第二阶段 盛唐至后盛唐阶段131
第五章 李白和盛唐文学繁荣时代131
第一节 文学繁荣时代的特定条件131
一 哦,盛世之巅的大唐帝国131
二 百川在这里交汇135
三 这是一个开放和豪奢的时代137
四 诗神与她的艺术姊妹140
五 厄运,在盛世的顶上徘徊143
第二节 繁荣时代的文学理论148
一 一条河流,向两处流淌148
二 诗的完美与审美151
三 历史回顾中的偏激与公允154
第三节 文学繁荣时代创作面貌的展示158
一 诗国里的浪漫世界158
二 诗国里的清澹世界163
三 诗国里的现实世界167
四 诗国里的大荒世界170
五 诗国的毗邻世界173
第四节 文学繁荣时代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176
一 理想的自我176
二 苦闷的自我182
三 失望的自我187
四 转折的自我192
第五节 个人、时代、文学201
一 和谐等于不朽201
二 盛唐诗歌的作者是盛唐诗人203
三 “基因”207
四 生活的漩涡213
五 君主与文学216
第六章 杜甫和文学转折时代221
第一节 文学转折时代的特定条件222
一 由盛世到废墟222
二 伦理道德的崩溃225
三 中兴的幻影228
第二节 转折时代的文学理论230
一 一根陈旧的长矛230
二 诗论的内向233
三 请各自归位吧,文学的偶像们236
第三节 文学转折时代创作面貌与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242
一 无情的鞭挞再加上十重诅咒243
二 不幸时代的哀歌247
三 志在平乱的爱国忧愤253
四 改良思想的形成258
五 儒家思想的变异265
六 反思267
七 文学中的伦理特征275
八 理性的失落280
第四节 个人、时代、文学284
一 不该出现的和应该出现的285
二 “大力者”的存在287
三 人的双脚总是站在现实的大地上291
四 历史的必然与偶然293
五 纵然是悲剧,也是伟大的296
第三阶段 中晚唐阶段303
第七章 中唐前期文学二元过渡时代303
第一节 文学二元过渡时代的特定条件303
一 废墟上的失乐园303
二 皇天后土的倾塌307
三 魔鬼与天帝平分了世界309
第二节 二元过渡时代的文学理论313
一 复归与第二意境313
二 加在散文头上的重冕318
第三节 文学二元过渡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321
一 对六朝的复归322
二 意境在美的回旋中展现324
三 肤浅的反思327
四 有限的乱离之声与边塞之歌329
五 散文的伦理色彩与功利倾向336
第四节 文学、时代、个人340
一 不幸与不争340
二 被称作才子的一群342
三 文学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346
第八章 中唐文学复兴时代350
第一节 文学复兴时代的特定条件351
一 酿变,总是从最深处开始的351
二 王朝的“中兴”356
三 颓运中的宗法观念358
第二节 复兴时代的文学理论362
一 “道”362
二 “变”365
三 为时还是为文369
第三节 文学复兴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373
一 文学的第二次繁荣373
二 一个稀奇古怪的时代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人379
三 都市文学的兴起385
四 背弃395
五 思想的复苏400
六 古文运动的文学之美406
第四节 个人、时代、文学412
一 圣贤的降临412
二 酿造生活的人415
三 在诗人面前,展现出第三世界419
四 古今两垒的第一次大对抗422
五 理性与个性的毁灭424
第九章 晚唐文学感伤时代428
第一节 文学感伤时代的特定条件428
一 颓运不再是潜伏的怪兽429
二 平衡遭到了破坏432
三 毒水的诱惑435
第二节 感伤时代的文学理论438
一 观念与实践的差距438
二 心灵的旋律442
第三节 文学感伤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445
一 补天,只是神话中才有445
二 到遗址来的,并不都是为了怀古451
三 空茫、空茫、空茫……这就是人生459
四 两种美的追求466
五 降生在富贵世界里的“尤物”474
第四节 时代、文学、个人480
一 流水去了,落花去了,春也去了480
二 人啊,你是多么的软弱483
三 除了变,一切都不能长久486
四 唐代文学天空中的晚霞489
第十章 唐末文学衰变时代492
第一节 文学衰变时代的特定条件492
一 恶性发作的连带性492
二 厄运的降临493
第二节 衰变时代的文学理论495
一 一支带有功利绳子的文学之弋495
二 幽谷美人497
第三节 文学衰变时代创作面貌和创作思想趋势的展示499
一 是哀歌,也是挽歌500
二 对僵尸挥动的鞭子502
三 朝不同方向走着,一群绝望的人505
四 那奔腾的河流,下游却是枯水509
第四节 时代、文学、个人513
一 一个缺乏个性的时代513
二 在墓穴中举办的酒宴516
三 失调518
附录一 底本与主要参考书目522
附录二 关于引文的某些校勘说明524
后记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