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中朝补气血养五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中朝编著;汉竹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936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补气(中医)-养生(中医);补血-养生(中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吴中朝补气血养五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调补气血,百病皆可自愈18
五脏18
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19
人有气,才能有生命19
没有血,五脏就会“大罢工”22
气血充足,才能远离疾病24
调补气血,关键是平衡五脏25
脾是气血的“加工厂”25
肾是气血的“银行”26
心是气血运行的“发动机”27
肺是分配气血的“管家”28
肝是气血运行的“枢纽”29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路线”30
一天之中气血运行路线30
第二章 教你如何判断并调补气血34
气血失调的表现34
判断气血是否充足要“五看”35
看面部35
看舌象36
看手掌37
看双脚38
看精力38
居家保健,这样调补气血39
按摩:经络通了,气血就通了39
刮痧:把瘀滞气血刮畅通42
艾灸:用灸热温通促生气血44
穴位贴敷:调理气血祛寒气46
食疗:把失调气血吃回来47
第三章 心是鱼,气血是水,气血充足让心“如鱼得”50
心脏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50
心痛补心气,活心血51
常按心经、心包经、肝经上的穴位52
多吃桃仁、三七、红花等可化瘀的食物53
不能忽视的养生小细节53
心悸安抚心悸需养血54
多吃红枣、鸡心、猪血等养心食物54
民间小偏方——伏神炖猪心54
常按心包经上的穴位55
头晕让心“回家”养养神56
头晕食疗方56
常按头部的穴位57
压灸百会穴,每天1次58
用手指点按耳穴58
开天窗,鸣天鼓59
头痛气血流畅则不痛60
头部刮痧,每天10分钟60
按照不同的疼痛部位,循经取穴按摩61
用艾条温灸疼痛部位62
健忘常梳头,不糊涂63
健忘要吃松子仁鸡心63
常按任督二脉、心经、心包经上的穴位及背俞穴64
梳头健脑有讲究65
十指叩头通经络65
失眠把心管好可安眠66
常按肝经、胃经上的穴位67
找准穴位做贴敷,效果更佳69
神经衰弱健康隐患在气虚70
早晚梳头各100遍70
常按心经、脾经上的穴位及背俞穴71
重点艾灸脾经,脾旺则气血足73
穴位贴敷,双倍的保健效果73
突发性耳聋随时消“气”防耳聋74
耳部艾灸有窍门74
常按少阳经上的穴位75
盗汗益气养阴止出汗77
盗汗食疗方77
常按肾经上的穴位78
在穴位贴敷中药,效果倍增79
自汗以气敛汗效果好80
这样吃,可辅助治疗自汗80
常按经、脾经及肾经上的穴位81
第四章 肺为娇脏,需“小心伺候”84
肺脏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84
咳嗽宣通肺气显神奇85
顺经按摩补肺气,逆经按摩清肺热85
常按肺经、大肠经上的穴位86
取胸背部穴位做贴敷88
止咳首选贝母粉88
感冒身体自有感冒大药89
将黄岑、苏叶、防风水煎,进行熏吸89
常按肺经、大肠经上的穴位90
哮喘关键在于通气道92
巧选穴位和中药,穴位贴敷效倍增92
常按肺经、任脉的穴位及背俞穴93
过敏性鼻炎补足肺气不过敏95
过敏性鼻炎饮食禁忌95
随身携带自制的防过敏药物95
常按肺经、大肠经、小肠经的穴位及背俞穴96
在肺俞穴、大椎穴及风门穴上,用药物贴敷97
依次温灸百会穴、足三里穴及肺俞穴97
痤疮肺气通则“痘痘”除98
痤疮食疗方98
常按肺经、大肠经及胃经上的穴位99
耳尖放血治疗丘疹型痤疮100
轻柔的面部刮痧法100
在背部常刮痧拔罐,可清热祛毒100
针对不同痤疮的穴位贴敷方101
中药做面膜敷脸101
第五章 肾为先天之本,需悠着点儿使用104
肾脏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104
尿路结石重在调肾与膀胱之气105
尿路结石食疗方105
常按肾经、脾经、三焦经的穴位106
耳穴按摩,疏利三焦气机107
大量饮水后跳跃,让结石动起来107
轻轻敲打肾与膀胱的部位107
多吃利尿食物,并加点盐107
尿频、小便失禁固涩小便靠肾气108
温灸百会,为肾与膀胱加热108
温熨腰骶部,缓解尿频108
药敷丹田,通三焦之气108
常按任脉、肾经、脾经及背俞穴109
骨质疏松补益肾气壮筋骨110
补肾食物首选带壳、筋类或黑色食物110
常按任脉、肾经及背俞穴111
耳鸣、耳聋肾精足则耳聪目明112
轻叩耳周驱耳鸣112
耳鸣患者饮食宜忌112
常按肝经、胆经、肾经穴位113
气道通了,耳窍便通114
常拍上下肢外侧的少阳经114
水肿别让肾成为“蓄水池”115
凉拌西瓜皮消水肿115
常灸肾经、脾经及背俞穴116
拔罐疗法除水湿117
保持低盐饮食的好习惯117
四款家常利水食谱117
头发问题与肾气有关118
多吃补肾生发的黑芝麻糊118
中药水煎后,取汁洗头118
常按头部穴位及背俞穴119
第六章 有脾气则生,后天养生先养脾122
脾脏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122
胃脘痛改善胃腑环境123
胃痛食疗方123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及肝经穴位124
用芳香药物贴穴位,可行气止痛125
五款养胃食谱125
胃下垂增强脾胃之气的托举力126
中药贴敷百会穴,每天半小时126
胃下垂食疗方126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的穴位及背俞穴127
六款能升阳举托的食谱128
打嗝胃气上逆是病因129
紧急止嗝法129
常按脾经、胃经及肝经上的穴位130
打嗝急性发作时,面部穴位显神效131
拍打背部膀胱经131
轻揉眼球止嗝法131
口腔溃疡口失所养,溃疡来找132
多吃清淡利水食物132
治口腔溃疡从健脾入手132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133
针刺中冲穴、厉兑穴134
药物外涂患处134
冲泡莲子心和黄芪,代茶饮134
痔疮调畅肛周的气血135
提肛收缩法,每天100~200次135
束线枯萎法,适合外痔患者135
药物外涂,防止痔疮肿大135
常按膀胱经、脾经、胃经及大肠经上的穴位136
腹泻避免脾受湿困137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138
在肚脐上隔盐灸,防治慢性腹泻139
三种脐疗法,止泻效果尤佳139
每天1次贴敷涌泉穴139
三款健脾止泻的食谱139
便秘肠道干燥惹的祸140
便秘患者饮食注意140
常按胃经、大肠经上的穴位141
随手压一压耳穴,多多益善143
在肚脐上贴生大黄、芒硝粉143
五款治疗便秘的食谱143
第七章 肝似“物流中心”,负责藏血和疏泄146
肝脏功能及其与气血的关系146
脂肪肝肝失疏泄是病源147
决明山楂饮,适合肝气郁结者147
常按肝经、胆经、脾经及胃经穴位148
轻松“转”掉脂肪肝149
四款理气化瘀的食谱149
肝硬化按摩、食疗防肝郁150
三款疏肝化瘀的食谱150
常按肝经、胆经上的穴位及背俞穴151
胆囊炎、胆结石不让肝受“苦”152
穴位贴敷,一两天换1次152
泥鳅豆腐汤清热利湿152
常按肝经、胆经及背俞穴153
随时随地按耳穴154
三款疏肝利胆的食疗方154
近视泻肝火、补肝血155
找相应的耳穴做贴敷155
用枸杞子、菊花自制滴眼液155
常按眼周穴位、肝经、胆经及背俞穴156
转眼珠提高视力157
三款养肝明目食谱157
第八章 养好肝、脾、肾,告别中老年疾病160
中老年人的气血特点160
高脂血症重点调理肝脾肾161
肾虚风热者喝杜仲苦丁茶161
常按脾经、肾经及任脉上的穴位162
长期坚持按压耳穴163
五款降脂通络的食疗方163
高血压眩晕与肝肾有关164
桑葚枸杞猪肝粥降血压164
常按肝经、胆经以及背俞穴165
按摩耳穴,每天数次166
三款降压茶166
冠心病别让心脉瘀阻168
刮痧预防冠心病168
常按心经、心包经的穴位169
有空就按一按耳穴170
四款化痰理气的食谱170
糖尿病从此不再“三多”171
常按脾经、胃经及背俞穴172
按摩耳穴,时间和次数不限173
三款食谱,预防糖尿病173
第九章 调养气血,女人的必修课176
女人一生的气血状况176
肥胖气血畅,脂肪消177
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节食177
精油按摩瘦腿法177
针对肥胖部位重点按摩178
任选3~5个耳穴进行按摩181
对肥胖局部拔罐,至皮肤潮红181
腰背、胸腹、肩臂及大骶部减脂可刮痧181
蒸浴减肥法181
三款减肥茶181
黄褐斑斑点和气血有关182
中药贴敷肚脐182
常按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及背俞穴183
轻轻叩击相应的皮肤184
多按压耳穴184
祛斑面膜,每周敷2次184
四款祛斑的食疗方185
面部皱纹气血不足则早衰186
适合经常按摩的耳穴186
不同部位的皱纹,按摩穴位也不同187
刮痧、咀嚼抗皱189
自制面膜,外敷皱纹处189
黑眼圈调畅眼周瘀滞的气血190
三款祛黑眼圈的食谱190
常按脾经、肾经、心经及背俞穴191
随时随地按压耳穴193
在家敷眼膜193
更年期综合征气血足则不适少194
预防更年期综合征194
加味逍遥丸预防更年期综合征194
常按肝经、脾经、心包经上的穴位195
耳穴按摩,多多益善196
疏调各经脉,缓解各种不适症状196
每天温灸20分钟,补益肝肾197
更年期女性的食疗方197
乳腺增生情志舒畅最重要198
乳腺增生自我检测方法198
刮痧防治乳腺增生198
常按肝经、胃经及背俞穴199
每天艾灸补脾肾200
药物外敷增生处200
用指腹按摩耳穴200
六款活血化瘀食谱201
痛经血不行经则痛202
用热盐袋温熨腰骶部202
随时随地按摩耳穴202
常按任脉、肝经、脾经的穴位203
每天艾灸1次,温肾助阳204
通过拔罐祛瘀血204
止痛经的食疗方204
盆腔炎疏散盆腔内的湿热205
耳穴这样按205
常按任脉、脾经的穴位206
适合不同类型患者的艾灸法207
辅助治疗盆腔炎的食疗方207
第十章 男性保健,气血畅达“学问多210
男人一生的气血状况210
调好肝脾肾,气血充盈防衰老211
饮食上要维护好身体的阳气211
日常的穴位保健法212
前列腺疾病与下焦湿、热、寒、瘀有关214
车前草茶助清热利尿214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的穴位215
每天温灸半小时216
中药水煎后熏蒸阴部216
热水瓶温热阴部216
中药浓煎,用药汁冲洗尿道口216
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再“英雄气短”217
经常随手按压耳穴217
常按任脉、肾经穴位及背俞穴218
采用艾灸疗法,补益脾肾219
五款补脾益肾食谱219
第十一章 家长注意,小孩子也会气血不调222
小孩的气血特点222
小儿反复感冒补益肺脾之气223
轻柔地按摩耳穴223
常按膀胱经、胃经、肺经穴位224
刮拭膀胱经、脾经及胃经的循行部位225
选对穴位常温灸225
四款防治感冒食谱225
小儿哮喘宣通肺气是关键226
小儿哮喘食疗方226
常按肺经、脾经、肾经穴位及背俞穴227
耳穴按摩或贴敷228
背部穴位贴敷止哮喘228
在肺经、膀胱经处轻轻刮痧228
五款止咳食谱229
父母注意,弄清哮喘原因再保健229
小儿厌食脾胃之气损伤所致230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禁忌230
治疗小儿厌食食疗方230
常按任脉、胃经上的穴位231
每天用中药贴敷肚脐3~5小时232
选背部穴位做贴敷232
在脾经、胃经、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刮痧232
这样按耳穴,可增强食欲232
三款开胃食谱233
小儿疳积调畅气血除积食234
每天做脐疗234
在涌泉穴、脾俞穴和胃俞穴做贴敷234
轻刮脾经、胃经的循行部位及背俞穴234
四款消食食谱235
小儿腹泻从调理脾胃着手236
小儿腹泻食疗方236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237
每天艾灸两三穴238
选对中药做脐疗239
三款止泻食谱239
小儿多动症孩子“多动”需滋阴240
小儿多动症饮食调理240
刮痧防治小儿多动症240
常按心经、肝经、肾经及背俞穴241
艾灸背俞穴、“神”穴、“风,穴243
四款补益肝肾食谱243
第十二章 顺应阴阳变化,四季养气血246
养生总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46
春夏多按阳经,秋冬多按阴经246
春捂、睡子午觉、食用温热食物等可养护阳气247
秋冬季节多吃防燥护阴的食物247
春养肝,以充分调动气血248
养肝食物有哪些248
“嘘”字功可明目护肝248
养肝还需学制怒248
夏养心,促进气血运行249
多吃养心安神的食物249
让身体适当出汗249
冬病夏治效果好249
秋养肺,以助收敛阴气250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250
皮肤保暖以养肺250
早卧早起,适度运动250
冬养肾、保持“冬眠”状态251
多吃进补食物251
身体保三暖251
多晒太阳多运动251
附录252
常见补气食物252
常见补血食物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