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X线诊断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X线诊断技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208436.jpg)
- 贵阳医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14115·59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X线诊断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X线的物理基础1
第一节X线的性质1
一、穿透性2
二、感光作用2
三、荧光作用3
四、电离作用4
第二节X线的产生4
四、漂洗及定影 (197
第一节投照条件的选择8
一、X线的质8
第二章各种投照技术8
二、X线的量9
三、阳极效应9
四、球管靶面的焦点11
五、感光效应12
第二节照片的辅助设备17
一、遮线筒17
二、滤线器18
第三节照片质量21
一、清晰度21
第四节投照前的准备22
二、对比度22
一、投照原则23
一、清除肠道气体和粪便常用的方法23
第五节投照原则的掌握和实际投照条件的运用23
二、训练病人23
二、投照条件25
第六节投照的步骤和顺序26
第七节常用术语和位置27
第八节四肢标准位置的投照32
一、投照注意事项32
二、上肢投照位置33
三、下肢投照位置53
第九节脊柱标准位置的投照73
一、脊柱表面定位73
二、投照位置74
三、膀胱造影 (275
三、膈下肋骨投照位置102
一、患者位置的标准107
二、曝光标准107
三、患者准备的标准107
第十节胸部标准位置的投照107
第十一节颅骨标准位置的投照119
第十二节 口腔部投照技术164
一、牙齿的名称164
二、牙齿简明代表法164
三、牙片165
四、照射方法165
第三章暗室技术178
第一节暗室设备178
一、房屋建筑要求178
二、设备181
三、X线胶片184
四、暗盒185
五、增感屏的结构及使用保护法186
六、洗片架189
七、裁片的方法189
第二节胶片的冲洗与处理193
一、装片193
二、夹片195
三、显影196
七、胶片的处理197
五、冲洗197
六、晾干或吹干197
第三节显影剂及定影剂198
一、显影剂198
二、定影剂206
第四节胶片质量的鉴定208
第四章各种特殊检查212
第一节特殊检查概说212
一、各种造影剂212
二、碘过敏试验219
三、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220
第二节支气管造影术222
第三节循环系统的造影检查232
一、心血管造影232
二、腹主动脉造影237
三、四肢动脉造影241
四、脾门静脉造影244
五、静脉造影248
六、心导管检查250
第四节消化系统特殊检查255
一、食道钡餐检查255
二、胃肠钡餐检查257
三、胃、十二指肠双重对比低张造影检查261
四、钡灌肠检查263
五、胆囊造影265
六、胆道引流管造影267
七、气腹造影268
一、分泌性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271
第五节泌尿系统特殊检查271
二、逆行肾盂造影274
四、尿道造影276
五、腹膜后充气造影277
第六节女性生殖系统280
一、骨盆测量280
二、胎盘的X线检查287
三、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289
四、盆腔充气造影检查291
第七节中枢神经系统特殊造影检查292
一、颈总动脉造影及椎动脉造影293
二、脑系充气造影和脑室碘剂造影298
三、脑血管造影与脑系充气造影的比较和应用选择306
四、椎管造影术308
第八节骨与关节X线特殊检查312
一、膝关节造影术312
二、髓核造影术316
第九节 口腔科及五官科特殊检查319
一、腮腺造影术319
二、泪道造影320
三、上颌窦造影321
四、眼内异物定位322
第十节瘘管造影术330
第十一节鼻咽部造影331
第十二节体层摄影术332
一、体层摄影基本原理332
二、体层摄影的装置332
三、体层摄影操作方法334
四、体层摄影的临床应用335
一、记波摄影的原理和构造340
第十三节记波摄影术340
二、记波摄影的方法341
三、正常心脏及大血管在连续式记波摄影片上的表现344
第五章透视检查及报告书写法346
第一节透视检查346
第二节胸部透视检查347
一、胸廓350
二、胸膜及叶间裂352
三、横膈357
四、纵隔360
五、肺部364
六、心脏及大血管373
第三节腹部透视检查376
一、消化道穿孔377
二、肠梗阻377
三、肠套叠378
四、泌尿系结石380
五、避孕环X线透视检查380
一、四肢骨折透视382
第四节四肢透视检查382
二、四肢软组织内金属异物透视383
第五节 X线照片报告书写法383
第六章X线的防护知识389
第一节放射线的剂量单位及最大容许剂量389
一、常用的剂量单位390
二、剂量单位及剂量率的换算390
三、容许剂量392
二、距离防护394
三、屏蔽防护394
一、时间防护394
第二节外照射防护的主要方法394
第三节X线屏蔽物和检查室的要求395
一、检查室的防护要求396
二、X线诊断机本身的防护要求397
第四节 X线检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防护措施398
第五节放射线的监测399
第六节 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关于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有关规定402
第七节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则和管理办法的有关条例404
第八节慢性放射性损伤及其治疗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