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213219.jpg)
- 锁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18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 研究意义1
序一[林凌]1
二 研究方法3
三 研究框架3
序二〔日〕[植草益]5
第一章 中小企业的概念5
第一节 相对性与绝对性5
一 中小企业的多重相对性6
二 中小企业概念的绝对性12
一 指标16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16
二 上限与下限17
三 划分标准18
第三节 日本和美国的异同分析23
一 日本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23
二 美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28
三 比较30
四 日本中小企业的法定划分标准的准确性32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34
一 传统的划分标准34
二 统一划分标准的必要性38
三 初步设想42
第二章 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中小企业45
第一节 日本的中小企业45
一 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45
二 日本中小企业的特点57
第二节 日本的中小制造企业62
一 概况62
二 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63
三 加工组装产业主导的制造业发展与中小制造企业65
四 中小制造企业的聚集特征68
一 美国的中小企业70
第三节 美国和德国的中小企业70
二 德国(前西德)的中小企业78
三 简单比较82
第四节 中小企业存在的理论分析85
一 中小企业衰亡说85
二 中小企业主导说87
三 大企业越来越大和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客观现实89
四 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90
第三章 我国的中小企业96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96
一 建国初期(1949年到1956年)96
二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57年到1978年)100
三 体制转换时期(1979年以后)102
一 国有中小企业(按统计标准的国有小型企业)105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类型分析105
二 城镇集体企业106
三 乡镇企业108
四 个体私营企业109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布113
一 工业部门113
二 建筑部门115
三 交通运输部门117
四 商饮服务部门118
二 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与解决城乡就业的重要场所121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121
一 我国工业的主要增长点121
三 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先锋122
四 经济体制改革的“催化剂”与标兵124
五 养育未来中国企业家的沃土126
第五节 启示126
一 国民经济的角度130
二 产业社会的角度131
第四章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133
第一节 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133
一 基本概念133
二 企业规模经济的分析134
三 规模经济的根本因素137
四 规模经济与企业的适度规模143
第二节 日本和美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144
一 日、美企业的一体化程度144
二 差异的原因浅析149
第三节 日本的下请生产方式152
一 基本情况152
二 交易特征157
三 理论解释159
四 下请方式的绩效163
五 下请方式的历史与未来166
一 现状174
第四节 我国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174
二 成因浅析179
第五节 启示183
一 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的途径183
二 教训与经验185
第五章 企业制度190
第一节 企业制度190
一 企业制度的概念与内容190
二 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特点191
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比例结构201
一 股份公司制的主导地位201
二 不同企业制度的并存203
一 企业规模与企业制度的对应关系206
二 中小企业制度的特征206
第三节 中小企业制度的特点206
第四节 日本企业制度的比例结构及内容208
一 个人企业、法人企业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208
二 法人企业的构成210
三 不同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结构比较214
四 成因及其规范化趋势218
第一节 90年代中小企业改革的背景224
一 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趋势224
第六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224
二 国有经济整体效益欠佳226
三 国有中小企业的绩效状况越来越差228
第二节 国有中小企业的问题分析229
一 国有中小企业的问题表现229
二 国有中小企业问题的症结232
第三节 深化中小企业改革的意义234
一 继往开来的“抓大放小”234
二 强化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235
三 提高政府的“专业化”能力水平237
四 国有中小企业的新生238
五 结构合理化239
一 中小企业改革的方式241
第四节 中小企业改革的途径241
二 中小企业改革的类型243
三 值得注意的问题245
第五节 中小企业的制度选择248
一 两个约束条件248
二 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及发展249
三 股份合作制的内涵与意义252
四 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58
五 一点浅识261
一 企业经营262
第七章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262
第一节 经营管理的概念262
二 企业管理263
三 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区别与联系265
第二节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267
一 经营管理的社会性267
二 经营管理的单一性269
三 经营管理的灵活性269
四 经营管理的民主性270
五 经营管理的适应性270
第三节 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271
一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外部环境271
六 经营管理的创新、挑战性271
二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途径274
三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276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改革277
一 现状与病因277
二 经营管理的变革280
三 经营管理变革与改革285
第五节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途径287
一 重视“企业就是人”的观念,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素质287
二 解决市场定位问题,选准企业生存发展方向290
三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培育中小企业的自律性组织292
一 问题的产生297
二 特征与表现形式297
第八章 中小企业的问题与政策297
第一节 中小企业问题297
三 动态的视点301
第二节 中小企业政策304
一 中小企业政策的定义、类型与性质304
二 中小企业政策的对象与手段307
三 中小企业政策的阶段性308
第三节 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311
一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历史变迁311
二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作用319
三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现状及今后的课题320
第四节 美国和德国的中小企业政策及其比较329
一 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329
二 德国的中小企业政策332
三 比较336
第九章 我国的中小企业问题与政策342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342
一 显著的实绩与地位342
二 光明的前景349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350
一 体制遗留问题351
二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351
三 日益显著的问题356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相关政策的缺陷360
一 政策主体的多元化361
二 政策对象有差别化361
三 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间关系的直接性363
四 政策手段的单一性363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建立367
一 中小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职能367
二 政府职能的边界370
三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企业政策371
参考文献377
后记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