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宋公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829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本质和特点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社会发展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1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主导地位18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21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26

第三节 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2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30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3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3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33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9

三、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42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45

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46

二、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0

三、意识的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53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8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8

二、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61

三、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需求进行理论创新65

四、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8

第三章 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72

第一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72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72

二、联系是客观的74

三、联系的多样性75

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1

一、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83

第二节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83

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85

三、发展的进程是量变和质变的转化88

四、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92

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4

第三节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96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6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99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3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108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08

一、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108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111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14

第二节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116

一、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16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19

三、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121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123

一、真理的客观本质123

二、真理的价值性126

三、真理的辩证性128

四、真理的检验标准131

第四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非理性因素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作用135

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35

二、非理性因素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作用145

三、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48

第五章 从生产活动出发,认识社会历史151

第一节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51

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51

二、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154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2

第二节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66

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生产关系166

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70

三、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73

四、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5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177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177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81

三、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186

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三个代表”189

五、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191

六、坚持用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针195

第六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198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98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198

二、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204

三、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07

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9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209

二、正确处理义与利、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213

三、走出人生价值误区,实现人生价值220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224

一、自由与必然224

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229

三、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求得个人全面发展231

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两个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234

第四节 努力实现人生理想236

一、投身社会实践是人生理想实现的根本途径236

二、在职业岗位上实现人生理想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