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 第2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 1999.9-2001.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23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 第2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 1999.9-2001.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入世与经济全球化1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到底有多大?1
我们应该欢迎跨国公司到中国来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7
WTO中的金融服务自由化13
建议尽快公布中美WTO协议具体内容--有关“国际惯例”需要重新思考和评价16
可口可乐罐装系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公共支出23
加入WTO对中国商业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评价26
全球化和生物技术对亚太地区农民与消费者的影响29
加入WTO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34
我国入世谈判的农业补贴僵局分析39
如何面对反倾销--海闻教授答记者问44
加入WTO是否会威胁中国银行的生存?50
第二部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52
金融业的“异化”和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52
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55
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迎接WTO的机遇与挑战59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共生性63
基于信息的银行/货币双危机模型65
公地经济:金融危机的产权解释68
国有股上市流通的前景72
价格联盟应制止76
二板市场在我国发展的前景79
新世纪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87
尴尬的手机双向收费95
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99
金融体制、金融感染和金融危机101
第三部分 国有企业与财税体制改革104
预算约束与财政分权104
政府角色的转换与改制的成败107
债转股:最后的晚餐、还是又一次免费午餐?110
如何使“债转股”取得最佳政策效果?--关于“债转股”的问答114
“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改革119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财政分权125
中央地方关系与当前财政体制改革128
在知识经济中如何管理人力资本131
中国国有企业冗员问题研究134
从中国的银行体制看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能货紧缩137
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140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与新经济143
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原因的治理143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问题147
新经济下的传统产业发展150
新经济和传统产业腾飞153
经济学与网络时代156
稳定汇率、通货紧缩和出口增长159
新经济下金融产业的发展和监管163
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发展166
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171
第五部分 农业与农村经济181
棉花供求变化周期性与我国棉花积压亏损问题181
人口、食品与知识187
农用科技,可高可低--从临安“莱竹覆盖技术”看技术选择的经济合理性原则191
经济转型中的市场发育:以中国粮食市场为例194
我国棉花外贸“贱卖贵买”现象及其根源197
应当改变“半周期调节”的传统棉改模式202
对农民企业经营棉花实行规范性准入政策的分析建议20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210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分配--林毅夫教授一篇获奖论文述评213
中国农村改革经验与粮食供求关系--林毅夫教授《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一书出版座谈会纪要215
开放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应付风险能力的影响218
货币冲击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221
价格控制与粮食市场稳定224
第六部分 台湾,东亚地区及国际经济227
日本经济现状与21世纪的中日经济关系227
从互利原理看两岸经贸关系232
亚太地区经济与市场走向235
进一步开放台商投资,加快祖国统一进程238
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的复苏241
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244
亚洲金融危机和韩国金融重组的启示248
道德风险和美国股票市场251
印度尼西亚重建中的十个错误政策254
台湾金融市场的现状和问题257
越南农村可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和农业生产力259
以色列的养老金改革261
合成谬误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条件263
携手前进、共创双赢--林毅夫在北京大学与萧万长先生和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访问团座谈会上的欢迎致词266
第七部分 大型经济学术研讨会纪要269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世界银行客座研究项目1998~1999学术报告会摘要269
《中国互联网政策与发展研讨会》纪要276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五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纪要288
“通货紧缩”专题研讨会纪要310
资讯电子产业与台湾总体经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两岸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之一320
北京沙尘暴的经济分析及其环境问题--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两岸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之二323
最优关税、外国直接投资与比较优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两岸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之三326
关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讨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两岸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之四330
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国有经济比重--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两岸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之五334
中国经济中的通货紧缩与停用紧缩--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一)337
公司融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二)343
中国的银行匿名制与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三)346
关于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四)350
汇率制度的选择--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五)354
新兴市场的汇率管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六)357
国际证券投资的类型与FDI类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七)360
新兴股票市场的独特之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八)364
风险资金和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九)367
房地产市场、保险市场与WTO--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0年会报道(之十)371
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研讨会纪要375
“中国证券市场的前景和隐忧”研讨会纪要385
《第十个“五年计划”与21世纪中国经济》研讨会纪要404
第八部分 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探讨417
科斯定理的谬误417
凯尔文勋爵(Lord Kelvin)和美国经济学会2000年会--对同代经济学家们一个理智的挑战420
外部性:可能性与不可能性423
“如果你合作,我也合作”425
不完全劳动合同和企业理论428
A.K.森贫困指数的福利涵义、分解、几何解释及应用433
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杰弗里·萨克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435
第九部分 其他经济和社会问题449
中国高等教育:从计划走向市场449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西方研究中国经济的两派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452
网络与中国经济发展455
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建议460
婚配选择的经济学分析465
人口增长和经济财富468
中国的地区失业和城乡差别472
中国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问题475
法治、个人自由和经济效率478
跨国现象--一个研究移民的新框架481
TCP/IP协议、自生自发秩序和中国的互联网法律483
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