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条码印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条码印制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74394.jpg)
- 陈晓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659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条码印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本术语1
0.1 条码符号的基本术语1
0.2 编码的基本术语10
0.3 条码印刷的基本术语11
第一章 生成条码标志的基础知识15
1.1 光的反射现象15
1.2 条码符号的光学特性16
1.3 条码符号的光学参数与指标17
1.4 基本印制要求与指标19
1.4.1 尺寸标准20
1.4.2 允许误差29
1.4.3 印刷清晰度31
1.4.4 光学特性32
1.5 符号载体32
1.6 印制媒介36
第二章 条码标志的生成39
2.1 条码标志的生成特性39
2.2 条码标志的生成过程40
2.3 条码标志的生成方式41
第三章 条码标志的设计43
3.1 代码的编制43
3.1.1 代码结构44
3.1.2 代码结构的设计45
3.2 条码码制的选择47
3.3 条码标志的版面设计53
3.3.1 定长码54
3.3.2 非定长码55
3.4 条码标志的标识形式选择58
3.5 条码标志生成工艺的选择58
3.5.1 隐形条码59
3.5.2 金属条码60
3.6 符号载体材料的选择61
3.7 条码标志的色彩选择62
3.7.1 色彩三要素62
3.7.2 条码符号的颜色选择62
3.7.3 不同载体下的光学处理方法63
3.7.4 油墨的作用64
3.7.5 条码符号的颜色搭配64
3.7.6 色彩设计的误区66
3.8 条码标志印刷位置的选择66
3.8.1 通用商品条码标志的印刷位置67
3.8.2 储运单元条码的印刷位置73
3.8.3 书刊用条码标志的印刷位置74
附录 GB/T 14257-93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77
4.1 非现场印刷方法82
第四章 条码标志的非现场印刷82
4.1.1 柔性印刷与非柔性印刷83
4.1.2 胶版印刷83
4.1.3 激光光刻方法84
4.2 条码胶片86
4.2.1 条码胶片的生成86
4.2.2 有关条码胶片的基本概念87
4.2.3 条码胶片在印刷方法中的使用原则89
4.2.4 条码胶片的允许误差89
4.2.5 油墨展宽与条宽减少量89
4.2.6 条码胶片的BWR值与印刷方式的关系90
4.2.7 条码胶片设计91
4.2.8 条码胶片的订制与验收92
4.3 印刷适性试验93
4.3.3 理论评估方法94
4.3.2 印刷适性评价94
4.3.1 放大系数M94
4.3.4 规尺评估方法96
4.4 印刷尺寸的选择101
4.5 条码标志的试印刷103
4.6 条码正式印刷时的制版、拼版和晒版103
4.7 瓦楞纸板的条码标志印刷105
4.8 走出条码印刷的误区107
第五章 条码现场印制设备109
5.1 各种现场印制设备的选用109
5.2 各种现场印制设备概述112
5.2.1 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12
5.2.2 激光打印机117
5.2.3 点阵打印机118
5.2.4 喷墨打印机119
5.3.1 手持式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21
5.2.5 滚筒式条码打印机121
5.3 实用热感应条码打印机介绍121
5.3.2 便携式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22
5.3.3 简易式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23
5.3.4 宽标签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24
5.3.5 台式热感应条码打印机125
5.3.6 ZEBRA(斑马)公司系列产品127
5.4 TEC B65条码打印机的编程130
第六章 条码标志的质量控制与检验140
6.1 条码标志的质量控制140
6.2 条码标志的质量检验142
6.3 条码检验设备144
6.4 RJS INSPECTORⅡ的使用149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258-93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163
国家标准)166
附录2 条码印制质量指南(ANSI X 3.182-1990用于信息系统之美国166
第七章 条码标签181
7.1 条码不干胶标签的结构181
7.2 条码标签的选择184
7.2.1 根据应用场合进行选择184
7.2.2 根据应用环境进行选择187
7.2.3 考虑价格因素188
7.2.4 条码标签与扫描器的关系188
7.3 条码标签的标准化189
7.3.1 AIAG标签189
7.3.2 EIA/EIAJ标签190
7.4 ZEBRA的条码标签与色带192
7.5 条码标签的使用193
7.5.1 从KANBAN到COS194
7.5.2 雀巢公司的标准托盘标签198
附录一 国内主要条码主要技术厂商名录202
附录二 港、澳、台主要条码技术厂商名录204
附录三 日本主要条码技术厂商名录206
附录四 美国主要条码技术厂商名录207
附录五 西欧主要条码技术厂商名录210
附录六 条码码制及使用规范索引212
附录七 AIM对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215
附录八 AIM规范化的自动识别产品分类216
附录九 AIM规范化的条码应用系统分类220
附录十 国外条码专业化组织、社团、协会简介221
附录十一 AIM INTERNATIONAL简介225
附录十二 亚洲地区条码技术专业会议简介227
附录十三 条码技术刊物简介229
附录十四 英汉条码技术同/近义词简编230
参考文献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