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输配电线路继电保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日)冈村正巳,(日)太田宏次著;牟敦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15143·5082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输配电线路继电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方式的种类和特点1
1-1前言1
12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范围3
13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种类和特点5
13-1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所应具备的性能5
1-3-2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种类和特点11
第2章 高频方向保护17
2-1高频方向保护的原理17
2-1-1高频方向保护概要17
2-1-2高频方向保护的原理及基本方式18
2-2继电器的原理和特性24
2-2-1单一量继电器24
2-2-2接地方向继电器25
2-2-3姆欧型距离继电器26
2-2-4具有偏移特性的姆欧型距离继电器26
2-2-5接地方向距离继电器27
2-3输电线路的故障及继电器的行为28
2-3-1各种短路类型及其复合序网28
2-3-2继电器的行为35
2-4高频方向保护的具体实现43
2-4-1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基本保护方式44
2-4-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基本保护方式48
2-4-3针对非电源端所采取的措施49
2-4-4相间短路保护与接地短路保护相组合时的注意事项53
2-4-5系统振荡时保护的行为53
2-4-6保护在三端输电线路中的应用56
2-543C的设置63
2-6信号传输方式64
2-6-1信号方式64
2-6-2平时发信及故障发信的比较65
2-6-3装置的构成66
3-1电流相差保护的原理68
第3章 电流相差保护68
3-2分相相差保护69
3-2-1动作特性69
3-2-2灵敏度配合74
3-2-3限制电平的各种整定方式及相位特性78
3-2-4限制电平的各种整定方式的特征84
3-2-5线路各端组合使用的各种方式及其特征85
3-3三相综合式电流相差保护90
3-3-1标本量90
3-3-2综合式与分相式的比较93
3-4电流相差保护的构成93
3-5-1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97
3-5提高实用性能的措施97
3-5-2针对死区内短路所采取的措施98
3-5-343C的设置98
3-6三端输电线路的保护99
3-6-1多段式电流相差保护的目标99
3-6-2多段式电流相差保护的动作原理100
3-6-3多段式电流相差保护的构成106
3-7信号传输方式109
第4章 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113
4-1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概要113
4-2-1基本方式114
4-2基本原理114
4-2-2电流比较方式的动作条件式124
4-2-3分相式及三相综合式132
4-2-4四端输电线路的保护136
4-3适用系统和保护方式的配合143
4-3-1电缆线路143
4-3-2当发生内部短路时产生流出电流的线路149
4-3-3产生感应过电压的线路151
4-3-4电流互感器性能157
4-4辅助导线的保护装置158
4-4-1针对辅助导线中的感应电压采取的措施158
4-4-2对辅助导线的监视161
4-4-3辅助导线的种类及其使用举例162
4-4-4标本回路164
4-4-5辅助导线的电阻、线间电容及其补偿166
4-5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的具体实例170
4-5-1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方式171
4-5-2中性点经大电阻接地系统中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方式175
第5章 微波电流差动保护186
5-1微波电流差动保护概要186
5-2基本原理188
5-2-1基本方式188
5-2-2动作判定方式191
5-3-1当内部短路时有短路电流流出的情况195
5-3多端线路保护的问题195
5-3-2不易判别短路电流与负荷电流的情况197
5-3-3当内部短路时有短路电流分路流出的情况197
5-3-4当外部短路时有短路电流分路流入的情况198
5-4微波电流差动保护198
5-4-1脉码调制(pCM)电流差动保护方式198
5-4-2频率调制(FM)电流差动保护方式206
5-5应用时注意事项209
5-5-1电流互感器性能及继电器的动作特性209
5-5-2重合闸方式217
5-5-4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时的考虑219
5-5-5继电部分与传送部分的联接219
5-5-3死区内短路的对策219
5-6脉码调制微波电流差动继电保护装置具体设计举例222
5-6-1装置概要222
5-6-2设计说明223
5-6-3特性225
5-6-4构成框图225
5-6-5提高可靠性措施225
6-2基本原理227
6-2-1保护的基本方式227
6-2-2电流平衡保护228
6-2-3横联方向差动保护230
6-2-4横联阻抗差动保护232
6-2-5保护的接线235
6-2-6各种保护方式的特点236
6-3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39
6-4平行线路横联保护的应用实例244
6-4-1保护的主要内容244
6-4-3直流回路249
6-4-2交流回路249
6-4-4重合闸方式251
6-4-5继电器的输入电量及标准特性253
第7章 距离保护254
7-1距离保护的原理254
7-2距离保护的保护机能255
7-3方向距离继电器的原理及特性258
7-3-1全阻抗继电器258
7-3-2电抗继电器259
7-3-3四边形电抗继电器259
7-3-5抛球式姆欧继电器260
7-3-4树叶形姆欧继电器260
7-3-6方向继电器260
7-4-1动作特性263
7-4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和动作时限263
7-4-2动作时限264
7-5-1助增电流的影响266
7-5保护构成上应注意的事项266
7-5-2多端线路的保护268
7-5-3潮流的影响269
7-5-4接地距离继电器的零序补偿271
7-5-5两相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对越前相继电器的超范围动作273
7-5-6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时防止保护误动的对策274
7-5-7针对自动重合闸的无电压过程所采取的对策276
7-5-8在线路出口发生短路时防止拒动的对策276
7-5-9振荡闭锁277
7-6距离保护的构成279
第8章 继电保护方式与自动重合闸281
8-1自动重合闸的意义281
8-2快速重合闸283
8-2-1再闭路时间283
8-2-2快速重合闸与动稳定度285
8-2-3快速重合闸的种类289
8-3慢速重合闸302
8-3-1慢速重合闸的基本思路302
8-3-2慢速重合闸方式303
8-3-3慢速重合闸的动作305
第9章 配电方式310
9-1配电方式之种类310
9-1-1高压配电方式311
9-1-2特高压配电方式316
9-2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318
9-2-1三角形接线的6.6千伏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318
9-2-2星形接线11.4千伏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323
9-2-3特高压配电线的接地方式325
10-1事故类型326
第10章 高压配电线的保护方式326
10-1-1事故的分类326
10-12故障点电阻327
10-2保护系统概要329
10-3-1过电流保护方式330
10-3相间短路保护330
10-3-2线路末端短路的对策337
10-4接地短路的保护方式341
10-4-13相3线式不接地系统配电线的接地保护343
10-4-23相4线式配电线路之接地保护369
11-1-1保护系统概要372
11-1特高压架空配电线的保护方式372
11-12特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的接地短路372
第11章 特高压配电线的保护方式372
11-13接地保护方式373
11-2特高压地下电缆配电线的保护方式375
11-2-1保护系统概要375
11-2-2点网式系统的保护方式377
第12章 配电线路事故时的自动控制方式383
12-1自动重合闸383
12-1-1慢速重合闸383
12-1-2快速重合闸390
12-1-3快、慢速组合的重合闸392
12-2事故搜索方式394
12-2-1带时限顺序送电方式396
12-2-2带时限顺序送电方式所使用的设备402
12-2-3故障区间的切除方式406
附录 交流变电所自动控制用电器编号(日本电机工业学会标准JEM-10931964年6月制定)411
第6章 平行线路横联保护2127
6-1平行线路横联保护概要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