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语文总复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中语文总复习
  • 方祖良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371·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中语文总复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部分语体文阅读1

一、汉语拼音1

(一)音节的拼写1

(二)纠正方音2

练习3

二、汉字的构造5

(一)形声字5

(二)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6

练习7

三、词的构造11

(一)单纯词12

(二)合成词12

练习14

四、词的分类16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16

练习一21

(二)数词、量词22

练习二24

(三)代词25

练习三26

(四)副词27

练习四29

(五)介词、连词、助词、叹词30

练习五33

练习六34

五、词的意义36

(一)基本义与引申义36

练习一36

(二)同义与反义37

练习二38

(三)词义的色彩39

(四)音同义不同40

(五)词义和字义40

练习三41

练习四42

六、词组的类别47

(一)一般词组及其分类47

(二)要正确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50

练习51

(三)成语53

练习二56

七、句子的构造之一——单句59

(一)主语必须“主宰”到底60

练习一61

(二)主谓必须搭配61

练习二62

(三)主语不能残缺63

练习三64

(四)谓语不能残缺65

练习四66

(五)宾语不能残缺67

练习五68

练习六69

(六)动宾必须搭配69

(七)补语不能丢,谓补要搭配71

练习七71

(八)形容、限制要得当72

练习八76

(九)单句的复杂化78

练习九81

(十)句子的分析与简缩82

练习十85

(一)分句间的关系87

八、句子的构造之二——复句87

(二)多重复句90

(三)复句中常见的语病91

练习93

九、句子的修饰97

(一)句式的选择97

练习98

(二)语序的选择99

练习二100

(三)词语的选择与锤炼101

练习三106

(四)常用的修辞方法109

练习四117

十、段与篇的构成119

(一)篇的构成119

(二)段的构成129

(三)篇的简缩与归纳中心133

练习133

十一、逻辑的运用134

(一)概念要明确134

练习一137

(二)判断要恰当139

练习二144

(三)推理要合乎逻辑146

练习三150

(四)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52

第二部分语体文写作154

一、作文的一般要求154

(一)审题立意154

(二)选择材料157

(三)编写提纲163

(四)开头与结尾164

(五)过渡与照应167

二、记叙文173

(一)记叙文的要素173

(二)记叙文的叙述方法176

(三)人物外貌描写182

(四)人物行动描写187

(五)人物对话描写192

(六)人物心理描写198

练习204

三、议论文206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206

(二)立论213

(三)驳论217

(四)举例论证223

(五)引证论证228

(六)对比论证231

(七)比喻论证235

(二)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237

(八)因果论证240

练习244

四、说明文248

(一)说明文的特点248

(三)说明的顺序249

(三)诠释说明251

(四)举例说明252

(五)引用说明253

(六)分类说明254

(七)分解说明255

(八)比较说明256

练习258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260

一、古今词义的变化260

练习一263

练习二264

练习四265

练习三265

练习五266

二、一词多义267

练习一270

练习二273

练习三278

三、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284

(一)名词用作状语284

练习一286

练习二289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290

练习三292

(四)数量词的用法294

练习四295

(五)代词的用法295

练习五298

四、常见的文言虚词299

(一)常用文言虚词例释300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虚词分析325

乎、邪(耶)、与(欤)、哉、夫、诸、尔〕325

则、且、乃、虽、然、若、也、矣、焉、耳、325

〔之、其、者、所、于、以、与、为、因、而、325

练习一326

练习二330

五、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331

(一)判断句331

练习一333

(二)被动句334

练习二335

(三)词序336

(四)句子成分的省略338

练习三338

练习四342

六、文言文阅读练习343

(一)注解练习344

(二)标点练习353

(三)今译练习356

(四)默写练习361

附录364

(一)中学课本文言文中的通假字364

(二)中学课本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