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 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 2002](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28574.jpg)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204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3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197页
- 主题词:军备-世界-2002-年鉴;裁军问题-世界-2002-年鉴;国际问题-安全-2002-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 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导言1
二、全球恐怖主义与全球的责任2
三、观念的改变3
四、威胁的新性质4
五、新的安全集团5
北约的新日程6
北约——俄罗斯关系7
欧洲联盟的新日程8
六、SIPRI的研究结果9
西方与伊斯兰世界9
七、结论14
中文版序言21
目录21
英文版序言23
第一部分 2001年的安全与冲突24
第一章 重大武装冲突24
第一节 导言24
缩略语25
术语汇编25
第二节 非洲冲突27
阿尔及利亚27
安哥拉28
布隆迪29
刚果民主共和国31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34
塞拉利昂35
苏丹37
索马里37
第三节 亚洲冲突38
阿富汗39
印度(克什米尔)43
1日)44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成员国名单(截至2002年1月44
印度尼西亚44
菲律宾46
斯里兰卡47
第四节 欧洲冲突49
俄罗斯(车臣)50
第五节 中东冲突51
以色列—巴勒斯坦51
第六节 南美洲冲突54
哥伦比亚54
第七节 结论56
附录1A.1990—2001年重大武装冲突的模式82
一、全球性模式82
二、地区性模式83
表1A.1.1990—2001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数量和类别84
表1A.2.1990—2001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数量和类别84
图1A.1990—2001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及总数85
三、冲突情况表中2001年的变化86
2001年新的冲突86
列入2000年而未列入2001年的冲突87
冲突烈度的变化87
表1A.3.2001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点89
附录1B.冲突数据的定义、来源和统计方法97
一、冲突定义97
二、资料来源99
三、统计方法99
一、导言101
附录1C.评估暴力:冲突数据库简介101
二、目标、定义和方法的差异102
研究目标102
冲突定义103
统计方法及规则105
三、主要数据库107
冲突发生模式107
冲突原因及过程110
冲突代价和早期预警114
四、结论116
第二章 预防冲突121
第一节 导言121
第二节 预防冲突问题的提升122
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124
第三节 2001年联合国和欧盟关于预防冲突问题的报告124
欧盟文件127
第四节 预防实践:西部非洲和津巴布韦130
西部非洲的地区冲突131
图2.1.西部非洲地图: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5个成员国133
津巴布韦的国内冲突138
第五节 2001年“9·11”后的预防冲突143
附录2A.2001年多边和平行动154
一、2001年的和平行动154
在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155
在巴尔干的和平行动156
在非洲的和平行动157
二、多边和平行动表159
表2A.多边和平行动163
第三章 欧盟的军事方面197
第一节 导言197
第二节 从1998年到2001年198
一个可靠的安全行为体199
第三节 朝行动能力方向迈进201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结构和程序202
军事能力205
欧盟—北约合作208
与非成员国合作209
与国际组织合作210
第四节 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挑战210
欧盟—美国关系210
欧盟享权使用北约军事能力:土耳其反对212
财政障碍214
第五节 结论215
第四章 安全部门改革的挑战225
第一节 导言225
第二节 政策议程227
安全部门的界定228
安全部门改革的界定230
安全部门改革的办法231
第三节 与国际安全的相关性232
安全部门改革的手段233
2001年“9·11”事件的影响235
第四节 地区背景下的安全部门改革237
非洲237
亚洲238
东欧240
拉丁美洲240
第五节 安全部门改革的挑战241
观念的落实242
不利的环境243
相互对立的目标244
完整的计划246
第六节 结论247
第五章 欧盟和联合国实施的制裁254
第一节 导言254
第二节 联合国的制裁经验255
联合国关于制裁的综合问题工作组257
第三节 欧盟的制裁经验260
制裁作为欧盟政策的一种手段:1998年之后针对南斯拉夫的几次制裁262
第四节 对伊拉克的制裁263
2001年安理会的辩论265
修改制裁机制266
第五节 对阿富汗的制裁269
联合国对阿富汗的制裁270
欧盟对阿富汗的制裁272
第六节 对恐怖主义的制裁272
欧盟涉及恐怖主义的制裁274
第七节 结论275
第二部分 2001年的军费开支和军备286
第六章 军费开支286
第一节 导言286
第二节 世界军费开支:趋势及模式287
表6.1.1992—2001年世界和地区军费开支变化288
全球性模式288
表6.2.2001年军费开支排名前15位的国家290
经济负担291
表6.3.2000年军费开支、人口和国民收入总值的全球模式292
表6.4.1999年高国防负担国家:1995—2000年社会开支和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93
第三节 反恐之战295
阿富汗战争的费用295
对未来预算的影响297
第四节 地区军费开支走势300
非洲300
中东301
中亚303
南亚303
中国304
东亚304
南美305
西欧306
表6.5.1992—2001年西欧和北约的军费开支307
表6.6.北约内部负担分摊情况309
俄罗斯313
表6.7.俄罗斯联邦1992—2002年军费开支313
表6.8.俄罗斯2002年国防预算(2001年12月30日通过)315
第五节 结论318
附录6A.军费开支表327
表6A.1.1992—2001年各地区军费开支(固定美元价格)328
表6A.2.1992—2001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当地货币)333
表6A.3.1992—2001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固定美元价格)343
表6A.4.1992—2000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53
附录6B.北约军费开支项目表366
表6B.1.1992—2001年北约在人员和装备上的军费开支366
表6B.2.1992—2001年法国的军事装备开支371
附录6C.军费开支数据的来源和方法372
一、使用数据的目的372
二、数据的覆盖范围373
军费开支的定义373
三、统计方法374
估算374
计算374
四、数据局限性376
五、资料来源376
一、导言379
附录6D.军费开支的官方数据379
二、军费开支的国际申报380
三、向SIPRI和联合国报告的军费开支数据381
表6D.2001年SIPRI和联合国询问军费开支数据情况382
四、结论384
附录6E.美国的军费开支与《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388
一、导言388
二、美国国防预算的长远展望389
表6E.1955—2003财年美国军费开支390
削减国防负担392
增加国防预算的压力393
三、《四年防务评估》与美国军事战略394
四、2002财年及尔后的美国军费396
投入情况397
人事398
活动和维持399
国土安全400
转型400
五、结论401
第七章 军火生产405
第一节 导言405
表7.1.1990—2000年西欧国家军火销售和军火出口额407
第二节 集中化、国际化和私有化408
集中化409
表7.2.1990—1998年SIPRI100强公司集中度的变化410
表7.3.2001年北美和西欧军火公司的主要收购情况412
国际化414
表7.4.2000—2001年国际、西欧和跨大西洋军火生产公司合资和合并情况418
表7.5.2000—2001年与较小生产国军火贸易有关的公司收购情况421
私有化423
表7.6.1990—2001年军火公司私有化的主要案例424
表7.7.2000年经挑选为军队提供服务的公司427
第三节 俄罗斯429
数量趋势429
俄罗斯军火工业的私有化430
工业结构432
表7.8.俄罗斯军火工业所有制情况(截至2000年12月31日)432
表7.9.2000年俄罗斯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433
第四节 结论435
附录7A.军火工业资料444
一、资料选择的标准和来源444
二、定义445
表7A.1.2000年经合组织及发展中国家中100家最大的军火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及其军火销售额446
三、涵盖范围447
四、2000年经合组织及发展中国家中100家最大的军火447
生产公司447
表7A.2.2000年经合组织及发展中国家中100家最大的448
军火公司448
表7A.3.2000年俄罗斯20家最大军火生产公司的暂定名单457
附录7B.政府部门和工业部门现有的关于军火工业的资料460
一、导言460
二、有关报告活动462
表7B.20大军火生产国(或地区)的军火工业国家数据的公开与定期来源463
工业联合会466
政府机构466
三、结论467
第八章 国际武器转让470
第一节 导言470
第二节 武器供应国和接受国471
主要供应国471
图8.1.1987—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的国际转让趋势472
表8.1.1997—2001年10个最大供应国向38个最大接受国转让主要常规武器的情况474
主要接受国477
第三节 冲突地区的武器转让478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武器进口479
少量武器转让的意义482
国际武器禁运484
表8.2.1997—2001年实施的国际武器禁运485
第四节 武器贸易和竞争488
武器贸易额488
竞争490
表8.3.1996—2000年根据国家报告得到的武器交付情况490
表8.4.已报道的提供或要求补偿的例子492
第五节 新武器与跨大西洋合作:联合攻击战斗机494
有关联合攻击战斗机的争论495
表8.5.1995—2001年联合攻击战斗机竞争发展阶段的国际参与情况496
联合攻击战斗机作为跨大西洋合作的范例496
国际透明度498
第六节 武装转让的报告制度和透明度498
远期考虑498
国家透明度499
第七节 结论500
附录8A.1997—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总额(按接受方和供应方排列)510
表8A.1.主要常规武器的接受方510
表8A.2.主要常规武器的供应方517
附录8B.1992—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总额(按接受方和供应方地区和集团排列)521
表8B.1.主要常规武器进口总额521
表8B.2.主要常规武器出口总额523
表8C.1.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和许可生产登记(按接受方排列)528
附录8C.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和许可生产登记528
表8C.2.2001年主要常规武器供应国及其购买国和许可方索引649
附录8D.武器转让数据的资料来源与方法653
一、选择的标准和范围653
选择的标准653
主要常规武器:涵盖范围654
二、SIPRI的武器转让趋势指示指数655
三、资料来源657
附录8E.国家武器出口的政府和工业界数据659
表8E.1996—2000年国家武器出口的政府和工业界数据661
第三部分 2001年不扩散、军控和裁军670
第九章 2001年“9·11”后的军备控制670
第一节 导言670
第二节 军控的显见特性671
军控协议的遵守和有效性672
第三节 布什政府与军备控制676
军控与导弹防御680
第四节 布什政府军控政策的国际影响681
第五节 “9·11”恐怖袭击所产生的影响684
第六节 结论685
第十章 弹道导弹防御和军控693
第一节 导言693
第二节 弹道导弹防御和反导条约的前途694
美国导弹防御争论694
国会预算局的费用评估697
导弹防御拨款和计划变化697
表10.1.2002财年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拨款699
美俄关于反导条约前途的讨论703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决定708
第三节 美俄战略核军备控制711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执行情况711
走向大幅度削减战略核武器713
表10.2.1990年9月和2001年12月苏/俄、美国进攻性战略核力量(按运载工具及START条约规定的弹头统计)714
第四节 合作性核安全倡议717
表10.3.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2002年2月对前苏联主要不扩散项目的资助概况718
第五节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721
第六节 结论722
附录10A.世界核力量738
一、导言738
表10A.1.2002年1月世界核力量739
二、美国核力量740
表10A.2.2002年1月美国核弹头状况及改进计划741
“持久的核储备”743
“虚幻的武库”744
战略轰炸机745
洲际弹道导弹748
弹道导弹潜艇750
非战略核武器753
表10A.3.2002年1月美国核力量753
核指挥和控制系统758
三、俄罗斯核力量759
战略飞机760
洲际弹道导弹761
战略潜艇和潜射巡航导弹763
表10A.4.1991—2001年俄罗斯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每年巡逻次数764
俄罗斯的核储备和非战略核武器765
表10A.5.2002年1月俄罗斯核力量766
战略潜艇771
四、英国力量771
表10A.6.2002年1月英国核力量774
核弹头维护774
核攻击机775
五、法国力量775
表10A.7.2002年1月法国核力量776
弹道导弹潜艇778
海军核飞机780
六、中国核力量781
核飞机781
陆基弹道导弹782
弹道导弹潜艇784
表10A.8.2002年1月中国核力量785
七、印度核力量787
非战略武器787
攻击机789
陆基导弹790
表10A.9.2002年1月印度核力量791
海军武器793
八、巴基斯坦核力量794
攻击机795
表10A.10.2002年1月巴基斯坦核力量796
弹道导弹796
九、以色列核力量797
表10A.11.2002年1月以色列核力量799
弹道导弹800
攻击机800
其他武器系统801
附录10B.战术核武器808
一、导言808
二、定义、历史和现状809
定义809
简史810
现状811
三、危险和挑战812
关于战术核武器的最新发展814
军备控制发展815
加里宁格勒的争议816
四、进一步裁减的前景和方法816
核弹头的透明和控制818
五、结论820
附录10C.变化中的俄罗斯和美国核弹头生产综合体832
一、导言832
核武器综合体的早期缩减834
二、俄罗斯综合体834
表10C.1.2001年的俄罗斯原子能部核弹头生产综合体835
1998年计划及实施838
超越已计划的缩减841
三、美国综合体841
表10C.2.2001年的美国能源部核弹头生产综合体842
四、结论845
附录10D.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的努力850
一、导言850
二、“9·11”袭击及对核设施的威胁850
三、核和其他放射性材料的非法交易852
图10D.1.1991—2001年核和其他放射性材料的非法交易事件统计图853
图10D.2.1991—2001年涉及核材料、其他放射性材料和两者都有的非法交易事件统计图854
四、“9·11”后在改进“反恐”安全措施上的国际努力857
最大核武器国家的核安全857
加强实物保护的国际努力858
五、结论862
第十一章 外空的军事利用872
第一节 导言872
第二节 美国873
通信卫星874
导航卫星879
气象卫星879
海洋监视卫星881
预警卫星881
信号情报卫星882
图像情报卫星883
反卫星系统884
技术发展884
第三节 俄罗斯885
导航卫星885
通信卫星886
气象卫星887
预警卫星887
电子情报卫星888
海洋监视卫星889
图像情报卫星890
澳大利亚891
反卫星系统891
第四节 其他国家(地区)891
中国892
欧洲893
印度895
以色列895
日本896
韩国897
中国台湾地区897
土耳其897
第五节 商业公司898
空间成像公司898
数字地球公司899
国际图像卫星公司900
轨道图像公司900
第六节 防止外空军备竞赛901
第七节 弹道导弹防御903
末段防御903
中段防御905
助推段防御907
第八节 结论909
第九节 在轨工作军用卫星表910
表11.1.美国在轨工作的军用卫星(截至2001年12月912
31日)912
表11.2.俄罗斯在轨工作的军用卫星(截至2001年12月920
31日)920
年12月31日)926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物武器的发展和军备控制940
第一节 导言940
第二节 生物武器的裁军941
特设工作组的发展941
被搁置的议定书943
美国对拟议中的议定书的反对意见945
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第五次审议大会947
第三节 生物技术、生物防御研究和生物武器公约949
美国的生物武器防御研究计划950
生物武器公约及生物武器防御952
第四节 化学武器的裁军954
实施化学武器公约954
销毁化学武器及相关设施956
表12.1.援助俄罗斯化学武器销毁的设备类型、地点及金额959
陈旧和遗弃的化学武器962
用作生物战剂的炭疽菌963
第五节 邮寄炭疽孢子的恐怖主义963
邮件用作散布炭疽菌的工具965
炭疽菌袭击的扩散影响967
第六节 化学和生物武器扩散968
美国对扩散的指责969
伊拉克的生化武器计划及销毁969
以往的南非生化武器计划970
第七节 结论971
第十三章 常规军备控制999
第一节 导言999
第二节 欧洲军备控制1000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000
表13.1.《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及其1A中关于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地区规定的武器上限和缔约国实际拥有的数量(截至2001年1月1日)1002
表13.2.1999—2002年俄罗斯根据1999年《修改协议》有权拥有和实际拥有的数量1006
欧洲地区军备控制1009
第三节 欧洲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1010
第四次军事原则维也纳研讨会1010
波黑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1012
《地区稳定协议》第五条的谈判1013
新的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的双边协定1014
《开放天空条约》1015
第四节 欧洲以外地区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安排1016
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论坛1016
中亚军备控制1017
欧安组织—韩国关于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的研讨会1017
第五节 地雷和特定常规武器1018
地雷1018
表13.3.《杀伤人员地雷公约》现状(截至2002年1月1019
1日)1019
特定常规武器公约1020
第六节 结论1022
一、导言1034
二、联合国会议1034
附录13A.关于小武器和轻武器非法贸易的联合国会议1034
三、结论1036
《波黑和平总框架协议》附件1B第5条谈判的结论性1039
文件1039
附录13B.常规军备控制文件1039
第十四章 多边出口控制1043
第一节 导言1043
表14.1.武器及技术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成员国(截至2002年1月1日)1044
第二节 《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1046
MTCR的遵守问题1046
《国际行为准则》和控制弹道导弹扩散的努力1048
第三节 核供应国集团1051
第四节 瓦森纳安排1054
第五节 “9·11”恐怖袭击对多边出口控制的影响1055
第六节 结论1057
附件1063
附件A.军控与裁军协定1063
附件B.2001年大事记1096
作者简介1118
本书摘要1127
表11.3.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轨工作的军用卫星(截至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