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换体”的革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换体”的革命
  • 常修泽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2108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换体”的革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正面临着一场“换体”的革命1

第一节 从“体”“用”关系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方式问题1

一、市场和计划:当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1

二、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并不意味着“两体”并立3

三、市场经济的三大特征5

第二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换体”的革命6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6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五种“模型”的比较9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11

第三节 “换体”的内在依据:现代市场经济优越于传统的计划经济11

一、倒U曲线: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发展的轨迹11

二、现代市场经济优越于计划经济的三个基本方面12

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走到了尽头15

第四节 中国推进“换体”的革命需要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16

一、关于国家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16

二、关于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问题22

三、关于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问题25

四、关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25

五、关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和政府机构的改革问题25

第二章 “换体”的理论分析Ⅰ:计划经济体制批判27

第一节 引言:“困难在于摆脱旧说”27

第二节 理论推导: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缺陷30

一、经济核算的不可行性30

二、利益一致的非现实性33

三、体制运行的低效率35

四、政治体制的极权化39

第三节 个案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市场化41

一、波兰:“回到欧洲去”41

二、前苏联:走向解体43

三、中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试验45

第四节 历史回顾:曲折的认识过程47

一、西方学者对计划经济的批判47

二、东欧学者对计划经济的反思48

三、中国学者对计划经济的认识51

第三章 “换体”的理论分析Ⅱ: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56

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选择与调整56

一、关于制度的一般分析56

二、关于经济制度的一般分析59

三、国家与经济制度60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62

一、所有权和产权62

二、产权的两种基本类型:非排他性与排他性64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67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组织与运行70

一、经济的自组织行为70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72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74

第四节 近代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三次浪潮76

一、第一次浪嘲: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76

二、第二次浪潮:计划经济及政府干预经济78

三、第三次浪潮: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80

第四章 “换体”过程中社会财产关系的重组82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社会财产关系的要求82

一、市场经济餐件下时声关系三原则82

二、传统所有制关系的矛盾分析85

第二节 国有经济产权的重构89

一、传统国有资产的运营体制89

二、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主体的确立90

三、国有资产产权经营主体的确立93

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创立98

第三节 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培育101

一、从“拾遗补缺”到市场经济的生力军101

二、非国有经济财产关系:产权明晰主导型103

三、国有与非国有:竞争与制衡108

第五章 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和变化趋势112

第一节 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三大特征112

一、企业产权主体的法人化113

二、产权体系的层次化、结构化118

三、产权运作的市场化121

第二节 现代企业产权结构变化与权力转移123

一、“财产权制度”向“控制权制度”的转移123

二、权力转移与技术发展的关系127

三、对“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进一步阐述129

第三节 经营权主体——职业经理角色130

一、产权分解——职业经理的产权基础131

二、经营者利益独立化134

三、对经营者角色的内外部约束139

第六章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143

第一节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143

一、企业理论的简单回顾143

二、现代企业:法人经济组织147

第二节 企业运行机制的内涵149

一、企业运行机制概念的界定149

二、企业运行机制内容的界定151

第三节 新型企业运行机制的构建153

一、行政驱动:传统体制下的企业运行机制154

二、利益驱动:新型企业运行机制的重构156

第七章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66

第一节 市场体系的概说166

一、市场体系的涵义及其特点166

二、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171

三、我国市场体系现状173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培育177

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培育问题178

二、关于金融市场的培育问题180

三、关于技术、信息市场的培育问题184

四、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培育问题187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三大支柱及其完善190

一、价格机制191

二、供求机制192

三、竞争机制193

四、完善市场体系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194

第八章 社会生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197

第一节 国际化——市场经济的延伸197

一、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197

二、国际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0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实质204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国际化现状及问题分析206

一、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分析206

二、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211

三、技术引进的现状和问题226

四、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231

第三节 中国迈向国际化的道路探索235

一、以“四沿”开放为契机,实行全方位开放235

二、以若干新产业领域的开放为突破口,实行多层次开放237

三、以解决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为重点,加快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238

第九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及其实现247

第一节 市场条件下宏观管理的模式、目标及主要手段247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管理模式的选择247

二、政府宏观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49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252

第二节 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职能的转变256

一、“换体”过程中财政的矛盾与困境256

二、摆脱困境的思路:从“大财政”到“公共财政”259

三、“公共财政”目标下财政体制的重塑262

第三节 “换体”过程中的金融体制264

一、瓶颈——“换体”过程中的中国金融264

二、金融体制刨新思路Ⅰ:中央银行体系的强化266

三、金融体制刨新思路Ⅱ:商业性、竞争性金融体系的培育268

四、金融体制创新思路Ⅲ: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建立272

第四节 关于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273

一、我国计划、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273

二、深化中国计划体制改革的构想274

三、深化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276

第十章 “换体”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换279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279

一、国家、政府与公共权利279

二、政府的一般职能282

三、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发展与演变284

第二节 中国传统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特点与效果分析288

一、我国传统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特点288

二、传统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失效289

三、政府经济职能失效的效果分析291

第三节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294

一、产权重组: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294

二、职能转变:从统治型、保卫型转为管理型、服务型297

三、政府经济机构的重组299

第十一章 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式302

第一节 对“大震动型”改革模式的分析302

一、充满竞争的市场:实行“休克疗法”的基本前提302

二、俄罗斯等国宴行“休克疗法”的代价303

三、中国:“休克疗法”不可取307

第二节 对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分析309

一、渐进式改革:中国80年代改革的基本方略309

二、80年代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原因312

三、实行“渐进式”改革带来的问题314

第三节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317

一、整体推进的目标模式317

二、整体推进的三个阶段318

三、“重点突破”的三个重要方面318

第十二章 中国“换体”革命攻坚阶段的前景展望321

第一节 对攻坚阶段改革形势的基本估计321

一、两个转型:分析问题的基本线索321

二、攻坚阶段改革的新特点323

三、当前新旧体制两种力量的对比325

第二节 攻坚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可能出现的后果328

一、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问题328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软化”问题329

三、城乡二元结构强度加大问题330

四、腐败与权力资本化问题331

五、地区差距与收入差距问题332

六、外贸摩擦加剧问题333

七、社会的安定性问题333

第三节 攻坚阶段促进“换体”革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334

一、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并合理地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34

二、制定切实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336

三、推进全面的国有产权制度革命337

四、加快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338

五、转向“中性化”的国际贸易政策339

六、加快对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339

七、制定和实施“社会安定系统工程”340

附录342

中国:如何推进“换体”的革命?——访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342

主要参考文献348

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