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路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 王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26592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路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演进历程及规律1

第一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产生与发展1

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背景与意义1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演进——产业演进理论3

第二节 国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演进历程及规律5

一、国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及主要历程5

二、国外发展经验总结12

第三节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16

一、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历程17

二、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18

三、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

第二章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现状23

第一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23

一、产业规模日趋壮大,发展态势良好23

二、产业集群崛起,区域特色初现26

三、再生资源价格低位震荡,市场阴晴不定28

四、产业规范发展,行业准入不断提高31

第二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创新发展35

一、科技创新:行业跨越式发展之动力35

二、专业人才培养与公众意识普及:产业健康与持续之根本37

三、资金融通:产业生存与发展之命脉40

四、物流便捷:产业价值实现与增值之载体43

第三章 生态经济大系统下的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分析45

第一节 生态经济大系统均衡与规模限制45

一、生态经济大系统45

二、生态经济大系统均衡46

三、生态经济大系统的规模限制46

第二节 肯尼斯·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47

一、封闭的地球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意义47

二、“牛仔经济”与“宇宙飞船经济”47

第三节 稳态经济理论49

一、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49

二、规模、分配、配置51

三、戴利稳态经济理论51

第四节 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原理54

一、物质守恒定律与经济学54

二、物质平衡原理与环境外部性55

三、物质平衡原理与“4R”原则的提出57

第五节 戴维·皮尔斯循环经济模型中的物质循环58

一、“内外均衡”与“生存定理”58

二、循环经济模型58

三、生态均衡与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规则60

第六节 第二定律与第四定律62

一、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62

二、第四定律63

三、浓度与循环效率63

第七节 熵增定律与经济过程64

一、熵的沙漏64

二、熵增定律与经济过程65

三、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本的替代限制66

第四章 环境压力视角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问题解析67

第一节 资源循环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67

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对土壤资源的影响68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9

第二节 资源循环的环境压力问题解析71

一、资源循环的环境压力问题研究进展71

二、资源循环的环境压力问题解析72

第三节 环境压力视角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思路77

一、我国前期开展的主要工作77

二、存在问题78

三、思路构建79

第五章 特征物质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分析81

第一节 物质材料生产和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81

一、物质材料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81

二、物质中的化学元素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85

第二节 物质自身环境属性特征与评价87

一、物质自身属性的环境影响87

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特征与评价体系91

第三节 物质循环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以水泥工业为例96

一、水泥工业的消耗与排放96

二、水泥环境负荷分析97

第六章 物质流动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101

第一节 以产业链条为载体的物质流动的环境影响分析框架构建101

一、物质流动分析法101

二、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102

三、基于产业链条的物质流动分析框架103

第二节 基于物质流动的减量措施对环境影响分析104

一、物质减量的内涵104

二、基于物质流动的五种具体减量措施105

三、案例分析107

四、减量措施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110

第三节 资源利用最优代谢路径112

一、物质代谢的内涵112

二、资源循环与物质最优代谢路径114

三、案例分析115

第四节 物质流动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比较与分析118

一、物质流动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六种指标118

二、六种评价指标的比较122

第七章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低端锁定破解125

第一节 “劣币驱逐良币”的再生资源企业竞争现象125

一、问题的提出125

二、再生资源企业所面对的需求空间分析126

三、再生资源企业的竞争行为分析127

四、对现有解决措施的作用机制分析128

五、几点思考129

第二节 再生资源间不平衡的替代关系130

一、相关文献评述130

二、再生资源的替代性与同质性132

三、价格关联下的企业行为133

第三节 价格波动传导与产业风险135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35

二、数据分析与结论136

第四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低端锁定破解路径选择140

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低端发展的问题解析140

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重点措施和对策141

第八章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集聚与差异化发展研究143

第一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43

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的总体特征及发展现状143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146

第二节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空间分布及现状151

一、“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152

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总体特征及发展现状154

第三节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集聚分析156

一、产业生态学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耦合156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集聚的必然性157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集聚的制约因素159

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化集聚的实现途径161

第四节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路径164

一、以园区产业共生为核心,拓展动、静脉产业的区域耦合164

二、以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前提,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166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升级168

四、以服务平台的构建为辅助,锻造产业发展平台169

五、以全民参与为手段,夯实产业发展社会基础171

第九章 基于生态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循环水平测度173

第一节 研究述评与指标分析173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173

二、现行的产业系统物质循环指标体系175

第二节 环境压力最小化视角下的产业循环测度体系构建与比较分析178

一、环境压力最小化视角下的产业系统物质循环测度体系178

二、两种产业系统物质循环测度模式的比较分析180

三、环境压力最小化视角下产业循环水平测度的建议182

第十章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升级路径的实证研究——天津子牙静脉产业园183

第一节 天津子牙产业园区概况和现状分析183

一、园区发展现状183

二、园区建设回顾性分析186

第二节 天津子牙产业园生态化升级路径198

一、园区生态化升级的必要性和意义198

二、产业园生态化升级的总体框架200

第三节 天津子牙产业园区主导行业生态化升级路径204

一、报废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生态化发展路径204

二、废旧机电产品拆解及再制造生态化发展路径206

三、废橡塑再生行业生态化发展路径208

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的生态化发展210

五、辅助及配套产业生态化发展211

第四节 天津子牙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控制214

一、水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214

二、大气污染控制和利用规划215

三、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217

四、能源利用及节能方案218

第五节 天津子牙产业园区生态化升级的保障体系建设219

一、组织体系建设219

二、生态管理体系建设220

三、政策体系建设222

四、支持体系建设224

五、公众参与保障225

参考文献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