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畜牧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的畜牧业
  • 《当代中国的畜牧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畜牧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畜牧业1

第一节 古代畜牧业的起源与发展1

一、古代畜牧业的演变1

二、古代畜牧兽医技术及其国际影响5

第二节 近代畜牧业的兴衰9

一、传统畜牧业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变化9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畜牧业12

三、新中国建立前夕的畜牧业17

第二章 新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20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20

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恢复20

二、实现合作化,组织起来发展畜牧业23

第二节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29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畜牧业严重受挫29

二、畜牧生产在纠正“左”的错误和国民经济调整中恢复和发展3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8

一、畜牧业随着方针、政策的变化而出现起伏39

二、畜牧业管理机构的变更和业务工作开展状况42

第四节 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年)46

一、两年间局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46

二、改革开放使畜牧业全面增长48

三、牧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55

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63

五、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制手段加强宏观管理64

第三章 农区、牧区、城市郊区畜牧业的发展66

第一节 农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66

一、农区畜牧业的特点67

二、农区畜牧业的经济地位69

三、农区畜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72

四、畜牧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75

五、农区草地的开发利用78

第二节 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82

一、牧区的特点82

二、牧区的地位和作用84

三、牧区经济政策的变革和畜牧业生产的变化86

四、牧区畜牧业生产条件的改善88

五、改进饲养管理98

第三节 城市郊区畜牧业的兴起99

一、城市郊区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100

二、现代化蛋鸡和肉鸡生产体系的建设104

三、城郊奶牛业的发展109

四、城郊养猪业的发展111

五、经济特区建设“贸工牧”型出口创汇基地113

六、名、特、优畜禽产品在大中城市郊区的发展情况114

第四章 各类畜禽饲养业的发展116

第一节 养猪业116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16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119

三、生产经营上的进步121

四、产品加工和外销121

第二节 养牛业123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23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124

三、产销管理126

四、产品的加工和利用127

第三节 马、驴饲养业128

一、养马业128

二、养驴业129

三、马和驴种间杂交的后代129

第四节 骆驼饲养业130

一、概况130

二、中国骆驼的特点130

第五节 养羊业131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31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132

三、产品的经营、加工和销售134

第六节 养禽业136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37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138

三、禽蛋经营的改进140

四、家禽产品加工和出口141

第七节 养兔业142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42

二、发展状况和市场趋向142

第八节 养蜂业144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144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145

三、生产管理和技术进步146

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148

第九节 特用经济动物饲养业149

一、鹿149

二、貂150

三、麝鼠151

四、貉151

五、鸽151

六、鹌鹑152

七、珍珠鸡153

八、火鸡153

第五章 畜禽品种改良和繁殖技术的改进154

第一节 畜禽良种场和配种站的建设154

一、良种场154

二、配种站157

第二节 畜禽的杂交改良和杂种优势的利用159

一、马种改良159

二、绵羊改良162

三、猪种改良166

四、黄牛改良167

五、水牛改良168

六、奶山羊改良168

第三节 畜禽新品种推广和地方良种选育170

一、新品种推广171

二、地方畜禽良种选育176

第四节 畜禽繁殖技术的改进185

一、人工授精技术186

二、精液保存188

三、人工控制繁殖技术191

四、胚胎移植192

五、家禽人工孵化192

六、蜜蜂的繁殖技术193

第六章 饲料生产与草地建设194

第一节 饲料生产的演变194

一、农业生产集中管理时期194

二、农村经济改革时期196

第二节 饲料生产与利用198

一、精饲料类198

二、粗饲料类199

三、青绿饲料类201

四、动物蛋白饲料类202

第三节 草地开发与建设202

一、草地资源利用状况202

二、天然草地保护207

三、草地建设210

第四节 发展饲料工业215

一、饲料加工工业215

二、饲料添加剂工业219

三、饲料机械的制造、使用和推广219

四、饲料科学配方的研究与推广220

五、饲料质量监测221

第七章 家畜、家禽保健223

第一节 兽医机构与法规建设223

一、兽医防疫机构223

二、畜禽检疫机构226

三、药械制造与监察机构227

四、疫病普查228

五、兽医法规229

第二节 畜禽传染病的防制工作230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制230

二、主要传染病的防制231

三、检疫工作的开展240

第三节 畜禽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和驱虫药物243

一、耕牛血吸虫病244

二、猪囊虫病246

三、羊疥癣病247

四、驱虫药物的推广应用248

第四节 畜禽普通病的防治250

一、普通病的危害250

二、普通病的防治251

第五节 中兽医和中西兽医结合253

一、团结、使用、教育、提高民间兽医253

二、继承发扬中兽医学遗产,中西兽医结合254

三、兽医针灸术257

四、中草药的研究258

第六节 兽医药品、器械的生产、经营和管理260

一、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260

二、兽医药品与器械的生产264

三、兽医药品与器械经营的归口管理265

第八章 畜牧业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268

第一节 畜牧业计划管理和经济调节手段268

一、畜牧业计划268

二、畜产品收购271

三、畜产品价格274

四、牧业税收277

五、牧业信贷281

六、牧业投入282

第二节 国营、集体、个体(私营)畜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285

一、国营畜牧企业的经营管理285

二、集体畜牧业经济的经营管理288

三、个体(私营)畜牧业经济的经营管理291

第三节 种畜场和畜牧兽医站等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293

一、种畜场的经营管理293

二、畜牧“三站”的经营管理296

第四节 牧工商联合企业的经营管理300

一、牧工商联合企业的兴起与发展300

二、巩固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301

三、逐步完善经营体制和提高管理水平302

第九章 畜牧兽医教育事业305

第一节 高等畜牧兽医教育305

一、调整和增设院、系305

二、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材309

三、培养师资312

四、研究生教育314

五、函授教育316

六、科学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316

第二节 中等畜牧兽医教育320

一、调整和增设中等畜牧兽医学校320

二、制订教学计划及编写教材323

三、培养少数民族中级技术人才325

四、部分畜牧兽医学校简介325

第三节 畜牧兽医干部培训328

一、重点培训基层专业人员328

二、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干部330

三、培训农牧业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333

第四节 农牧民和工人业余教育334

一、利用“民校”等对农牧民开展业余教育334

二、举办各种畜禽饲养技术训练班334

三、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335

第十章 科学研究339

第一节 科学研究机构339

一、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339

二、主要畜牧科学研究机构342

三、科研队伍和研究条件349

第二节 科学研究管理351

一、国家科委对农牧业科技发展的领导和管理352

二、农业部门对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管理355

三、科研单位内部的管理357

第三节 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进步359

一、草原、饲料科技取得新成就360

二、饲料营养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361

三、现代繁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361

四、培育畜禽品种、品系和利用杂种优势362

五、养蜂和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及饲养技术的新发展365

六、兽医科学技术有重大发展366

七、中兽医研究取得重要成果368

八、高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369

九、畜牧资源调查、区域规划和专业标准化370

第十一章 学会工作372

第一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372

一、学会组织和发展简史372

二、抗美援朝期间,组织畜牧兽医志愿工作队374

三、编辑出版书刊,普及科学知识375

四、组织调查研究,培训技术人才375

五、开展学术交流活动376

六、推进各学科的深入研究380

七、举办技术咨询业务381

八、地方学会工作简介382

第二节 中国养蜂学会383

一、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养蜂科技活动的开展384

二、开展国际学术交往385

三、普及养蜂科学知识,开展科技咨询服务387

四、推动地方学会发展388

第三节 中国草原学会389

一、健全学会组织,设置专业组390

二、召开学术讨论会,组织学术交流390

三、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392

四、编印刊物,开展科普宣传392

第四节 中国奶牛协会393

一、奶牛育种和管理技术的改进394

二、推广新技术394

三、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技术交流395

四、普及科学知识395

第五节 全国畜牧业经济研究会396

第十二章 国际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399

第一节 以中苏合作为主的阶段399

一、中苏技术合作399

二、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401

三、引进畜禽和牧草良种402

第二节 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阶段402

一、援助第三世界国家402

二、科学技术合作407

三、专业考察和学术交流409

第三节 对外开放阶段409

一、考察和互访410

二、学术和技术交流413

三、合作合资开发416

结束语427

附录一 中国畜牧业大事记(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433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八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472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国务院发布)476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四日国务院发布)482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发布)486

附录六 中国畜牧业基本情况统计表494

附录七 中国畜牧业十一年连续增长517

彩色插图目录522

后记526

热门推荐